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茹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细胞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亚群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疟疾
  • 2篇疟疾诊断
  • 2篇中医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T淋巴细胞

机构

  • 10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周茹
  • 4篇焦炳欣
  • 4篇杨晓玲
  • 4篇周振兴
  • 3篇华文浩
  • 3篇李兴旺
  • 3篇何艳群
  • 3篇周淳
  • 3篇郭杰
  • 2篇李娟
  • 2篇陈志海
  • 2篇洪燕英
  • 2篇徐新民
  • 2篇方伟
  • 2篇丁洋
  • 1篇王慧珠
  • 1篇宋淑静
  • 1篇孙丽蕴
  • 1篇曲沛
  • 1篇郭宏林

传媒

  • 4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检测方法在疟疾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评估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3种检测方法在疟疾诊断和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的67份疑似疟疾患者血样用镜检法、OptiMAL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疟原虫的检测,并用OptiMAL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药物治疗后3 d、1周、2周的血样阴转率和疟原虫在血中的核酸DNA拷贝数进行评估。结果镜检法、OptiMAL法和PCR法敏感度分别为56.7%、52.2%和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0.05);三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6.0%和100.0%;误诊率分别为13.7%、21.8%和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3.3%和100.0%。结论 OptiMAL法和PCR法在疟疾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中,可作为镜检法的补充。
焦炳欣华文浩陈志海李兴旺杨晓玲何艳群周淳周茹郭杰
关键词:疟疾荧光定量PCR法镜检法
不同中医证型银屑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与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银屑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银屑病患者90例,根据其中医证型分为血热、血燥、血瘀组,每组3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同时根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评分法(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银屑病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热、血燥、血瘀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组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均高于血燥、血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血燥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血燥、血瘀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热组IL-6、IL-17、IL-22、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血燥、血瘀组,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水平均低于血燥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比例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与PASI评分呈均正相关(r=0.807,r=0.828,P<0.001),Treg细胞比例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r=-0.608,P<0.001)。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者血热、血燥、血瘀三证型之间存在表达差异,且以血热型最为显著,此可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初步量化参考指标。此�
周振兴周茹洪燕英郭宏林孙立蕴曹阳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证型调节性T细胞
小檗碱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行双侧颈动脉结扎术制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造模后大鼠又随机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20 mg/kg)组、中剂量(40 mg/kg)组和高剂量(60 mg/kg)组(每组大鼠10只)。治疗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小檗碱,其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34 d。给药28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以及前脑皮层TNF-α、IL-1β、5-HT的含量与单胺氧化酶(MAO)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通过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和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P<0.05),通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P<0.05),海马或前脑皮层SOD、GSH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TNF-α、IL-1β和MAO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显著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调节大鼠的海马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和前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有关。小檗碱60 mg/kg组作用较好。
王汝欢周茹丁洋周振兴
关键词:小檗碱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单胺类神经递质学习记忆
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149例隐孢子虫感染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分析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及流行特点,为防治隐孢子虫在AIDS患者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上蔡县收集AIDS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49份,采用甲醛-乙酸乙酰沉淀法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集卵,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同时检测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计数。结果 149例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24例为隐孢子虫阳性,感染率为16.11%。男性与女性患者及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AIDS患者处于HIV无症状期、有症状期和HIV/AIDS期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0/7),25.81%(16/62)和9.88%(8/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D4+T细胞水平在<200cells/μL,201~499cells/μL和>500cells/μL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22.00%(11/50),13.68%(13/95)和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中存在着隐孢子虫感染,中晚期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特别是随着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郭杰何艳群焦炳欣华文浩周茹王玉光李兴旺王慧珠
关键词:HIV/AIDS隐孢子虫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比较中医辨证分型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CD4^(+)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热证组、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血热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对照组高,P<0.05。CD4^(+)/CD8^(+)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热证组、血瘀证组、对照组高,P<0.05,4组CD3^(+)水平比较,P>0.05。进行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5。进行期组CD8^(+)水平低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5。4组CD3^(+)水平比较,P>0.05。CD4^(+)水平、CD4^(+)/CD8^(+)水平轻度组、中度组、对照组均低于重度组,P<0.05。重度组CD8^(+)水平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对照组,P<0.05。4组CD3^(+)含量比较,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CD4^(+)、CD8^(+)、CD4^(+)/CD8^(+)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检查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周振兴洪燕英孙丽蕴黄河周茹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状态中医辨证分型银屑病
