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永忠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肾囊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胃电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电活动
  • 1篇电极
  • 1篇电图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症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应
  • 1篇镇痛药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唐永忠
  • 5篇欧阳文
  • 3篇廖琴
  • 2篇阎雪彬
  • 2篇黄东
  • 1篇汪赛赢
  • 1篇张毅
  • 1篇刘星
  • 1篇李彦文
  • 1篇陆希
  • 1篇陈道瑾
  • 1篇张帆
  • 1篇全承炫
  • 1篇李莉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麻醉信息系统实习教学体会
2012年
随着医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麻醉也引入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不但成为了麻醉科日常工作中的必要工具,而且为麻醉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采用信息系统教学和日常教学相对比,得出将信息系统引入麻醉教学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延伸,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将来会成为麻醉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唐永忠廖琴李彦文欧阳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教学麻醉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测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的84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前NL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Q1组(NLR<1.97,n=2112),Q2组(1.97≤NLR<3.37,n=2112),Q3组(3.37≤NLR<8.09,n=2113)和Q4组(NLR≥8.09,n=2112)。比较4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采用10倍交叉验证来测试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Q4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Q1组,年龄、男性比例及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Q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449例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中,335例(4.0%)在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了手术相关性AKI。NLR与AKI的预测发生概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在校正了多个协变量后,术前NLR与AKI之间呈线性正相关,且10倍交叉验证表明AKI的预测准确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0.734,95%可信区间0.704~0.763)。结论术前NLR与术后AKI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术前NLR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可测量的指标,对于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预测手术相关性的AKI具有重要意义。
王雯萱刘星刘瑞芳欧阳文唐永忠
关键词:全身麻醉急性肾损伤
肾囊阻滞对大鼠胃肌电活动与胃动力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肾囊阻滞对胃肌电活动与胃动力的影响,为用该法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阿托品、新斯的明、生理盐水制作胃肠运动抑制模型(抑制组)、胃肠运动亢进模型(亢进组)、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造模后均以肾囊注射利多卡因行肾囊阻滞处理。检测各组大鼠胃电信号与胃残留率并比较。结果: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组胃电平均峰峰值与平均周期均明显降低,胃残留率明显增加,而亢进组各项指标变化正好相反(均P<0.05)。肾囊阻滞前比较,肾囊阻滞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均P>0.05);抑制组胃电平均峰峰值与平均周期均较肾囊阻滞前明显升高,而胃残留率明显减少(均P<0.05);亢进组胃电平均峰峰值与平均周期均较肾囊阻滞前明显降低,而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肾囊阻滞对正常胃电活动与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异常胃电活动与运动功能则有双向调整作用。
唐永忠廖琴陆希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胃电描记术胃肠活动
妇科机器人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的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为了临床精确评估妇科机器人手术的术后康复,探索建立一种评估妇科机器人手术PACU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妇科机器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筛选,从PACU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方面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PACU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校验。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456例,综合30个变量,初步建立了评估妇科机器人手术术后恢复的预测模型,其中患者年龄、术中顺势阿曲库铵用量、咪达唑仑用量是影响PACU拔管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患者ASA分级、术中咪达唑仑用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模型均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7和0.806。结论初步成功建立了妇科机器人手术患者PACU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预测模型。
刘熠唐永忠唐永忠全承炫黄东欧阳文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住院时间
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OPRM1 A118G相互作用对胃癌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应的个体差异非常大,研究表明30%~95%的药物反应和处置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1].μ阿片肽受体是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主要作用靶点,由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编码.OPRM1基因一号外显子区域A118G位点的突变是常见的功能性突变.有研究报道OPRM1 A118G突变与术后患者芬太尼的镇痛效应有关[2,3],但也有研究发现二者无相关[4,5].体外研究[6]发现A118G突变并未改变OPRM1受体与芬太尼的亲和力.
唐永忠廖琴张帆陈道瑾李莉汪赛赢欧阳文
关键词:镇痛效应芬太尼基因多态性胃癌患者相互作用阿片类镇痛药
麻醉恢复室低氧血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校验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低氧血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以期建立预测PACU低氧血症发生的模型,为临床预测PACU低氧血症发生的风险提供帮助。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入PACU的患者,应用二元Logistics回归筛选PACU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完成模型的初步建立,并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入PACU的患者进行模型校验。结果最终纳入建立模型组497例,检验组107例,分析自变量20个。Logistics回归示:年龄增加、高BMI、俯卧位及手术中应用灌洗液为PACU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PACU低氧血症预测模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结果显示PACU低氧血症预测模型效能良好,校验通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ACU低氧血症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PACU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预测效能良好。
刘熠张毅唐永忠黄东欧阳文阎雪彬
关键词: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低氧血症
肾囊阻滞对胃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肾囊阻滞对胃电生理的影响及其调节规律,拟用肾囊阻滞来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方法: 1、将54只雄性SD /(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3大组,记为组A、B、C,其...
唐永忠
关键词:微电极胃电图频谱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