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海翔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对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KOA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血瘀型KOA患者81例(共112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瘀血痹片口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1次顿服,连服20天。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和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瘀血痹片治疗血瘀型KOA疗效确切,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 覃剑程维罗锟周文明奚海翔李冬董晓俊
-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
- 骶管加侧隐窝臭氧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笔者对36例病人采用骶管加侧隐窝臭氧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杨璐谢添奚海翔董晓俊舒勋章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骶管加侧隐窝臭氧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骶管加侧隐窝臭氧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谢添杨璐谢红舒勋章奚海翔李伶俐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药物注射治疗侧隐窝骶管纤维环破裂
- 开窗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配合中药治疗早期ANFH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经手术植入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肝肾亏虚型的早期ANFH,预防坏死区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ANFH患者25例34髋(牙基质组),经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自体骨植入治疗的ANFH患者25例33髋(自体骨组),对疼痛指数、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牙基质组治疗后1月VAS评分值3.87±0.17,第24个月JOA评分值72.83±16.81,治疗成功率79.41%;自体骨组治疗后1月VAS评分值4.45±0.15,第24个月JOA评分值75.15±7.56,治疗成功率84.84%。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1月2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2组JOA评分和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骨头软骨开窗钻孔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有效促进早期股骨头坏死区骨修复,预防坏死区塌陷;而且脱钙人牙基质来源广、提取易、成本低,诱导骨修复疗效确切,不涉及医学伦理问题。
- 董晓俊张汉庆陈选宁奚海翔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骨诱导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血清TGF-β1、bFGF表达与创面愈合的关系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5例四肢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采集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另按倾向性匹配原则随机选取同期行相同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65例患者为未感染组;检测血清TGF-β1、bF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评分的关系。结果65例切口感染患者创口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68株,革兰阳性菌占比50.00%,革兰阴性菌占比45.59%;感染组患者血清TGF-β1、bFGF低于未感染组(P<0.05),IL-6、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TGF-β1和bFGF均与IL-6、TNF-α呈负相关(P<0.05)。感染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评分高于未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TGF-β1、bFGF均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TGF-β1、bFGF表达与切口愈合情况密切相关。
- 张磊程维李克勤曹磊奚海翔赵亮
- 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创面愈合时间
- 经Quadrant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曲线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曲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按手术日期的先后次序分为4组(A~D组),每组12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釆用莱特学习曲线的数学模型建立学习曲线函数,计算达到手术时间稳定所需的手术例数。结果: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B组与A组,C组与A和B组,D组与A和B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方面,A组与B组、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出血量少等优点,该术式的学习曲线约为29例,此后手术操作技术趋于平稳。
- 徐平陈选宁徐峰康辉奚海翔李彦锦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开窗减压加脱钙人牙基质填塞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在传统中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脱钙人牙基质填塞治疗肝肾亏虚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
- 董晓俊张汉庆陈选宁奚海翔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脱钙人牙基质中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和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复位结束后肩关节均外敷中药截血膏,每日1次,连续外敷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椅背屈肘组30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手牵足蹬组30例患者中9例未一次复位成功,二次复位时采用了丙泊酚静脉麻醉。椅背屈肘组的一次复位成功率高于手牵足蹬组(χ~2=10. 588,P=0. 001),复位时间短于手牵足蹬组[(1. 80±1. 20) min,(4. 50±2. 10) min,t=-6. 120,P=0. 021],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VAS评分低于手牵足蹬组[(3. 13±0. 57)分,(6. 24±1. 11)分,t=-13. 650,P=0. 01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椅背屈肘组的疼痛评分高于手牵足蹬组[(13. 51±2. 10)分,(12. 12±1. 81)分,t=2. 746,P=0. 012],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总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 11±2. 20)分,(16. 48±1. 23)分,t=-1. 369,P=0. 280;(35. 21±3. 25)分,(35. 65±3. 12)分,t=0. 726,P=0. 276;(23. 36±1. 13)分,(22. 12±1. 77)分,t=-3. 234,P=0. 721;(90. 34±5. 28)分,(87. 82±3. 60)分,t=-2. 160,P=0. 122]。结论: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比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复位时间短、一次复位成功率高、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轻,但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
- 徐平陈选宁张汉庆董晓俊奚海翔李彦锦鲁周同
- 关键词:肩脱位肩关节正骨手法
- 超微针刀治疗项背肌筋膜炎86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评价超微针刀治疗项背肌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6例该病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86例中,痊愈59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1%。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为(5.39±1.65)分,治疗后为(1.32±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微针刀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 张栋程维陈选宁甘宁杨欢奚海翔张巍
- 关键词:项背肌筋膜炎
- 骨水泥弥散方式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根据CT及MRI结果明确骨折线范围。术后均复查CT,根据术后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状态分成三组,即A组骨水泥不充分弥散于骨折部位,B组骨水泥完全弥散达到骨折范围,C组骨水泥弥散超过骨折范围。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半年的门诊随访,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VAS评分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前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弥散型的骨水泥分布形态可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
- 曹磊张磊李克勤奚海翔唐光平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