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德
- 作品数:156 被引量:1,187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土地资产评估
- 1998年
- 唐光兴姜志德
- 关键词:土地资产评估房地产价格市场比较法标定地价土地使用权价格
- 社会资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技术认知的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23
- 2020年
- 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少免耕技术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5个维度对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便利性认知、技术效果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技术认知对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山西省农户的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声望和社会规范对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技术便利性认知在社会参与、社会声望和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效果认知在社会声望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风险认知在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陕西省农户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少免耕技术采用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技术便利性认知在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效果认知在社会信任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风险认知在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甘肃省农户的社会网络、社会声望和社会规范对少免耕技术采用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技术便利性认知在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风险认知在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对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技术效果认知为完全中介。
- 刘丽刘丽姜志德
- 关键词:社会资本保护性耕作
- 农林和土地利用的碳效应及应对路径
- 2022年
- 农林是生物量相对密集的产业,土地作为最关键的活动载体和生态资源,既是大气温室气体的源,又是重要的汇,二者的结合对气候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农林和其他土地利用的碳效应的主要特征、变动趋势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可为农林相关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参考思路。
- 姜志德
- 关键词:土地利用气候系统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
- 论产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在确定产业化生态经济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业成因,指出产业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现实环境问题的内在原因,全面推行产业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 姜志德
-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环境保护
-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被引量:12
- 2009年
- 面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矛盾,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先后提出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在比较分析两者提出的历史背景、概念、特征和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模式上有交叉重叠,但两者的侧重点和地位不同;提出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 张秀明姜志德
-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 基于专利的中国沙漠化治理技术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以3 824组简单专利族为数据基础,揭示国内沙漠化治理技术类别分布和主要领域。通过阅读专利摘要或全文内容,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将当前专利划分为沙漠化判断、治沙、沙产业3个大类,监测与评价、科研仪器、生物治沙、机械治沙、化学治沙、综合治沙、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综合性利用10个中类,更细分至机械沙障等31个小类。根据专利数量认定的4大主要技术领域为沙区药用食用植物资源的种植(45%)、植物资源精深加工(9. 68%)、各种农林机具加工机械及配件(10. 3%)和机械沙障(13. 91%),占总量的78. 89%,专利领域分布集中。对主要技术领域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植物、加工制品、机械、沙障等的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目前专利技术中的尚待发展之处,可为全面认识中国沙漠化治理技术提供专利视角的参照。
- 宁宝英马建霞姜志德陈春张欣利鲁景亮
- 关键词:沙漠化治理
- 试论土地资源保护被引量:2
- 2001年
- 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 ,它看似柔弱 ,实则强硬 ,看似消极 ,实则积极 ,应该成为可持续利用的首选方式。土地保护在实际操作中应有所侧重 ,我国目前要将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作为土地保护的重点领域 ,并且注意把土地质量保护与数量保护结合起来。
- 姜志德
- 关键词:土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湿地资源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层次结构及其演变被引量:19
- 2011年
- 面对黄土高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如何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长期困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该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构成内涵和任务目标,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区域适宜性的特点,并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划分为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特定下垫面治理模式和特定问题治理模式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层次模式的适宜性。同时根据6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演变,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阶段性,明确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及其阶段性规律。
- 谢永生李占斌王继军姜志德
- 关键词: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 中国省域低碳农业横向空间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47
- 2018年
- 本研究基于农业碳足迹、碳固定两个方面构造农业全生产过程碳账户,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对2007—2015年中国各省域农业净碳汇量进行了测算,同时在考虑区域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之上,对农业净碳汇量进行修正,并以此确定农业碳补偿模型,进而开展了低碳农业横向空间生态补偿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2007—2015年期间,除江西、西藏、青海出现农业碳赤字现象外,中国其余地区均实现了农业碳盈余,经过碳汇修正系数处理后,生态本底较差的北方地区农业净碳汇量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2)2007—2015年中国低碳农业生态补偿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低碳农业实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其中,华北、东北、西北为主要碳受偿区域;华东、华中地区碳补偿价值在-0.5亿元~0.5亿元区间内围绕0值上下波动,九年内碳支付额度大于碳受偿额度;华南、西南地区为主要碳支付区域;(3)低碳农业横向空间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结合农业碳补偿优先级得出:重点碳受偿地区优先顺序依次为新疆、黑龙江、甘肃、宁夏、河北、内蒙古、吉林、河南、山西、陕西;重点碳支付地区优先顺序依次为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贵州、福建、江苏、四川、青海、安徽,其余则为非重点碳受偿或支付地区。
- 陈儒姜志德
- 关键词:低碳农业省域
- 农户低碳农业生产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建立"碳补偿"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提升农户低碳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将农业碳计量与条件价值评估法结合起来,利用调研获取的农户数据,厘定了农户低碳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净碳汇效益,但并非所有农户的经营都实现了净碳汇盈余或正向的碳汇价值;依据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得出农户在粮食作物、露天作业草本经济作物、设施作业草本经济作物、木本经济作物生产项目上内心受偿意愿金额均高于农户实际生产可获得的生态收益;激发农户心理因素对低碳生产努力水平的积极影响作用,需构建政府与市场双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合理有效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包括农户生产所得碳产品的经济价值和政府碳补偿金额两部分。
- 陈儒姜志德
- 关键词:低碳农业生态补偿受偿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