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 作品数:37 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进程中的点格局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过度放牧引起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发生退化,而探讨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种群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米氏冰草为典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种之一,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会经历冷蒿+米氏冰草群落阶段和米氏冰草群落阶段。选择米氏冰草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O-Ring函数结合不同零模型分析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退化群落中,米氏冰草种群在精细尺度上存在高密度的小聚块,种群格局表现为大聚块中出现高密度的小聚块;而在恢复8年群落和恢复21年群落中,大聚块中并未出现高密度的小聚块。这样的格局特征说明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经历了精细尺度上高密度小聚块消失的过程,是退化群落在恢复过程中种群个体间正相互作用向竞争转化所致。
- 罗海姜超王鑫厅邰阳刘芳李素英包道日娜赵明智
- 关键词:恢复演替
- 一种草地土壤水分和剖面原状土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地土壤水分和剖面原状土取样装置,包括取样钻筒、手柄固定头和取样手柄,手柄固定头设置于取样钻筒的顶端,手柄固定头的中部设置有能够插入取样手柄的圆形通孔,取样钻筒的下段为取样开口槽,在取样开口槽的边缘设...
- 王凯李元恒侯向阳丁勇唐芳姜超王云锋闫伟红张勇萨如拉武自念
- 文献传递
- 4种野生禾草品质的比较试验被引量:4
- 2014年
- 旱作条件下,不同来源的4种野生禾本牧草通过在太仆寺旗试验表明:它们所含的营养物质(占绝对干物质%)以及它们的饲用价值均较高;在生育初期4种禾草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披碱草>无芒雀麦>冰草>老芒麦;从物候期、越冬率看:4种野生禾草在试验区表现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都能安全越冬。
- 马玉宝闫伟红姜超王凯王慧萍于凤春江中东
- 关键词:冰草老芒麦披碱草无芒雀麦
- 一种针茅种子收集网及针茅种子收集播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茅种子收集网及针茅种子收集播种方法,针茅种子收集网是由多根粗毛线编织成的网状种子粘网,在编织种子粘网的毛线上带有短绒毛。播种方法为:在针茅种子的盛花期用针茅种子收集网在草地上拖拽,利用针茅种子较长的芒及...
- 孙世贤吴新宏王育青姜超郭利彪苏日高格
- 文献传递
- 燕山、秦岭及华北平原地区野生牧草资源考察与搜集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次考察完成了部分燕山、秦岭及华北地区海拔从-15m^1861m范围内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野生植物资源606份,其中禾本科为30属,378份,豆科为14属,140份,其它植物88份。除采集到一些珍贵野生牧草外,还搜集到一批较稀有的野生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的数量,为这些地区野生牧草的驯化及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 马玉宝闫伟红徐柱祁娟姜超王凯李临杭
- 关键词:野生牧草
- 旱作条件下几种禾草品质的比较试验被引量:2
- 2014年
- 旱作条件下,4种国外禾草通过适应性观察和评价测试表明:它们在生长季早期所含的总营养(所占绝对干物质%)均较高,而来自美国的沙生冰草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从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分蘖数及叶等综合比较得出:4种禾草的饲用价值均较高,来自美国的披碱草表现尤为突出,沙生冰草相对较差,所以在生育初期4种禾草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披碱草>细茎冰草>无芒雀麦>沙生冰草;从物候期及越冬率等观测的结果得出:4种禾草在整个生长期表现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在试验区均安全越冬。
- 马玉宝闫伟红姜超王凯王惠萍于凤春江中东
- 关键词:沙生冰草披碱草无芒雀麦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优势物种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图像分析领域,揭露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优势物种的识别方法,包括:采集草原区域光谱图像,对光谱图像进行矫正,得到矫正图像,在矫正图像的清晰度符合预设清晰度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灰度图像分析矫正图像的噪...
- 哈斯巴根石红霄王海刘永新姜超
- 典型草原刈割条件下优势种群空间格局
- 2024年
- 刈割是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刈割群落中种群空间格局会表现出怎样的格局特征?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刈割群落为对象,选择羊草、大针茅和糙隐子草3个主要物种,通过点格局结合不同零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种群空间格局,基于均质泊松模型,羊草、大针茅和糙隐子草3个物种在小尺度范围内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并且这种聚集分布能够被泊松聚块模型很好地描述,说明种群繁殖(分布受限)是造成种群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2)对于种间关联,基于双变量均质泊松模型,羊草与大针茅2个种群在小尺度上为负关联,同样,大针茅与糙隐子草2个种群在小尺度上也为负关联,表明羊草与大针茅之间以及大针茅与糙隐子草之间在群落中存在资源竞争;而羊草与糙隐子草2个种群间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正关联,说明羊草与糙隐子草之间在群落中不存在资源竞争。
- 范静宇王鑫厅李海兵李聿泽姜超刘芳李素英侯亚丽
- 关键词:刈割点格局分析
- 麻叶荨麻全混合颗粒饲料对生长育肥羊生产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分析麻叶荨麻全混合颗粒饲料对生长育肥羊生产性能、羊肉理化性状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健康的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羊32只,按照同质原则(平均体重为30.03±0.63kg)随机分为4组(n=8),分别接受4组饲粮处理:50%混合天然牧草+50%精饲料(G50,对照组),50%羊草+50%精饲料(L50),50%麻叶荨麻+50%精饲料(U50),25%羊草+25%麻叶荨麻+50%精饲料(L25+U25)。4组饲粮的能量、粗蛋白质水平调控到接近,并加工成全混合颗粒饲料,单栏饲喂。所有羔羊预试20d,正式试验57d,饲养试验结束后全部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麻叶荨麻全混合颗粒饲料对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及羊肉理化性状和水分、蛋白和灰分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但U50、L25+U25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0);L50、U50和L25+U25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3;P=0.018),L50组的蛋氨酸、色氨酸含量最高(P=0.001;P=0.003)。以上结果说明,麻叶荨麻部分或全部替代混合天然牧草和羊草不影响生长育肥羊的生产性能和羊肉理化性状,反而能显著改善羊肉氨基酸营养,其效果以50%麻叶荨麻为优。
- 张晓庆姜超姜超高凤芹高凤芹塔娜
- 关键词:羊草肉品质氨基酸
- 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被引量:22
- 2016年
- 种群空间格局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Programita软件,采用Ripley's K函数和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短花针茅、无芒影子草和碱韭种群点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花针茅在禁牧和过度放牧下集群分布的尺度在增加,禁牧和过度放牧两种草地利用方式下短花针茅种群的格局具有趋同的趋势;并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或者是持续放牧的影响,使得随机分布尺度在逐渐的增大,短花针茅在更大的尺度上才可能为集群分布。春季重牧+夏季重牧+秋季轻牧和全年重度放牧利用下无芒隐子草在较大尺度上才表现为集群分布,并且尺度转化的临界点在放牧的影响下有增大的趋势;重度放牧下碱韭为了适应放牧干扰逐渐向集群分布方向发展,集群分布的尺度在减小以提高种群的稳定性从而抵御过度的干扰。在不同的放牧干扰强度下植物种群具有明显的响应策略,大致表现为物种的群居性在增强,物种集群分布的尺度在减小以提高种群的稳定性从而抵御过度的干扰。春季休牧+夏季重牧+秋季轻牧处理下种群斑块化的尺度较大,有利于群落的稳定,因此荒漠草原采用这种利用方法较为合理。
- 孙世贤卫智军吴新宏姜超郭利彪
- 关键词:荒漠草原放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