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植被
  • 3篇土地覆盖变化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小波
  • 2篇遥感
  • 2篇植被净初级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小波变换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波变换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动因
  • 1篇多尺度
  • 1篇蓄积
  • 1篇遥感和GIS
  • 1篇遥感图像
  • 1篇有机碳密度

机构

  • 8篇广州大学
  • 7篇广东省生态环...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0篇姜春
  • 6篇吴志峰
  • 4篇钱乐祥
  • 3篇邓南荣
  • 2篇文雅
  • 2篇程炯
  • 1篇吴乐芹
  • 1篇黄炎和
  • 1篇李少英
  • 1篇范胜龙
  • 1篇千怀遂
  • 1篇王永梅
  • 1篇邱凌婧
  • 1篇陈进栋
  • 1篇黄银华
  • 1篇刘庆
  • 1篇魏建兵
  • 1篇陈张丽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影响因子的尺度相关分析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影响因素的尺度效应,不仅有助于区域的碳循环研究、确定合理的土壤取样间距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
姜春
关键词:小波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
文献传递
基于小波变换的土壤有机碳与其影响因子多尺度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GIS,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以广东山区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海拔、坡度和坡向)作为分析对象,选取4条样带,使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对分析对象进行多尺度分解,在栅格尺度上定量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影响因子相关关系的多尺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影响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尺度相关性.NDVI在2、8和16km尺度、海拔在8和16km尺度下的控制作用最强;坡度的控制作用极弱,尺度相关性不显著;坡向在大于2km尺度表现为随尺度增加而增大的负相关作用.不同样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受不同影响因子的制约,NDVI和海拔是影响广东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主要因子,坡度和坡向仅在个别样带、较大尺度上起作用.
姜春钱乐祥吴志峰文雅邓南荣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小波变换
广东山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尺度效应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确定合理的土壤取样间距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类型法估算了广东山区表层(0—20 cm)和全剖面(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选择4条采样带,获取采样间距为250 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序列,并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工具对其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2×250 m、22×250 m、23×250 m、24×250 m、25×250 m和26×250 m6个分解尺度上的小波信息,计算小波信息方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的大小受控于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影响程度;整体上在大于等于1 km的尺度,其空间异质性较强;各个样带特征尺度的差异与各样带的土壤和植被类型、地貌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耕作管理方式等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有关。
姜春吴志峰钱乐祥文雅邓南荣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小波变换
福州市主城区土地覆盖变化对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福州市主城区2000-2014年土地覆盖数据,采用VSD模型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适应潜力获取生态脆弱性,探讨土地覆盖变化与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生态脆弱性水平差异显著,林地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耕地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以中度、中强度和强度为主,区域差异明显且脆弱性水平逐期向强度脆弱转化,未利用地以中强度和强度为主;林地和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造成的生态脆弱性变化最为显著,生态脆弱性程度加深,且盆地地区比山地丘陵地区变化更为明显,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其生态脆弱性降低;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程度增强,且整体上造成城市生态脆弱性的提高.
