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丹
- 作品数:55 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小血管炎二例
- 2003年
- 朱静周彬刘建吴晓丹龙武彬
- 关键词:丙基硫氧嘧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小血管炎
- 4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的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检测4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15例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RA)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25例,系统性硬化症(SSc)20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的VEGF(ng/L)的含量。结果血清VEGF水平(单位ng/L)分别为RA558.58±348.45,SLE244.63±87.44,PM/DM355.12±258.56,SSc362.72±177.52,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的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病情监测可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龙武彬吴晓丹朱静刘建周彬
- 关键词:血清结缔组织病VEGF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PA)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学ELISA方法检测了RA患者活动组(30例)、缓解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 VEGF,并分析血清VEGF与 RA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组 RA患者血清 VEGF(183.399±55.572pg/ml)显著高于缓解组(84.391±8.378pg/ml)及正常对照组(82.032±7.54pg/ml)(P<0.01),活动组患者血清 VEGF浓度与 RA病情活动指标 CRP(r=0.711,P<0.001)及 Stoke指数(r=0.638,P<0.001)是显著正相关,与 RF(r=0.161,P<0.05)、ESR(r=0.128,P<0.05)、双足双手X 线狭窄侵蚀积分(r=-0.011,P>0.05;r=0.024,P>0.05)无相关性。结论:血清VEGF与 RA的病情活动有关,检测血清VEGF有助于 RA活动性判断。
- 龙武彬周彬袁红朱静刘建吴晓丹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患者,女,12岁,因“反复关节疼痛伴红斑半年,复发并加重3天”入院。半年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双手指端冻疮样皮损,双膝、双肘、双肩关节疼痛,继之出现双手、面部点状红斑,于院外查ANA1:80(+),抗dsDNA(+),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30mg/d治疗,红斑渐消退,关节疼痛减轻,六周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7.5mg/d治疗。
- 吴晓丹刘建朱静龙武彬周彬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病例报告
- 以舌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
- 2001年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可同时累及其他器官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以舌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干燥综合征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女,56岁,因反复舌溃疡伴关节痛2年,加重1月于2001年6月19日入院。2年前开始出现舌溃疡,疼痛明显,症状反复,偶有双手近指关节。
- 刘建周彬朱静龙武彬吴晓丹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病例报告
- 以舌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干燥综合征一例
- 2002年
- 刘建周彬朱静龙武彬吴晓丹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病例分析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5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为黄疸(100%)、发热(40%)、乏力(20%)、肝大(33·3%)、脾大(26·7%)、腹痛(66·7%)等,合并溃疡性结肠炎40%,肝功示AKP、GGT、胆红素均升高。4例抗核抗体(ANA)、2例抗平滑肌抗体(SMA)、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7例肝穿刺活检及2例手术病理示非特异性炎症,15例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似枯枝样改变或串珠样改变。糖皮质激素、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起病隐匿,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肝活检无特异性。ERCP为确诊首选方法。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黄疸应警惕PSC。糖皮质激素、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 龙武彬周彬吴晓丹朱静刘建
- 关键词: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用环磷酰胺每月1次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依那普利,疗程均为12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感染而退出试验。结论每月1次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可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吴晓丹刘钢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环磷酰胺
- 老年男性骨矿密度和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胰岛素及性激素的关系
- 随着年龄增加,骨矿物的丢失即骨质疏松日趋明显.目前虽然大量研究证实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但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生原因复杂得多,确切机理也未完全明了.骨钙素(BGP)、胰岛素(Ins)、性激素...
- 梁亚明陈树吴晓丹陈阳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带状疱疹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带状疱疹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LE患者并带状疱疹感染(SLE带状疱疹组)的临床资料,并与无感染的SLE患者20例(SLE对照组)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SLE并带状疱疹感染皮损分布为颅神经3例、颈神经5例、胸神经4例、腰神经5例、骶神经3例,治疗时间(15.7±2.536)d。与对照组相比,SLE带状疱疹组血清蛋白、SLE-DAI评分、1个月内日平均激素用量、1个月内是否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并带状疱疹感染的治疗时间较长,预后好,血清清蛋白低、SLE-DAI评分、1个月内日平均激素用量、1个月内是否使用CTX冲击治疗是SLE患者合并带状疱疹感染的危险因素。
- 吴晓丹杨毅龙武彬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