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琼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鼓室
  • 3篇鼓室成形
  • 3篇鼓室成形术
  • 2篇胆脂瘤
  • 2篇脂瘤
  • 2篇乳突
  • 2篇疗效
  • 2篇骨粉
  • 1篇胆脂瘤型
  • 1篇胆脂瘤型中耳...
  • 1篇蛋白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上颌窦...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突根治
  • 1篇乳突根治术

机构

  • 7篇邯郸市第三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吴琼芳
  • 4篇习国平
  • 4篇张社江
  • 4篇马喆
  • 3篇蔡爱军
  • 2篇袁伟
  • 2篇崔顺九
  • 2篇吴延平
  • 1篇郭成军
  • 1篇郝艳芳
  • 1篇张运波
  • 1篇杨艺全
  • 1篇梁佳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IRT1基因突变致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基因多态性与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3月~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105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同龄10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观察组分为A组(<60岁)和B组(≥60岁),对照组分为C组(<60岁)和D组(≥60岁)。对所有患者进行DNA提取和SIRT1 rs7895833、rs7069102、rs2273773三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rs2273773、rs7069102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亚组rs2273773、rs7069102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rs7895833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rs7895833 GG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A组和C组rs7895833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rs7895833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G型显著高于D组(P<0.05),等位基因G显著高于D组(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所有人群,GG型rs7895833基因型人群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风险是AA型rs7895833基因型人群的1.919倍(95%CI:1.299~2.835,P<0.01);对于≥60岁人群,GG型rs7895833基因型人群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风险是AA型rs7895833基因型人群的2.30倍(95%CI:1.409~3.755,P<0.01)。(6)感音神经性聋患者rs7895833基因型多态性GG型与年龄存在正相关(r=0.440,P<0.01)。结论 SIRT1基因GG基因型与感音神经性聋存在密切关系,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危险因素。
梁佳吴琼芳马宁张社江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年龄
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聋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56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以常规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地塞米松10mg/d加入莫菲氏滴管静脉滴注,3天后逐渐减半,共9天;实验组28例除同对照组一样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外,加用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3天1次,共3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16例(57.14%),显效7例(25.0%)有效3例(10.71%),无效2例(7.14%);对照组痊愈10例(35.71%),显效5例(17.86%),有效8例(28.57%),无效5例(17.86%)。两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痊愈率加显效率(82.14%,23/28)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张运波杨艺全习国平郭成军吴琼芳
关键词:突发性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利用自体骨粉行上鼓室乳突腔填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43例(43耳)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23例(耳);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20例(耳)。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听力结果、干耳率情况。结果以术后语言频率气骨导差缩小>15dB或气导听阈<40dB为有效标准,实验组(n=23)有效率69.56%(16/23),对照组(n=20)有效率65%(13/2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1015 P>0.05)。实验组(n=23)干耳率为91.3%(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12/20),表明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8 P<0.05)。实验组(n=23)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30.65±8.43天,对照组(n=20)为37.75±10.83天,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6 P<0.05)。实验组外耳道口宽大,乳突腔容积缩小,表面上皮化良好,无肉芽组织生长,无感染及渗出,鼓膜形态良好。全部病例均无胆脂瘤复发。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能有效清除中耳病灶组织、术后听力结果满意,换药时间短,干耳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马喆习国平张社江蔡爱军郝艳芳吴琼芳
关键词:胆脂瘤鼓室成形术
自体皮质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中,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同时应用自体骨粉填塞部分乳突腔后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对2005年至2010年间经随访的40例(4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中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行上鼓室重建,同时应用自体骨粉填塞部分乳突腔,通过观察术后干耳时间、计算语言频率(0.5,1,2KHz)、平均听阂,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在4~8w内获干耳,40耳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骨导差有不同程度缩小,最少10dB,最多35dB。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l例鼓膜内陷,1例鼓膜再穿孔,1例复发胆脂瘤,经再根治后干耳,其余鼓膜形态完好。结论: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的基础上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重建上鼓室外侧壁,自体骨粉填塞部分乳突腔,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病灶,缩短干耳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可以相对提高鼓室含气容积,从而提高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提高患者的听力。
蔡爱军习国平张社江马喆吴琼芳
关键词:胆脂瘤型中耳炎鼓室成形术
自体皮质骨上鼓室重建及骨粉填塞乳突腔在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在改良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中,应用自体皮质骨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及骨粉填塞乳突腔对胆脂瘤伴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耳)胆脂瘤伴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实验组在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基础上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后随访0.5~2年,回顾性观察2组患者在干耳时间、听力提高等方面的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鼓膜状态、干耳时间、听力提高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的基础上,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可以保证听骨链的正常活动空间,术后听力改善疗效满意,缩短了干耳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蔡爱军习国平张社江马喆吴琼芳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
OPN和Msx2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肌节同源盒基因同系物2(Msx2)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两因子在SNIP恶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和Msx2在32例SNIP、30例鼻息肉(INP)和30例恶变SNIP蜡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SNIP组又根据病理形态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中度不典型增生组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PN和Msx2在恶变SNI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30/30),均显著高于SNIP组和IN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Msx2在SNIP的三个病理形态分组间的阳性表达比较: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Msx2在SNIP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OPN和Msx2在SNIP恶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SNIP基因治疗的靶点。
吴延平崔顺九吴琼芳马喆袁伟
关键词:骨桥蛋白
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氟康唑冲洗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研究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氟康唑冲洗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10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病理检查确诊。将所有患者按照掷骰子发分为氟康唑组与对照组,氟康唑组6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氟康唑组以氟康唑注射液反复冲洗窦腔,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颌窦腔上皮化时间、第4次冲洗前以及术腔上皮化之后上颌窦内的杯状细胞、炎性细胞、黏膜下层腺体、间质水肿等;结果:氟康唑组术后上颌窦腔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氟康唑组术后30d、上皮化后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间质水肿、黏膜下层腺体增生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氟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0.00%),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氟康唑冲洗,能够有效清除上颌窦内的真菌,缩短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吴延平崔顺九吴琼芳袁伟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氟康唑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