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威 作品数:18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军区卫勤专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战时便携气压式四肢自动止血仪的研制 被引量:2 2007年 该止血仪采用微型气泵,通过单片机控制,对止血压力、止血时间、松弛时间进行自动控制。适用于四肢自动止血。有自动充放和手动放气2种工作模式,以便医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对袖带的重新设计,可实现同一袖带通用于上下肢。适合伤员自己操作,易松解和再加压,操作快速方便。 蔡华 张鲁闽 吴剑威 陶干 马继民 顾建宏关键词:止血 四肢 电阻抗测量技术对兔脑急性缺血监测初步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家兔脑急性缺血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及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系统(激励电流1 mA,激励频率:100、200、400、600、800 Hz和1、2、4、6、8、10、20、40、60、80、100、180 kHz,采用四电极法),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脑缺血模型后对9只家兔进行脑阻抗监测。结果:兔脑缺血后,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缺血150 s时,在8 Hz频率点,阻抗变化率最大,实部1.36%,模1.38%;900 s时,在6 kHz频率点,阻抗变化率最大,实部15.5%,模15.4%。结论:采用电阻抗技术对脑缺血进行监测是可行的。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从8 kHz向6 kHz转移。脑急性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的频谱特性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往单一频率的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脑急性缺血后的阻抗变化信息。 吴剑威 张鲁闽 史学涛 董秀珍关键词:脑缺血 关于呼吸机风险预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开发呼吸机风险预警软件,用于实时监控呼吸机的临床使用风险,减少呼吸机临床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方法根据损害严重程度确定的风险因素和BP神经网络进行风险评估,应用Matlab 2010设计交互界面,调用SQL Server 2008的后台数据,显示预警信息。结果建立了系统维护、风险预警、信息查询和信息录入4个模块,实现了呼吸机临床使用风险预警功能。结论该呼吸机风险预警软件符合医院呼吸机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提醒设备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医疗保障的质量。 颜泽勇 吴剑威关键词:呼吸机 风险分析 风险预警 图形用户界面 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情景感知型卫勤物资仓储管理模式建立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卫勤物资仓储温湿度的情景感知模式。方法采用ZigBee和GPRS技术,温湿度监测终端节点采集到的数据经路由节点和无线网关,由GPRS模块转发到远程监控中心和手机短信终端,以实现仓储温湿度的感知、预警功能。结果 ZigBee网络自动组网,远程监控中心软件、手机短信终端通信运行正常,预设温湿度警报点和数据记录正常工作。结论本系统成功建立了卫勤物资储存环境的实时感知管理模式,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卫勤物资储存环境情景感知体系。 张胜行 吴剑威 凌小明关键词:ZIGBEE GPRS 温湿度 野战医疗供氧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野战医疗供氧方法。方法:从其基本原理出发,对储氧供氧、物理制氧和化学制氧方法的使用、成本、运输、储存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氧气钢瓶、液氧罐、变压吸附空气分离法和氧烛适用于野战医疗供氧;深冷空分法可用变压吸附空气分离法取代;氧气袋、普通液态化学制氧不适用于野战医疗供氧;膜分离技术和氧泵还有待发展。结论:单兵、野战急救车、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院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氧气钢瓶、液氧罐、变压吸附空气分离法和氧烛供氧。 吴剑威 张鲁闽 马继民 陶干关键词:野战医疗 制氧 供氧 PET/CT-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 被引量:5 2002年 核医学影像的发展经历了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几个阶段 ,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尤其是PET能在分子水平进行功能成像 ,灵敏度高 ,特异性好 ,但解剖结构不清楚 ;PET/CT将PE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融合 ,不仅能检出细小的病变组织 ,而且能准确定位。可以说PET/CT代表核医学影像的未来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倪萍 吴剑威关键词:核医学影像 PET CT 一种精密数控实验动物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数控实验动物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拍摄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体视显微镜和滑台系统,所述拍摄模块分别连接至体视显微镜、滑台系统和图像处理模块,该拍摄模块在滑台系统的控制下经体视显微镜获取图像,并把... 郑和平 吴剑威文献传递 兔脑缺氧对脑阻抗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家兔脑缺氧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并优选最佳的电阻抗测量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仪,将激励电流的幅度设为1.25mA,频率分别设为1、5、10、50、100和150kHz,对兔短时缺氧和恢复供氧过程的脑部电阻抗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兔脑短时缺氧过程中,脑阻抗明显升高,恢复供氧后,阻抗恢复初始状态。相同实验条件、不同激励频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kHz频率点,这一过程的阻抗值变化率最大(1.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缺氧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在所选测量频率点中,5kHz时可以获得最高的脑缺氧灵敏度。 吴剑威 史学涛 董秀珍关键词:脑缺氧 阻抗 兔脑急性出血对脑阻抗影响初步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家兔脑急性出血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及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系统,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兔脑实质出血模型后对7只家兔进行脑阻抗监测。结果:出血初期,阻抗实部明显下降,虚部变化不明显,但随时间推移,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150s时阻抗实部、虚部、模变化率绝对值随频率升高而升高;900s时,在20kHz频率点,阻抗模变化率绝对值最大(|-3.12%|)。结论:采用电阻抗技术对脑急性出血进行监测是可行的,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推移向低频转移。随着时间推移,脑急性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的频谱特性在变化中,这意味着以往单一频率的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脑急性出血后的阻抗变化信息。 吴剑威 张鲁闽 史学涛 董秀珍关键词:温度要求 一种精密数控实验动物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数控实验动物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拍摄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体视显微镜和滑台系统,所述拍摄模块分别连接至体视显微镜、滑台系统和图像处理模块,该拍摄模块在滑台系统的控制下经体视显微镜获取图像,并把... 郑和平 吴剑威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