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耀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内固定
  • 9篇股骨
  • 6篇疗效
  • 5篇腰椎
  • 5篇钢板
  • 4篇髓内
  • 4篇转子间
  • 4篇老年
  • 4篇老年股骨
  • 3篇髓内钉
  • 3篇切除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切除
  • 3篇螺钉
  • 3篇接骨
  • 3篇接骨板
  • 3篇骨板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1篇张家港市第一...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2篇吴耀刚
  • 12篇沙卫平
  • 8篇宋锦程
  • 7篇赵理平
  • 5篇张兴祥
  • 5篇王黎明
  • 5篇王黎明
  • 5篇倪善军
  • 5篇田守进
  • 4篇王创利
  • 3篇赵科平
  • 3篇孙锋
  • 3篇严飞
  • 2篇周志平
  • 2篇徐又佳
  • 2篇张金坤
  • 1篇刘苏
  • 1篇周志平
  • 1篇朱寅
  • 1篇朱贤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
田守进朱贤周志平倪善军张金坤吴耀刚刘苏缪健荣王创利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股骨老年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45例,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滑脱,椎间融合器行椎间植骨融合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使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OI)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状况进行评价。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7-95)min(165-2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307)mL(550~1250mL)。术后未发现脑脊液漏或脊神经根损伤等。随访1-5年,平均26个月。治疗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001(25.7%±4.71%)显著低于治疗前(59.1±10.2%),P〈0.001;JOA评分显著升高(25.9±2.1)分vs(15.2±1.3)分,(P〈0.001)。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30例,良8例,可7例,优良率为84.44%。无滑脱复发、内固定松动及断钉发生。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疼痛状况;术后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王黎明宋锦程吴耀刚孙锋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峡部裂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椎间融合器
绿色通道多学科诊疗模式提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建立绿色通道多学科诊疗模式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经两种治疗模式手术治疗的322例高龄(≥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模式分为优先组(绿色通道多学科诊疗模式)和常规组(常规诊疗模式)。优先组共160例,男73例,女87例;年龄(82.4±7.3)岁;常规组共162例,男70例,女92例,年龄(82.0±8.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猝死、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梗塞、压疮、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优先组术前等待时间为38.8 h,常规组为132.4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先组住院时间为(6.4±2.1)d,常规组为(12.3±6.2)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30例),常规处理组为56.1%(91例),优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优先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6%(9/160)、深静脉血栓为4.4%(7/160)、谵妄为3.7%(6/160),压疮为1.3%(2/160),低于常规组的20.4%、12.3%、8.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衰竭、猝死、心衰、肺栓塞、脑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绿色通道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条件允许下尽早手术可明显降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对规范化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赵理平吴耀刚沙卫平王黎陈国兆宋锦程严飞徐又佳
关键词: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1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骨折愈合的情况、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患者骨折部位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无畸形,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稳定、无松动,所有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15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3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恢复好转,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选择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简便、可以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固定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耀刚张兴祥王黎明沙卫平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三踝骨折
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Ⅰ型浮膝伤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膝前小切口治疗同侧股骨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5例平均年龄35岁的同侧股骨及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前小切口(4 cm)显露股骨髁间窝及胫骨平台前方斜坡,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先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后胫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结果本组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病例,1例女性患者因惧怕疼痛拒绝配合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膝关节仅能屈曲60°,另3例屈曲至90°,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膝前小切口治疗同侧股骨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骨折端无需植骨、操作方便、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
倪善军田守进王创利吴耀刚宋景程
关键词:小切口带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下开窗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4例、开放组38例.记录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记录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ASIA神经功能分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输率、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手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
赵星毅王黎明沙卫平严飞宋锦程吴耀刚张珂伦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神经损伤椎板间隙经皮椎弓根螺钉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L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75例,年龄60~93岁.骨折按Evans分...
田守进朱贤周志平倪善军张金坤吴耀刚刘苏缪健荣王创利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股骨老年
小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胫骨骨折的32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范围3~7 cm,平均5.4cm;手术时间平均为60 min(40~90 min);术中出血量40~110 mL,平均70 mL;有2例术中输血400 mL;术中闭合复位29例,有限切开复位3例。32例骨折平均随访14个月(4~30个月),31例全部愈合,1例延迟愈合。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症,感染,钢板断裂等情况发生。结论小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可满足早期活动的需要,是治疗胫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王黎明宋锦程吴耀刚赵科平
关键词:胫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嵌入于压板内部,所述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托板内部,所述托板上方两侧设有垫板,所述垫板...
赵理平沙卫平吴耀刚
自噬铁环镜变化对成骨细胞(hFOB1.19)及其骨代谢异常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自噬在铁环境变化情况下致骨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组、枸橼酸铁铵+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去铁胺(deferoxamine,DFO)+FAC+3-MA组、DFO+FAC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自噬(LC3、P62、Beclin1)和成骨(collagen typeⅠ,COLⅠ)和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标志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COLⅠ、BGP的荧光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Von 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AC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LC3Ⅱ/Ⅰ比值增大,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矿化能力(0.68±1.63)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68±1.84)下降(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3-MA抑制剂后,与对照组、FAC组比较,LC3Ⅱ、可溶性P62、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LC3Ⅱ/Ⅰ比值减小,COLⅠ、BGP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少,细胞矿化能力(0.44±1.63)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53±0.97)下降,细胞凋亡、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FAC+3-MA组与DFO+FAC+3-MA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FO+FAC组LC3Ⅱ/Ⅰ比值变小,LC3Ⅱ、Beclin1、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矿化能力(0.86±0.39)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76±0.52)下降(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AC组比较,DFO+FAC组LC3Ⅱ/Ⅰ比值变小,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5),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矿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成骨细胞自噬在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激活或抑制自噬均会对细胞产生损害,适宜的自噬水平对成骨细胞的功能活性有促进作用。降铁�
赵理平陈国兆吴耀刚沙卫平徐又佳
关键词:枸橼酸铁铵去铁胺骨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