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微相
  • 4篇长江口
  • 4篇沉积微相
  • 3篇TOC
  • 3篇TS
  • 1篇有机地球
  • 1篇有机碳
  • 1篇早期成岩
  • 1篇早期成岩作用
  • 1篇生铁
  • 1篇众数
  • 1篇总硫
  • 1篇总有机碳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海平
  • 1篇海平面
  • 1篇TN
  • 1篇长江
  • 1篇长江口北支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作者

  • 5篇吴绪旭
  • 4篇王张华
  • 3篇李琳
  • 2篇高晓琴
  • 1篇何中发
  • 1篇赵亚楠
  • 1篇陈艇

传媒

  • 4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口现代潮滩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和自生铁硫化物的分布被引量:4
2012年
以长江口崇明岛北支潮滩的3个潮滩为对象,在粒度测量和磁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潮滩表层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探讨了磁性矿物、尤其是自生亚铁磁性矿物—硫复铁矿(Fe3S4)在潮滩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由亚铁磁性矿物及超顺磁颗粒(SP)主导。淤积型中高潮滩磁铁矿以单畴(SD)和SP为主,侵蚀型潮滩的中低潮滩则更多假单畴/多畴(PSD/MD)晶粒,反映了水动力的分选及以细颗粒矿物溶解为主的早期成岩作用。此外,最东侧的北四滧港剖面潮上带—高潮滩芦苇带普遍存在自生亚铁磁性硫复铁矿,北堡港和新卫剖面的高潮滩也局部存在硫复铁矿,反映了本区高潮滩—潮上带丰富的有机质及细颗粒沉积物、加上有限的海水淹没时间,是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生成硫复铁矿的主要机制。
高晓琴王张华李琳吴绪旭
关键词:沉积微相磁性特征早期成岩作用
长江口北支潮滩不同沉积微相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在长江口崇明岛北支北四滧港(SY)、北堡港(BBG)以及新卫村(XW)潮滩获取的表层沉积物,测试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总硫(TS)含量,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在潮滩微相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试图建立TOC/TN、TS/TOC等潮滩微相识别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影响长江口潮滩TN、TS微相分布的重要因素为有机质含量及类型。在淤涨型潮滩,TOC/TN在高潮滩一般大于10,在中潮滩明显降至10以下;中潮滩植被带TS/TOC最高,平均值达0.063,其次为高潮滩互花米草带和中潮滩光滩(分别为0.055和0.054),高潮滩芦苇带最低;TS-TOC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在高潮滩芦苇带呈现为显著低值,自高潮滩米草带向光滩,逐渐增大。在侵蚀型潮滩,TOC/TN从高潮滩到低潮滩均大于10,而且中、低潮滩的比值大于高潮滩,潮下带骤降至小于10;TS/TOC自陆向海逐渐增大,TS-TOC一元回归斜率高潮滩最低,中潮滩最高。另外,侵蚀型潮滩各微相的TS-TOC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均明显低于淤涨型潮滩。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沉积物的TOC/TN和TS/TOC及TS-TOC一元线性回归斜率与潮滩沉积微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具有应用于全新世钻孔识别潮滩沉积物微相的潜力。
李琳王张华吴绪旭高晓琴
关键词:TOCTNTSTOC沉积微相长江口
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现代潮滩6个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精细分析,试图提取研究区潮滩沉积相识别的粒度敏感指标,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一个全新世钻孔(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研究,检验现代沉积粒度敏感指标在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显示,长江口现代高潮滩和中潮滩的黏性颗粒(<8μm)和粗粉砂(32~63μm)含量差异显著,可以成为区分高潮滩和中潮滩的敏感组分;在开敞型的中、低潮滩之间,砂(>63μm)和细粉砂含量(8~32μm)也差异明显。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及众数值也可以有效协助区分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利用上述粒度敏感组分和众数指标检验 SL67孔全新世早中期在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潮滩演替过程,并揭示了7.5 cal ka BP前后的一次海平面加速上升事件。
赵亚楠王张华吴绪旭李琳战庆陈艇
关键词:众数海平面长江口
总硫总有机碳比(TS/TOC)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12个柱状样(各柱样长2.5m)沉积物中总硫(TS)、总有机碳(TOC)含量、Cl-浓度及pH值,计算湖沼平原、三角洲平原和现代潮滩3个沉积地貌区TS/TOC散点回归线的斜率,并分析长江口硫元素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检验TS/TOC在研究区识别咸水、淡水沉积环境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三角洲平原的7个剖面(H2~H8)TS/TOC平均值0.026~0.044,TS与TO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归线斜率0.027;湖沼平原区的3个剖面(H10~H12)TS/TOC平均值为0.029~0.032,TS与TOC回归线斜率为0.037。而位于杭州湾现代潮滩的H9剖面TS/TOC呈现显著高值,平均值为0.130,回归线斜率达到最大值0.117;崇明岛现代潮滩的H1剖面TS/TOC平均值为0.055,回归线斜率为0.054,明显高于前述淡水环境,反映了海水对TS的影响,也显示了TS/TOC指标可能是该区比较有效的咸淡水环境判别工具。另外,长江口的TS/TOC比值和TS-TOC散点回归斜率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半咸水海岸带沉积,指示了大河口淡水径流作用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吴绪旭王张华何中发
关键词:TS沉积环境
长江口现代潮滩粒度和TS/TOC分布特征及其沉积微相指示意义
在长江三角洲的全新世海平面高精度研究中,国际上常用的重建方法(如:基底泥炭和微体古生物转换函数的方法)因大河三角洲特有的沉积环境而遭遇困难。因此,本文根据海水中富集硫元素且其早期成岩作用和有机碳、氮密切相关的原理,试图通...
吴绪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