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耕作地表土块状况及其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为深入理解非可蚀性土块吸收风能、降低侵蚀力的机制,利用野外风速资料,对半干旱区农田传统耕作模式下犁耕、耙耱及抹平等的地表土块大小、土壤表面粗糙度、近地表风速及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犁耕后农田土块长、宽、高均在15cm以上,盖度为27.67%,耙耱、抹平后土块大小和盖度显著降低,抹平地表土块盖度仅为2.1396;土块的破碎导致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增大;与犁耕地表比较,耙耱后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34%~64%,抹平后降低幅度甚至在90%以上;耙耱抹平后地表以上0.5m高度内风速显著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由1.1cm降低至0.05cm,侵蚀力增强。因此认为,合理选择犁耕、耙耱和抹平的时间对农田风蚀防治有实际意义。
- 刘目兴刘连友孙炳彦郭兰兰王志唐艳彭茹燕
- 关键词:土壤风蚀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传统耕作
- 柔韧性概念在沙生植物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植物柔韧性是沙生植物抗风蚀的重要影响因子,柔韧性的研究可对风蚀治理措施的选取及沙地风蚀方程的建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植物柔韧性的研究现状,提出沙生刚性植物和柔性植物的概念,指出现在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即植物柔韧性的量化测定,柔性植物及刚性植物作用机理,柔性植物与刚性植物的划分和界定,以及植物柔韧性在风洞中的模拟。
- 屈志强刘连友吕艳丽唐艳贾振杰
- 关键词:沙生植物柔性植物柔韧性
- 植物阻沙能力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1年
- 植物单株与群落的阻沙能力可以用植物周围沉积的积沙体体积与输沙率来衡量,其受植物地上形态结构、粗糙元密集度以及群落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同区域环境下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种植物在与风沙活动季节相对应的不同物候期内,阻沙能力受冠层形态、茎枝的柔韧性、叶面积以及由此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植物的阻沙能力应综合各参数进行评价。从植物个体的形态结构及群体的形态结构方面深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植物阻沙能力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①科学寻找测定植物茎枝柔韧性的方法,如根据不同风速条件下枝条的摆动幅度,对柔韧性定量地进行等级划分,制定植物阻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②确定植物群落阻沙的临界粗糙元密集度;③在群落达到有效粗糙度密集度情况下,加强配置形式的多样化,探讨不同配置模式对群落阻沙能力的影响,以寻求植被粗糙元密集度、群落配置多样化(如改变行距与株距)与阻沙效应最大化之间的有效性与协调性,从而对当前生态建设实践有所贡献。
- 唐艳刘连友屈志强胡霞郭兰兰吕艳丽曹恒武贾振杰杨岩岩
- 关键词:柔韧性
- 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数据提取沙尘信息被引量:4
- 2009年
- 根据静止气象卫星通道少且集中在中红外-热红外谱区的特点,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引入沙尘提取研究中.利用相关通道的累积直方图实现端元的自动提取,结合混合像元分解结果与亮温差阈值,建立了针对风云二号C,D星遥感数据的沙尘分布信息提取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原始数据DN值的累积直方图进行端元自动提取,混合像元分解的结果能够实现沙尘信息增强;结合沙尘在11μm通道与12μm通道的亮温差为负及在3.7μm通道与11μm通道亮温差高于其他目标的特点,对"伪"沙尘像元进行剔除;该方法应用于2005年4月27~28日我国北方地区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结果显示,该方法提取沙尘精度较高,能够客观反映沙尘运移过程.
- 周纪唐艳宫阿都刘连友
- 关键词:静止气象卫星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直方图亮温沙尘
- 毛乌素沙地南缘3种灌草丛形态与阻沙能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灌草丛形态对其沙丘形态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灌草丛沙堆形态参数的测量,定量分析了针茅、沙蒿、沙柳3种主要灌草丛形态对其沙堆形态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灌草丛的阻沙能力。对灌草丛及沙堆形态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3种灌草丛沙堆的长度、宽度与灌草丛的冠幅长度、宽度存在显著相关;沙堆高度与灌草丛高度微相关、与冠层高度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沙堆水平分量与灌草丛高度也存在较强相关关系,相关性强弱依次为针茅、沙柳、沙蒿;沙堆体积与灌草丛体积相关性显著,相关性强弱依次为针茅、沙柳、沙蒿;研究结果证明,阻沙能力沙蒿最强,其次为针茅、沙柳。
- 唐艳刘连友哈斯王志孙炳彦杜建会
- 关键词:灌丛毛乌素沙地南缘
- 灌丛沙丘的结构形态与发育过程研究
- 我国的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腾格里沙漠广泛分布着灌丛沙丘。毛乌素沙地的三种灌草丛沙丘处于消亡阶段,浑善达克沙地的白刺沙丘处于发育阶段,但有活化趋势。腾格里沙漠的白刺沙丘处于暂时的稳定阶段。
植物能改变沙丘土壤水...
- 唐艳
- 关键词:发育过程
- 毛乌素沙地南缘灌丛沙丘土壤水分与粒度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土壤水分与土壤粒度是影响灌丛沙丘植被与沙丘演变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灌丛沙丘土壤粒度以及4月、7月的土壤水分的测定,揭示了沙丘各部位土层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粒度分布规律:由于是降雨1h后采样,丘间地与丘顶0-10cm土层7月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变化骤减。丘间地自表层至70cm深度范围的土层,受植被、降雨、太阳辐射等外界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丘顶四月表层被灌木老枝覆盖,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丘顶0-30cm土层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增加粗糙度,降低下垫面起沙起尘率,从而为维持水分平衡、防沙治沙提供手段;30-80cm间的土层7月土壤含水量较4月土壤含水量丰富,是由于7月正值雨季,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较高。风况、植被条件、沙面活动程度决定各部位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根系分布与植被决定沙丘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与拐点出现的土层深度。迎风坡、丘顶、背风坡、丘间地沉积物粒度特征相似,均以细砂为主,垂直结构中细砂、极细砂含量较高,其次为粉砂。黏土、中砂、粗砂、极粗砂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极细砂、细砂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化起伏较大。
- 唐艳刘连友杨志鹏杜建会孟祥亮
- 关键词:土壤水分粒度
- 诉讼时效客体探讨
-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诉讼时效的客体,即哪些权利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论题,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一、首先介绍了诉讼时效的概念、历史演变,分析了诉讼时效的制度理念,即在法律的各种价值相互冲突与交战时,不得已而对以权...
- 唐艳
- 关键词:诉讼时效法律适用
- 19世纪后期英国济贫院制度及其改革初探
- 济贫在英国有着久远的传统,从17世纪开始,济贫院在英国逐步发展起来,1834年后,院内救济成为新济贫法体系的核心。济贫院遵循“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两个原则,济贫法委员会希望通过济贫院的威慑和惩戒作用,促使贫民自力更...
- 唐艳
-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