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昊冶

作品数:62 被引量:24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土壤
  • 12篇臭氧
  • 8篇水稻
  • 7篇臭氧浓度
  • 6篇同位素
  • 6篇臭氧浓度升高
  • 4篇氮肥
  • 4篇土壤溶液
  • 4篇近地
  • 3篇氮素
  • 3篇稻田
  • 3篇稻叶
  • 3篇低功耗
  • 3篇叶片
  • 3篇荧光
  • 3篇水稻叶片
  • 3篇硝化
  • 3篇硝化作用
  • 3篇净光合
  • 3篇净光合速率

机构

  • 61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东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长春长光辰英...

作者

  • 61篇唐昊冶
  • 20篇刘钢
  • 18篇王如海
  • 17篇朱建国
  • 12篇曾青
  • 11篇钱薇
  • 11篇谢祖彬
  • 11篇涂勇辉
  • 9篇徐仁扣
  • 9篇孙玉芳
  • 9篇韩勇
  • 9篇倪俊
  • 8篇蒋倩
  • 8篇陈虹
  • 6篇胡文友
  • 5篇王曦
  • 5篇孙晓丽
  • 5篇梁晶
  • 5篇陆国兴
  • 4篇朱春梧

传媒

  • 11篇土壤
  • 4篇土壤学报
  • 3篇中国无机分析...
  • 2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臭氧及氮肥的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试验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SY63)和常规籼稻扬稻6(YD6)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研究臭氧(O3)和氮(N)肥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O3胁迫下SY63和YD6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显著下降,从而使灌浆中期的茎、叶生物量,收获期的根、穗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降低,SY63的降幅分别为30.20%、21.95%、48.62%、37.15%和45.75%,YD6的降幅分别为21.71%、11.12%、35.22%、28.01%和28.91%;增施N肥使得水稻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茎、叶、根、穗生物量和产量降幅减小,SY63的降幅分别只有13.52%、5.84%、26.33%、16.19%和26.88%,YD6的茎、根、穗和产量降幅分别为16.26%、14.55%、20.22%和12.68%,而叶生物量增加5.19%.(2)受O3影响,SY63和YD6收获期的根分配指数和根冠比显著降低,叶分配指数显著增加,而茎、穗分配指数受O3影响不大;施高N后,O3处理组的根叶分配指数和根冠比增加.(3)大气O3浓度升高会降低SY63和YD6的N素总积累量,增施N肥后有上升趋势.总之,增施N肥对O3胁迫下的SY63和YD6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产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罗克菊朱建国刘钢唐昊冶李春华曾青
关键词:水稻臭氧净光合速率
AHolistic Evaluation of CO_2 Equivalen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Compost Reactors with Aeration and Calcium Superphosphate Addition被引量:7
2010年
堆肥可以杀灭病原菌、抑制杂草、缓慢释放养分、改良土壤、保持水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堆肥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甲烷,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量化比较不同堆肥方式下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排放量,以期实现减少堆肥堆制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堆放方式。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强制通风加过磷酸钙、强制通风不加过磷酸钙、翻堆通风加过磷酸钙、翻堆通风不加过磷酸钙四种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76天堆肥结束时,翻堆处理总有机碳降解51%-55%,强制通风降解大约44%。翻堆加过磷酸钙和不加过磷酸钙处理的甲烷排放量分别为15.35和15.27 g Mg-1堆料,高于强制通风处理排放量(加过磷酸钙和不加过磷酸钙处理分别为7.76 g Mg-1堆料和3.22 g Mg-1堆料)。在N2O排放量上,强制通风处理小于0.1%初始含氮量,翻堆处理约为0.1%初始氮。通风和翻堆过程中能量消耗分别相当于3.27、3.4、12.29和11.89 kg CO2-C Mg-1 堆料。过磷酸钙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很小,可能是大量秸秆作为堆肥填充料的加入保持了肥堆的高孔隙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因此虽然强制通风堆肥可以节省空间且操作方便 ,在大规模集约化处理畜禽粪便时广泛应用,但翻堆通风由于其低建设成本和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较高的有机质分解效率,更适宜在我国农村采用。
刘金山谢祖彬刘钢张佳宝卑其成卑其成黄平许燕萍孙会峰唐昊冶
关键词:COMPOSTINGTURNING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2个冬小麦品种光合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在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O3-FACE)平台上,观测了高浓度臭氧(正常大气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增加50%)对2个冬小麦(TritciumaestivumL.)品种(烟农19和扬麦16)在灌浆期内功能叶片光合损伤的情况.观测显示,整个灌浆期内2个小麦品种有关参数响应的趋势表现一致:净光合速率(Pn)逐渐下降,在臭氧处理35d时,烟农19和扬麦16降幅分别达到56.21%和21.82%.②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qp(光化学淬灭系数)、Φexc(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呈下降趋势,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逐渐上升;在能量分配方面,吸收的光能在PSⅡ天线色素的耗散部分(%D)升高、用于PSⅡ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降低,而不属于前两者的其它消耗部分(%X)变化不明显.在臭氧处理35d时,烟农19和扬麦16的ΦPSⅡ分别下降24.42%和9.97%.③光合色素参数Chla/Chlb(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上升,而Chlt/Car(叶绿素/叶黄素)的比值下降.④叶绿体内依赖Mg2+、Ca2+的ATPase(ATP酶)活性和ATP含量均增加.上述参数随臭氧处理时间延长,变化幅度和品种间的差异趋于显著,当臭氧处理35d时,变幅最大,且烟农19变幅显著大于扬麦16.结果表明,在臭氧浓度升高环境下,作物通过增加热耗散、改变色素含量和结构、提高ATPase活性等进行防御和损伤修复.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臭氧对冬小麦的光合损伤具有累积效应,且2个品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王亮曾青冯兆忠朱建国唐昊冶陈曦谢祖彬刘钢Kazhuhiko Kobayashi
