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麻疹减毒活疫苗检定用Vero细胞代次对病毒滴度稳定性试验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 了解麻疹减毒活疫苗检定用Vero细胞代次的稳定性范围.方法 用DMEM培养液将Veto细胞137代连续传至173代,检测其细胞活力,并观察Vero细胞的形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参考品进行病毒滴定及热稳定性试验.结果 170代以下Vero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活力在85%以上,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的结果:137~ 169代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热稳定性试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170代以上代次的Vero细胞活力及原麻疹减毒活疫苗热稳定性试验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 169代以下Vero细胞为检定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最佳细胞代次.
- 周丽娟魏然刘晓凡冯德杰黄丽坤崔焰孙晓琳姜宝芹
- 关键词:麻疹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热稳定性试验
- 高压蒸汽灭菌柜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高压蒸汽灭菌柜在使用之前和运行一定时间后 ,必须进行性能验证。采用热分布、热穿透和微生物挑战试验法对GE、GEV型脉冲式蒸汽灭菌柜的性能进行验证 ,多孔物质及流体物质灭菌循环中 ,灭菌腔内不存在冷点 ,具备有效的热穿透力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ATCC 795 3)在规定灭菌时间内被完全杀死。因而确认高压灭菌柜的各项性能均达到生产要求 ,由此建立的一套验证方案及试验方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家GMP认证中心的认可。
- 李国晏徐斌崔萱林孙一枚周丽娟
- 关键词:热分布
- 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建立利用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新工艺。方法以Vero细胞作为乙型脑炎病毒增殖的细胞基质,使用微载体Cytodex-Ⅰ在15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高密度培养,采用2.5~4.5g/L的载体浓度培养乙型脑炎病毒,制备3批纯化乙型脑炎疫苗并进行检定。结果随着微载体浓度的增加,细胞密度升高。采用2.5~4.5g/L微载体培养的病毒收获液的平均滴度为7.38~7.56lgPFU/ml,收获量最高可达到12~15个有效罐体积。制备的3批疫苗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相关要求。结论已建立了15L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新工艺,为进一步放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
- 李薇李振平孙燕韩德胜周丽娟范秀娟王玉琳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微载体VERO细胞乙型脑炎疫苗
-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细胞的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通过实验探索使用微载体进行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以期达到建立规模化生产病毒疫苗的目的.实验研究了Vero细胞的生长曲线,以及对细胞生长过程中影响细胞生长的葡萄糖、氨含量两个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微载体浓度与细胞密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微载体规模化培养细胞易于操作,比传统转瓶培养的细胞密度高,封闭式的培养方式不但减少了污染几率,而且可以充分保证疫苗的质量.最终找出适宜疫苗培养的微载体使用浓度为2.5g/L,适宜的细胞接种浓度为: 1~5×105cell/ml.
- 韩德胜李振平李薇孙振鹏赵星文周丽娟刘晓凡王玉琳
- 关键词:微载体细胞培养VERO细胞
-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乳鼠传代返祖试验中稀释液的筛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安全试验之乳鼠传代返祖试验中稀释液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4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最少细胞培养物质培养液(MEM)、0.5%水解乳蛋白液、199培养液4种稀释液进行乳鼠传代返祖试验。结果使用PBS组LD_(50)<1.0 Log LD_(50)/0.03 mL,小鼠没有死亡梯度;0.5%水解乳蛋白液组和MEM组出现LD_(50)>3.0 Log LD_(50)/0.03 mL,病毒毒力增强;使用199培养液组乙型脑炎病毒活疫苗毒力稳定,重复性好,无返祖现象。结论199培养液适宜作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乳鼠传代返祖试验中所用的稀释液。
- 周丽娟朱莉萍高雪军李晓莉魏然
- 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稀释液
- 痢疾志贺氏Ⅰ型菌O-特异性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检测痢疾志贺氏I型菌特异性多糖 (O SP)和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O SP TT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应用ELISA间接法测定O SP、O SP TT分别免疫小鼠后其血清中IgG、IgM的水平 ;应用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实验检测血清的体外杀菌活性。结果 单独使用O SP免疫小鼠后抗体无显著性升高 (P >0 0 5 )。O SP TT免疫注射后三次之间IgG和抗TT抗体均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1 )。多糖 蛋白结合物免疫后的血清中抗体可激活补体产生杀菌作用的效价为 1∶1 60。结论 多糖 蛋白结合物注射后对O SP和TT均可加强免疫应答 。
- 周丽娟王嘉军
- 关键词:O-特异性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