乙型肝炎自然进程中血清HBV RNA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肝组织HBV cccDNA的关系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RNA和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分析两种定量指标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PSAD酶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HBV cccDNA(cccDNA copies/cell),用qPCR定量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期患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中位数分别是1.01×10^8 copies/mL、3.18×10^6 copies/mL、5.56×10^3 copies/mL和3.8×10^5 copies/mL。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患者血清RNA水平只在免疫清除期与肝组织cccDNA具有相关性(r=0.328,P=0.016),两者在免疫耐受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期均没有相关性(r=-0.003,P=0.995;r=-0.581,P=0.171;r=0.041,P=0.870)。HBV RNA复制效率,定义为血清中乙肝病毒RNA载量与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比值(所有的统计量都经过了对数值转换),其在急性期肝炎患者中明显地低于慢性期患者(0.37 vs.0.99,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期、e抗原阴性期HBV RNA复制效率显著高于低复制期(1.005 vs.0.66,P=0.025;0.90 vs.0.66,P=0.048),在其他几期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未经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RNA水平可反映处于慢性乙肝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水平,但不能反映慢性乙肝免疫耐受期、低复制期和HBeAg阴性期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水平;急性乙肝免疫清除期患者的HBV RNA复制效率明显低于慢性期患者。
李韦杰徐东平韩佳琪李亚楠周淳焦炳欣周茹黄鸿鑫王雅杰
关键词:RNA共价闭合环状DNA乙肝病毒E抗原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疟疾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疑似疟疾患者的血样共67份和健康人血样20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疟原虫检测,并与镜检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对临床确诊的20例疟疾患者在抗疟药治疗前后的虫体密度与3种方法检测的疟原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7份患者血样用荧光定量PCR法、镜检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疟原虫阳性率,分别为62.7%、56.7%和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3种方法检测20份健康人血样结果均为疟原虫阴性,特异性为100%。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镜检虫体密度呈直线相关(r=0.958,P=0.042)。原虫血症较高水平时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后原虫血症较低水平时,虫体密度<50/μl时,镜检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仍为阳性,总疟原虫拷贝数均值为2.92×102拷贝/ml,提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于镜检法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疟原虫快速敏感,且特异性强,可作为镜检法的补充。
焦炳欣郭杰陈志海李兴旺杨晓玲何艳群周淳周茹华文浩
关键词:疟疾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分析患儿肠道内微生物的变化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和患儿肠道内微生物的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BICE患儿40例,作为研究组,将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单纯轻度胃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相关病菌检测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检测,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轮状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7.5%、15.0%;粪便内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DAO、D-乳酸、NO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微生物改变可影响BICE发生及发展,轮状病毒及肠内益生菌减少可促使BICE病情发展,损坏肠黏膜屏障功能。
周茹周振兴李娟杨晓玲方伟徐新民丁洋王雅杰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轮状病毒肠黏膜屏障
T淋巴细胞亚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至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6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NLR(N/L)、CD4^+、CD8^+、CD4^+/CD8^+、N4R(N/CD4^+)和N8R(N/CD8^+)指标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以上不同指标在普通型和重症型COVID-19患者间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6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组18例(男女比例:11/7),普通组28例(男女比例:15/13),平均年龄分别是69.5岁和34岁(P<0.001)。重症组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NLR(N/L)、CD4^+/CD8^+、N4R(N/CD4^+)和N8R(N/CD8^+)都显著高于普通组(5.36×109 vs 2.92×109;6.40 vs 1.71;1.87 vs 1.31;0.017 vs 0.005;0.029 vs 0.004),重症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L)、CD4^+和CD8^+都显著低于普通组(0.85×109 vs 1.60×109;328 vs 496;151 vs 43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各个指标对COVID-19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CD8^+诊断COVID-19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49,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71.43%和83.88%;N/CD8诊断COVID-19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75,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71.43%和100%;淋巴细胞诊断COVID-19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65,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60.71%和100%。结论CD8^+、N/CD8^+和淋巴细胞计数(L)三者在区分COVID-19重症型和普通型上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高临床对二者的鉴别能力。
杨晓玲徐新民宋淑静周茹李娟王雅杰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3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咽拭子标本与痰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31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咽拭子与痰标本分别进行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及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RT-PCR核酸检测与比较。结果 31例病例的咽拭子和痰标本中,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曲线;病毒ORF1ab基因、N基因的检测结果:31例患者的咽拭子核酸结果中,28例患者均显示阴性,第9例和第16例患者的咽拭子为单基因阳性,第17例为双基因阳性;同时采集的痰标本结果显示,18例患者均为单基因阳性,13例患者为双基因阳性。痰标本的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核酸检测扩增曲线的Ct值小于咽拭子标本的Ct值。结论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中,痰标本的病毒含量高于咽拭子标本,其检测效果优于咽拭子标本,更能准确体现患者病情。
郭晶晶方茜刘亚楠曲沛马雪瀛王爽方伟周茹张响汤云霞杨思园于凤婷王雅杰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痰标本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