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彤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 4篇结肠
  • 4篇巨结肠
  • 4篇巨结肠症
  • 3篇儿童
  • 2篇蛋白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低位肠梗阻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巨结肠
  • 1篇性窒息
  • 1篇幽门狭窄
  • 1篇粘膜
  • 1篇直肠

机构

  • 5篇江西省儿童医...
  • 4篇江西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7篇周晓彤
  • 4篇徐本源
  • 4篇邹音
  • 2篇夏宏才
  • 2篇王峰
  • 1篇夏小平
  • 1篇郑毓珊
  • 1篇张鲁东
  • 1篇陶强
  • 1篇陶强
  • 1篇李先文
  • 1篇黄明遂
  • 1篇刘菲斯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临床标本取材208例作会
1996年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取代直肠壁全层活检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多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为配合新生儿巨结肠手术的开展,从上海新华医院引进了此技术。自1992年4月至1995年6月,对208例有便秘或低位肠梗阻症状,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巨结肠症者行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本文仅就临床标本取材问题介绍点滴体会。
周晓彤陶强徐本源
关键词:直肠粘膜临床标本先天性巨结肠症低位肠梗阻新生儿巨结肠
B超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000年
陶强刘菲斯周晓彤李先文
关键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波诊断B超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
1998年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_(100)蛋白对61例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神经丛中NSE胞浆阳性深染的细胞和S_(100)蛋白染色的细胞状“空白”区可特征性地提示神经节细胞的存在,在巨结肠患者标本中则缺乏此类表现。33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者,其手术切除标本经全层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巨结肠,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在直肠粘膜活检标本常规HE染色下诊断有疑问时,NSE结合S_(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确诊。
王峰夏宏才徐本源周晓彤邹音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全文增补中
儿童肾细胞癌二例
1992年
肾细胞癌一般发生于成年,儿童期极为罕见。我院近7年收治二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12岁,因腹胀痛3天,加剧一天,于1984年4月23日入院。患儿无血尿病史。入院体检:腹部稍膨,左侧腹肌稍紧张,全腹有压痛,左侧为剧,反跳痛可疑。急诊手术探查,见左腹腹膜后为一巨大肿块占据,其下方见广泛血肿,切除左肾肿瘤约16cm×15cm×8cm大小,与周围组织粘连,质中偏硬,肿瘤下极破溃,下方存积多量暗红血块。术后拟诊为威尔姆氏瘤(肾胚胎瘤),即用长春新碱+更生霉素化疗。
周晓彤邹音
关键词:肾肿瘤肾母细胞瘤
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_(100)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5年
对疑有先天性巨结肠症的61例患儿行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33例,全部经手术后全层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研究结果表明,NSE结合S(100)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对直肠粘膜下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不同侧面的特征性表达,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新生儿期。
徐本源王峰邹音周晓彤张鲁东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烯醇化酶
61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1998年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disease,HD)是以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的缺如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多克隆抗体NSE和S-100蛋白在HD病理诊断上的应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标本应用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技术取...
王峰夏宏才徐本源周晓彤周晓彤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免疫组织化学HD
儿童创伤性窒息(附10例报告)
1990年
本文报导儿童创伤性窒息病人10例。男6女4,年龄9~14岁。受伤原因为成群学生拥挤下楼时俯跌,呈“叠瓦式”挤压而形成。并对创伤性窒息的发病机制,眼部变化,合并伤及诊断处理进行了讨论。
郑毓珊周晓彤夏小平黄明遂
关键词:窒息创伤儿童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