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岩

作品数:2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家蚕
  • 9篇病毒
  • 5篇多角体
  • 5篇酰胺酶
  • 5篇杆状
  • 5篇杆状病毒
  • 5篇L-天冬酰胺...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植物
  • 3篇类病毒
  • 3篇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凋亡
  • 2篇多角体蛋白
  • 2篇亚细胞
  • 2篇亚细胞定位
  • 2篇桑花叶型萎缩...
  • 2篇生物合成
  • 2篇萎缩病

机构

  • 24篇江苏大学
  • 4篇浙江省湖州市...
  • 3篇湖州市农业科...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4篇吴岩
  • 12篇王文兵
  • 5篇刘晓光
  • 4篇白锡川
  • 4篇乌慧玲
  • 3篇孔莉
  • 2篇高克祥
  • 2篇刘永
  • 1篇朱姗颖
  • 1篇于晓莉
  • 1篇李西波
  • 1篇陈璐
  • 1篇吴莺
  • 1篇陈劲频
  • 1篇徐岷
  • 1篇沈卫德
  • 1篇黄光
  • 1篇曾黎平
  • 1篇王晓燕
  • 1篇李兵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中国蚕业
  • 2篇江苏蚕业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蚕桑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家蚕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表达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Ⅱ被引量:1
2011年
L-天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可以通过降解L-天冬酰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通过杆状病毒的Bac-to-Bac方法,将大肠杆菌的asp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中表达,其活性较原核表达有明显提高,达到2800μ/mg。为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该蛋白提供了依据。
费建明吴岩占鹏飞施国方王文兵
关键词:家蚕多角体L-天冬酰胺酶大肠杆菌
杆状病毒GP64表面展示元件与L-天冬酰胺酶Ⅱ融合表达的初步试验被引量:1
2015年
GP64是Ⅰ型杆状病毒的主要囊膜糖蛋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gp64中插入外源蛋白基因,二者在病毒表面融合表达活性肽或蛋白质,可以免去纯化表达产物的繁琐。L-天冬酰胺酶Ⅱ(ASP)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利用家蚕杆状病毒(BmNPV)GP64展示系统表面展示ASP,探讨以表面展示有ASP蛋白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生产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 Bacdual-gp64sp-asp-gp64ctd,并转化E.coli DH10BacTM,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DNA,将重组杆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Bm N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大量感染Bm N细胞后72 h,收集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纯化BV。采用奈氏试剂法检测接种重组病毒的Bm N细胞内表达融合ASP的酶活力为1 788.4U/mg;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的BV中含融合ASP蛋白,然而BV中的ASP检测不出酶活性。试验结果提示,构建的杆状病毒GP64展示系统可以将ASP转到BV上,但产物的活性保持有待进一步研究。
孔莉吴岩刘永乌慧玲朱珊颖王文兵
乙偶姻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许多微生物在糖酵解过程中能够将糖类转化为乙偶姻来避免过度酸化。乙偶姻能够调节NAD+/NADH的比率并存储碳源。此外,乙偶姻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奶油香气的食用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酒类和化妆品行业。近些年研究发现许多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通过产生乙偶姻激活植物对外界环境压力的抗性,激活植物系统抗性,抵御病原菌的侵袭。乙偶姻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另外,乙偶姻还是调节根际促生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简述乙偶姻的生物合成路径及其调控,并介绍乙偶姻在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植物保护、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应用。
陈元元吴岩刘晓光
关键词:乙偶姻植物保护生物燃料
高等植物类病毒疾病传播途径的研究
确认类病毒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类病毒疾病扩散危害,作者以桑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为材料,通过病健桑树花粉杂交、不同土壤处理、大量大Hi调查和RT-PCR分了检测技术应用,认为类病毒疾病可通过土壤、花粉、果实等途径进行传播和扩...
白锡川吴岩费建明王文兵
关键词: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类病毒疾病传播途径的研究
<正>人类对类病毒研究历史虽然还较短,但在基础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进步,类病毒的结构、不同区间的功能、在体内的复制和运动等[1-6]已逐渐清晰;因类病毒是不显性感染,症状表现时间较长,所以在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
白锡川吴岩费建明王文兵
文献传递
