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护理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压力源
  • 1篇抑郁
  • 1篇院内感染率
  • 1篇入住
  • 1篇伤患者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术治疗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合并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吕聪聪
  • 1篇毛艳艳
  • 1篇焦瑞娟
  • 1篇郭真
  • 1篇宋丽妞
  • 1篇韩丹莹
  • 1篇梁晓丽
  • 1篇贾竹敏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7%,对照组为6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血管痉挛、短暂性脑缺血和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术治疗脑动脉瘤均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相近,但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吕聪聪
关键词:开颅术脑动脉瘤并发症
分级护理管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率及住ICU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脑疝,引发死亡[1]。该病死亡率较高,患者往往需在ICU接受治疗,但患者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延长入住ICU时间[2]。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院内感染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此类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管理,观察其院内感染率及入住ICU时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ICU收治的9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37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45.97±8.31)岁;疾病类型:脑挫伤20例,颅内血肿9例,硬脑膜外血肿14例,脑疝6例。观察组:男40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46.37±7.44)岁;疾病类型:脑挫伤18例,颅内血肿10例,硬脑膜外血肿16例,脑疝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对比性。
吕聪聪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2017年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及应对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68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以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经常倒班、工作量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社会地位低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常见压力源.结论 护理管理者需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或消除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指导其积极应对,从而降低压力,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事业稳健发展.
吕聪聪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压力源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 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KAP模式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焦瑞娟吕聪聪毛艳艳
关键词:情绪病耻感睡眠质量
2型糖尿病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2009年
宋丽妞贾竹敏梁晓丽郭真韩丹莹吕聪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