关键词:冬小麦臭氧
一种检测土水界面大肠杆菌的电化学方法
一种检测土水界面大肠杆菌的电化学方法,在聚苯乙烯‑丙烯酸纳米球上自组装带正电的质子化的壳聚糖和带负电的金纳米粒子功能化纳米球;接着用葡萄糖氧化酶和大肠杆菌抗体进一步功能化上述纳米球,从而得到多酶功能化的具有免疫识别能力的...
王如海唐昊冶徐仁扣钱薇洪志能韩恩
碳氮稳定同位素检测能力的验证——2013年实验室间比对分析结果的汇总被引量:1
2015年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特别是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已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化学、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碳、氮同位素比值的质谱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示踪试验的可靠性。在目前缺乏富集碳、氮同位素的标准物质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可以验证各实验室对碳、氮同位素比值检测能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所在2013年组织和实施了一次由全国14个单位的检测实验室共17台仪器参加的农业、生态和环境样品中碳氮百分含量及其稳定性同位素比值的实验室间比对。我所制备了多种被检测的样品,有含碳氮的化学肥料、土壤和植物样品;在稳定性同位素富集度上,有自然丰度的和不同富集程度的同位素样品。除固体样品外,还有3种不同丰度的N2O和CO2气体样品。在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和评价时,采用Z比分衡量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汇总了2013年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
曹亚澄韩勇唐昊冶王曦孙德玲孙玉芳孙晓丽
一种具有无人值守功能的流动分析装置
一种具有无人值守功能的流动分析装置,其包括定时器、进样器、流动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定时器、进样器和数据处理模块经电源线分别连接于电源插座上,流动分析模块与定时器电连接,流动分析模块与进样器管道连接,进样...
王如海徐仁扣俞元春钱薇涂勇辉唐昊冶倪俊
文献传递
大型仪器设备分层化与特征化运行管理探索
2024年
随着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及其功能复杂性的增加,运行管理模式需持续创新与优化,该文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土壤与环境研究领域的测试特征,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根据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特点,该文将仪器划分为常规型、环节型、耗时型、高难型等4种类型,分别采用“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培训-操作视频-送样人”“专职人员培训-送样人”“专职人员-送样人”等分层化模式进行运行管理,统计分析这些仪器的运行机时、操作故障、自然故障、维修情况、共享率、支撑成果等多个运行指标,结果均较为满意。该文提出的分层化与特色化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管理模式,可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率与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蒋倩唐昊冶涂勇辉黄蓉钱薇朱波
关键词:分层管理开放共享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的土壤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以不同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电子顺磁/自旋共振波谱仪(EPR/ESR,X-波段连续波)的中心磁场、微波功率、调制幅度等主要测试参数进行调试与优选,确立EPR测定土壤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的仪器参数优选方法及参考值。结果表明,根据样品实测频率ν(约9.82 GHz)与EPFRs的g因子可设置谱仪中心磁场约3502 G。微波功率可采用微波功率饱和曲线法、微波衰减相邻6 dB信号比较法优选,两法各有优缺点,建议结合选用。若与27 dB相比,微波衰减设置为≤15 dB,低场峰(g=2.0030~2.0035)有由于功率饱和而引起其自旋浓度被不同程度抑制的趋势,并且27 dB左右(25~30 dB)被认为是该峰的较优微波衰减值。然而,高场峰(g=2.0004)对其响应存在差异,高衰减值为较佳。此外,调制幅度应小于峰-峰宽(3.28 G),若兼顾研究较窄峰(约1 G),1 G较为适宜。本EPR谱仪测试参数优选方法可确保g因子的准确度、EPR图谱的分辨率与超精细分裂等信息的可靠性,为土壤与环境固态样品EPFRs的测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蒋倩唐昊冶刘云陆国兴倪俊涂勇辉范巧君龚华马作豪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土壤
一种用户机制下的LIMS系统客户数据自动化上报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户机制下的LIMS系统客户数据自动化上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客户端将用户数据文档实时存储至对应用户的本地存放数据文档的指定路径下;S2、客户端定时判断上述路径下的文档是否有更新,如果有,则向服务器发...
涂勇辉唐昊冶胡文友王如海
文献传递
农田开放体系中调控臭氧浓度装置平台(O3-FACE)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本研究研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稻麦轮作的O3-FACE平台系统。平台主要由O3供应系统、O3释放系统以及平台监控系统3大部分组成;FACE圈O3目标浓度设定值为高于对照圈O3浓度50%;系统根据风向、风速、FACE圈内中心点O3浓度值等因素控制布气。平台运行3年以来,85%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15%之内;90%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FACE圈内O3浓度分布基本随风向由边向中心逐步降低,作物生长季内圈内O3浓度分布与控制中心点的O3浓度相比,变幅小于±10%。在低风速条件下(风速<0.3 m/s),80%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
唐昊冶刘钢韩勇朱建国小林和彦
关键词:臭氧FACE农田生态系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