家蚕mdm2基因的克隆及对p53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MDM2(murine double minute)是肿瘤抑制因子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为了解家蚕是否存在mdm2基因,利用人和小鼠的mdm2基因作为电子探针在家蚕EST数据库中检索到了同源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引物,在家蚕蛹cDNA中扩增出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85 bp的mdm2同源基因,命名为Bm-mdm2(GenBank登录号:KF201646)。序列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具有MDM2保守域;同源性分析显示Bm-mdm2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大斑黑蝶(Danaus plexippus)mdm2的亲缘关系较近。为探讨Bm-mdm2与Bmp53的互作关系,利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及H2O2刺激BmN细胞后,分析2个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Bm-mdm2表达量下调,而Bmp53的表达量上调,并且Bmp53与Bm-mdm2的表达量变化存在相反的趋势,推测二者之间可能存在负调控关系。
王晨琛乌慧玲吴岩钱荷英王文兵徐安英
关键词:家蚕MDM2基因克隆P53基因
普城沙雷氏菌rsmB基因删除插入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11年
目前在细菌中已经鉴定了大量小RNA参与调控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然而小RNA在沙雷氏菌属(Serratia)中的作用还了解得很少。其中RsmB属于CsrB家族的小RNA,是翻译阻遏蛋白RsmA的拮抗剂。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G3分离自小麦内茎,是一种能产多种抗菌因子和植物激素的内生细菌。该研究旨在以G3菌株为模式细菌,构建RsmB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RsmB介导的转录后全局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使用基于sacB的自杀性载体pDM4,采用基因替换和同源重组策略,构建了G3菌株的rsmB基因删除插入突变体△rsmB∶∶Gm。进一步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和测序对突变体进行了验证,并构建了互补菌株。突变分析结果表明RsmB正向控制细菌几丁质酶活性和泳动运动性,这与RNA结合蛋白RsmA过量表达的表型一致;而互补菌株完全恢复了几丁质酶活性和运动性,再次证明△rsmB∶∶Gm突变体构建成功。RsmB突变体成功构建,将为深入研究Rsm系统对生防菌普城沙雷氏菌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
黄光周敏于晓莉吴岩高克祥刘晓光
关键词:小RNA几丁质酶
异源多角体蛋白对病毒包涵体的影响与多角体融合蛋白的装配
将来自源于蓖麻蚕核型多角体(ArMNPV)病毒的多角体蛋白置换进家蚕核型多角体(BmMNPV)基因组中,从而来研究多角体蛋白在病毒包涵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含有ArNPV多角体蛋白(Ar)的重组BmMNPV感染的家蚕细胞...
黄加喜王文兵吴岩李兵沈卫德
关键词:多角体蛋白多角体融合蛋白
RsmB调控普城沙雷氏菌硝吡咯菌素的生物合成
2020年
研究表明γ–变形杆菌中的Csr/Rsm家族小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参与全局调控基因表达、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以及调节细菌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等社会行为,并参与调控氢氰酸和酚嗪等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使用内生菌普城沙雷氏菌野生菌株G3及其小RNA突变株ΔrsmB为试验菌株,组合表型突变分析、定性TLC层析和LC-MS定量分析,检测了抗生素硝吡咯菌素PRN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 (N-acylhomoserine lactone)的合成水平。结果表明G3菌株RsmB小RNA作为全局调控子可正向控制PRN和AHL产生,以及蛋白酶活性和生物膜的形成。首次证明RsmB小RNA可通过影响AHL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分别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调控PRN生物合成水平。为进一步通过操纵细菌Rsm系统遗传改良生防菌提供了新策略。
于晓莉黄光郭松段云飞吴岩刘晓光
家蚕细胞周期蛋白E(Cyc E)基因的2种剪切体克隆及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12年
细胞周期蛋白E(Cyc E)是细胞从G1期转换到S期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解家蚕Cyc E的功能,从家蚕BmN细胞中克隆了2种不同剪切方式的cyc E片段,分别命名为cyc E1173和cyc E837(GenBank登录号:HQ619696.1,HQ619697.1),将2种剪切体分别融合eGFP后利用杆状病毒系统在BmN和Sf9细胞中进行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实验。家蚕cyc E的2种剪切方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第5~6外显子处。Cyc E1173和Cyc E837在2种细胞系中都定位于细胞核,但在Sf9细胞中存在Cyc E1173的荧光逐渐聚集到核膜及核心荧光弱化的现象,而在BmN细胞中,Cyc E1173和Cyc E837的荧光分布均匀,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Cyc E出核降解相关。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Sf9细胞中表达的Cyc E1173出现2条降解条带,而Cyc E837的融合蛋白并无这种降解情况,其可能的原因是cyc E1173和cyc E837之间存在表达产物降解水平上的差异,Cyc E1173更容易降解,推测其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关系更为密切。
陈修文徐琳琳吴岩乌慧玲王文兵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E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亚细胞定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