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巧艳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病
  • 3篇反流
  • 2篇心理
  • 2篇症状
  • 2篇食管
  • 2篇糜烂
  • 2篇雷贝拉唑
  • 2篇非糜烂性
  • 2篇非糜烂性反流...
  • 1篇心理因素
  • 1篇抑郁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变化
  • 1篇胃电
  • 1篇胃食管
  • 1篇胃食管反流
  • 1篇胃食管反流病
  • 1篇内镜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4篇吴巧艳
  • 3篇周旭春
  • 1篇李章勇
  • 1篇彭小华
  • 1篇刘纯伦
  • 1篇潘慧
  • 1篇刘茂强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吴巧艳周旭春
关键词: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
雷贝拉唑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症状和心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症状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69例NERD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Q)调查,仔细询问患者近1周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并进行症状记分。结果:159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非糜烂性反流病的GerdQ评分为(10.44±1.62)分,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为(47.11±10.92)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为(44.59±11.2)分。治疗1周后,反流相关症状明显缓解,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4周后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使用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因素。
吴巧艳周旭春彭小华潘慧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雷贝拉唑症状心理因素
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动力检测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采用生物阻抗胃动力检测系统和评价方法研究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胃动力情况。方法:选取103例GERD患者,行GERD的反流症状(Gastroeso 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Q)评分,并通过胃动力检测系统提取胃电和胃阻抗信号,与对照组相比较,并进行不同亚型GERD之间胃电和胃阻抗信号的组间比较。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组GerdQ评分为(12.52±8.49),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组GerdQ评分为(15.14±8.01),Barrett食管(Barretts’esophagus,BE)组GerdQ评分为(7.20±7.10)。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亚型GERD的胃电和胃阻抗异常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胃电和胃阻抗异常较NERD组、BE组更明显,NERD组胃阻抗中频百分比低于BE组,而低频百分比高于BE组(P<0.05)。NERD反流症状评分与胃阻抗异常相关r(s=-0.032)。结论:GERD各亚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异常,以RE组最明显。在NERD中反流症状与胃动力异常有关。
吴巧艳周旭春刘茂强李章勇刘纯伦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电
雷贝拉唑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症状和心理的影响
研究目的:   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症状和心理特点及雷贝拉唑对其症状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连续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NERD...
吴巧艳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雷贝拉唑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