范胜龙郭亚淑邱凌婧姜春黄炎和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面向城市道路目视识别的遥感图像滤波增强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归纳与总结了遥感图像增强中的几种常用滤波方法。以广州城区作为试验区,Landsat TM影像作为数据源,分别运用纹理分析和卷积滤波对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行增强处理,并对这些方法的影像增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高通滤波最适合于城市道路等线状地物的遥感图像增强。
吴乐芹姜春陈进栋王永梅邓南荣
关键词:图像增强滤波纹理分析
基于遥感和GIS的广州市天河区水域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应用遥感、GIS技术和景观指数方法,对广州市天河区水域景观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出:①近20年来,广州市天河区水域景观斑块数量(NP)、总面积(TA)、平均斑块面积等数量特征参数均减小,表明水域景观呈现退化趋势;②广州市天河区水域景观内部结构中,斑块密度(NP)和平均斑块最近距离(MNN)增加、斑块聚合度(AI)减小,表明水域景观由团聚分布转向分散分布,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大;③平均斑块形状指数(SHAPE_MN)、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降低、最大斑块指数(LPI)增大,表明水域景观斑块形状由不规则转向规则,人类活动影响频率加强。④引起天河区水域景观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子,也有人为因子,其中人为因子为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为广州市建设生态城市,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陈张丽吴志峰魏建兵姜春
关键词:驱动力
2003-2007年广州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生态足迹是近年发展的用于定量研究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新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广州市2003年-2007年五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规律和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五年间广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2003年1.701 6 ha,2004年1.930 9 ha,2005年2.039 3 ha,2006年2.095 8 ha,2007年2.247 1 ha;人均生态承载力依次为2003年0.263 2ha,2004年0.259 1 ha,2005年0.253 9 ha,2006年0.238 7 ha,2007年0.216 2 ha;生态赤字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03年的1.438 4 ha上升到2007年的2.030 9 ha,根据计算得到的广州市生态赤字的现状值,分析了生态赤字的成因,为广州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承载力的参考指标。
姜春钱乐祥千怀遂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广东省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对于全球碳循环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优化的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广东省2000、2005和2010年NPP,分析NPP的空间格局和土地覆盖的时空动态,研究土地覆盖变化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NPP空间分布不均,形成一系列高值区和低值区;总体上是粤中区最高,珠三角区最低。2)2000—2010年广东省土地覆盖变化程度增强,城市用地和耕地变化最大,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和粤中区。3)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以城市扩张为主导的广东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整体上造成NPP的损失,损失量主要来自林地和耕地向低生产力土地覆盖类型的转换,尤其是被城市用地占用;不同生态区NPP损失差异显著,珠三角区和粤中区NPP损失较为严重;2005—2010年珠三角区NPP损失量有所降低,其他生态区均有所增加,体现了城市扩张对NPP影响的复杂性。
姜春吴志峰程炯钱乐祥
广州市土壤与植被碳蓄积及其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0年ETM+遥感数据,提取广州市土壤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和植被指数法分别计算广州市的土壤与植被碳蓄积,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广州市土壤有机碳储量0~20 cm为2.16×107t,0~100 cm为6.40×107t;广州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0~20 cm为32.06 t·hm-2,0~100 cm为94.91 t·hm-2.2广州市植被碳储量为5.75×107t,平均碳密度为160.92 t·hm-2;不同植被类型平均碳密度:针叶林(178.00 t·hm-2)〉阔叶林(164.68 t·hm-2)〉园地(106.23 t·hm-2)〉灌木(8.04 t·hm-2)〉草地(0.13 t·hm-2).3广州市土壤有机碳密度南部高于中部和北部,土壤有机碳储量则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广州市植被碳密度较高的区域位于植被保护较好的风景区和郊区,中心城区土壤有机碳库和植被碳库都较低.4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植被碳储量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关系,植被碳储量高的区域,其土壤有机碳储量也高.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植被碳储量的相关性大于深层(0~100 cm)土壤.
吴志峰黄银华姜春
关键词:土壤植被碳蓄积
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为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广东省2000、2005和2010年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并基于情景模拟法估算气候和土地覆盖类型稳定条件下的植被NPP,对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在植被NPP变化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植被NPP具有显著的正向控制作用,气温与植被NPP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降水不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各气候因子与植被NPP的相关性具有季节和区域差异性。在气候不变条件下,土地覆盖变化整体上增加了NPP,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与城市扩张格局相类似,不同生态区存在差异性,以珠三角区的贡献最大。总之,气候波动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较为复杂,取决于气候因子的波动特征以及与NPP的相关性;其它因子(城市热岛、农耕活动和园林管理等)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整体上增加了NPP。
姜春吴志峰程炯李少英刘庆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气候波动土地覆盖变化CASA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