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介入
  • 2篇颈动脉
  • 2篇梗死
  • 2篇灌注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灌注
  • 1篇碘化
  • 1篇碘化油
  • 1篇动脉粥样斑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孙文兵
  • 3篇袁丽
  • 3篇丁波
  • 3篇肖艳
  • 2篇李秀兰
  • 2篇肖小炜
  • 2篇黄俊平
  • 1篇张冰佛
  • 1篇刘爱华
  • 1篇王淑彬
  • 1篇王捷
  • 1篇吕静
  • 1篇廖江宝
  • 1篇蒋珍新
  • 1篇许莉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综合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颈动脉普通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病变的患者14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49例,非脑梗死患者93例,采用超声造影检测并比较两组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相关指标,包括颈动脉狭窄、斑块厚度、造影剂到达时间差(DAT)、造影剂达峰时间差(DTTP)、增强强度(EI)和增强密度(DE)等。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DAT和DTTP较非梗死组缩短,EI和DE高于非脑梗死组;随着斑块增强级别的上升,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P<0.05);斑块EI值逐渐上升,DTTP值逐渐缩短(P<0.05);Ⅰ、Ⅱ、Ⅲ级别斑块的DAT逐渐缩短(P<0.05),而Ⅳ级斑块的DAT突然延长,高于Ⅲ级别组斑块(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造影检测指标能预测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发生,斑块造影的EI逐渐上升及DAT突然延长现象预示脑梗死发生的高风险。
袁丽李秀兰肖艳丁波孙文兵吕静
关键词:超声造影脑梗死颈动脉斑块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该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的80例可疑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9例(36.25%),前列腺增生及增生伴炎症5例(63.75%)。采用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检出前列腺癌22例(27.50%)。前列腺异常区域或异常结节X定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20.69%。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出现发热2例(2.5%),血尿8例(10.0%),大便带血3例(3.75%),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穿刺活检术不仅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而且定位准确、并发症较少。
丁波李秀兰孙文兵肖艳袁丽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
导管灌注化疗加化学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48例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探讨导管灌注化疗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48例大肠癌原发灶切除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选择性经导管灌注丝裂霉素 C( MMC) 12 mg,氟尿嘧啶 ( 5 -F u) 10 0 mg,注入超液化碘油 ,并用止血棉塞栓塞止血。结果 :生存半年以上者 3 6例 ( 75 .0 % ) ,生存 1年以上者 16例 ( 3 3 .3 % ) ,生存两年以上者 10例 ( 2 0 .8% )。结论 :经导管灌注化疗加化学栓塞治疗该症疗效好 。
孙文兵肖小炜王经贵张军丽张冰佛董正华刘爱华廖江宝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导管灌注栓塞治疗
多原发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1998年
多原发食管癌是指食管内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灶肿瘤,其诊断标准必须符合以下3个条件:每个肿瘤都是恶性的;每个肿瘤有其自身独特的病理形态;排除彼此互为转移或复发等情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多原发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作如下综述。
孙文兵
关键词:内镜检查消化道多原发癌食管多原发癌胃大部切除卢戈氏液吻合术
放疗加介入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采用60Co照射,前后对穿放疗,放射量为40Gy,介入法采用经皮穿刺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每次灌注表阿霉素30mg十顺铂80mg十西艾克(长春地辛)4mg,介入治疗后放疗。结果:28例患者CR23例,总有效率(CR+PR)为96.4%(27/28),平均缓解期为14.5个月。结论:采用介入化疗与放疗相结合,可使造成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体迅速缩小,受压迫症状消失快,与以往单独放疗或单独静脉化疗相比,疗效高,缓解期长,不失为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选用的治疗手段。
肖小炜廖江宝张冰佛孙文兵黄俊平王捷刘爱华蒋珍新
关键词:放疗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灌注疗效观察CR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8.57%)高于对照组(42.86%)(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5、30 d后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具有疗效较佳,能有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
黄俊平孙文兵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肝癌碘化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脑梗死高龄患者颈动脉高频超声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高龄患者采用颈动脉高频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颈动脉高频超声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斑块存在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颈动脉内径的颈总动脉>7.4 mm和颈内动脉>5.6 mm的患者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血管阻力指数(RI)的颈总动脉>0.8、颈内动脉>0.68以及椎动脉>0.72的占有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颈动脉高频超声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孙文兵丁波肖艳许莉袁丽王淑彬
关键词: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