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瑜

作品数:29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小说
  • 7篇叙事
  • 6篇文革
  • 5篇文革叙事
  • 5篇文学
  • 4篇当代小说
  • 4篇作家
  • 4篇米兰·昆德拉
  • 4篇昆德拉
  • 2篇新时期作家
  • 2篇人事
  • 2篇人事制度改革
  • 2篇诗学
  • 2篇诗学阐释
  • 2篇题材
  • 2篇题材小说
  • 2篇突围
  • 2篇文革题材
  • 2篇文革题材小说
  • 2篇文学研究

机构

  • 2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3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25篇姜瑜
  • 18篇沈杏培
  • 1篇王吉军

传媒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文教资料
  • 1篇南方文坛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领导科学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艺术广角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组织人事学研...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伊犁教育学院...
  • 1篇珠海城市职业...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消费的“文革”历史与当代现实——消费文化语境下《兄弟》的生产与传播被引量:1
2011年
余华的《兄弟》在2005、2006年的分期出版是当代文学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典型地显示了消费市场和商品文化主导与影响下的文学生产机制对文学的宰制作用。从文学叙事的角度看,消费文化及其文学生产机制影响了《兄弟》的审美品格和叙事特征,"文革"历史与改革时代的现实在小说中呈现出夸饰化、漫画化、荒诞化的倾向。这种文学症候标识出余华由先锋作家到畅销写手的某种隐形蜕变,同时,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来说,文学与市场、消费文化保持适度联姻时,要规避其对文学自主性和文学审美品质的潜在伤害,要对消费文化保持适当的警觉。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兄弟》消费文化文学生产机制文革叙事
当代小说如何讲述“文革”历史起源被引量:1
2012年
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道,“在关于不幸事件的意识中,我们不仅倾向于了解过去个别发展的相对封闭性,而且还倾向于了解迄今正在圆满结束的整个历史过程。”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历史起源当代小说雅斯贝斯历史学家
作家如何“读史”——刍议新时期作家对“文革”历史的文学叙述
2011年
"文革"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作家面对的最近也最压抑的历史,对这段历史的描述,不同作家的叙述与书写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形态。论文考察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作家,面对文革这段历史时,这些读史者是如何去"读"和"叙",对文革的历史叙述存在哪些历史误区与困境,如何建立关于文革的历史叙述的有效而丰富的生态。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新时期作家文学叙述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美学
本文从文学传统入手探索昆德拉异于寻常的小说及小说理论。昆德拉生长于整个小说史,特别是以拉伯雷、塞万提斯等为代表的一支小说传统。这支传统巴赫金称之为狂欢体,弗莱称之为剖析体,前者侧重狂欢感受,后者侧重对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捏...
姜瑜
关键词:昆德拉小说美学
文献传递
启蒙、精神还乡、家园意识的三重溃败——对鲁迅《故乡》主题的重新阐释被引量:6
2004年
鲁迅作品的经典性表征之一在于它广多的阐释性。在传统的政治性、阶级性"偏读"中,"我"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历程或多或少被忽视了的。重新阐释《故乡》,也即细密梳理、勾勒、陈列"我"的精神与情感过程,重新界定《故乡》的自我纾解特质。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故乡启蒙精神还乡家园意识溃败
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文革”叙事——论新时期之初“文革”叙事的限度及作家心态被引量:5
2011年
"文革"在新时期之初甚至在整个八十年代语境中,是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社会史等不同学科与领域共同染指的自由言说与学术研究的交汇点,但作为一个高度政治性的历史事件,"文革"在被不同学科、不同文体文类表达与讲述前已被规训与规定好,“伤痕”、“反思”小说对于政治之祸的金刚怒目式的控诉以及哀怨凄美的美学风格并非主流话语的失控.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作家心态文化主导政治历史事件
奥斯维辛叙事视域下本土小说的文革叙事反思——当代小说文革叙事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2012年
尽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奥斯维辛大屠杀在历史起源、内容和实质上有着显见的区别,但作为极端年代的灾难事件,二者对人类理性和生存秩序的破坏、对社会进程的中断以及对民众和知识分子的精神戕害等都有着某种类似,尤其在文学叙事上二者同属灾难叙事。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奥斯维辛叙事在价值尺度、精神气质、叙事模式上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范式和传统,与之相比,中国当代小说的文革叙事显示出忏悔主体的缺席、价值关怀和主体信仰的深度缺失等病症,这也昭示出当代作家在文革书写上缺乏批判的反思尺度和信仰的价值尺度。
沈杏培姜瑜
关键词:奥斯维辛文革题材小说文革叙事
樱花的生命——对日本现代女作家作品中“死亡”母题的美学阐释被引量:1
2004年
现代日本女作家以其饱满的创作热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于日本文坛,大有复兴平安时代女作家鼎盛繁荣局面的趋势。文章从女作家作品中常见的死亡主题出发,挖掘死亡蕴涵的文化和审美意义。死亡母题一方面体现了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女性对爱与性,死亡与生命等重要命题的思考。
姜瑜
关键词:现代女作家自戕集体无意识
疏通干部出口 妥善对待“下”的干部
2003年
姜瑜沈杏培
关键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
往昔之井的呼唤:米兰·昆德拉小说精神探源
2014年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精神是受"狂欢剖析体"启发影响的。他认为小说只有在相对真理的世界才会存在,强调小说的自由,小说的复杂性、幽默性等都指向了世界和人类最终的问题,小说的责任是去发现并剖析"存在"这个问题。昆德拉继承的欧洲小说精神既有巴赫金狂欢学说所需要的小说对世界重新观照、发现权威话语的可笑,也有弗莱的"剖析体裁"强调的小说对哲学问题进行审视时所特有的睿智。
姜瑜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小说精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