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盛 作品数:64 被引量:209 H指数:8 供职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人工经营对天然毛花酸竹林分结构的影响 2014年 在云南屏边大凹腰天然毛花酸竹林中选择中坡位、坡度12°-13°、坡向东南、土壤基本一致的林分,采用人工经营措施,进行林分复壮试验,观测人工经营对其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 a的人工经营,立竹度变动幅度由124.73%降低至67.98%;老龄秆减少了4.63%,而幼龄秆增加了7.98%;平均胸径增长了1.9%;改造后整齐度提高到2.876,均匀度提高到3.942,达到了一般均匀林。 徐田 杨宇明 孙茂盛 杨汉奇关键词:天然林 林分结构 金佛山方竹新品种‘小草坝方竹’ 被引量:1 2022年 ‘小草坝方竹’是由野生金佛山方竹(Chimonobabusa utilis)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培育而成的新品种。与原生种金佛山方竹的区别在于其秆型高大,秆基部数节气根发达;笋壳红褐色,秆壁较厚。笋期9月底—10月中旬,笋产量高,是优良的笋用竹品种。 龙元丽 黎芸榜 孙茂盛 贾呈鑫卓 黄启贵关键词:金佛山方竹 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和竹材防护技术研究 杨宇明 辉朝茂 周远 薛嘉榕 王文久 杜凡 张国学 陈慧泉 罗明灿 段安安 孙茂盛 杨伟 张光楚 王连春 田昆 付惠 陈玉惠 高洁 该课题首次提出符合丛生竹生物学特性的密度结构控制的“竹丛度、立竹度、丛秆龄、丛秆数”的概念;对大型丛生竹培育首次提出了“秆形与秆重控制理论”;首次提出了“竹丛均匀度”的概念和测算方法;提出了大型丛生竹林的丰产竹林结构;提...关键词:关键词:竹种 天然沙罗竹林分秆龄结构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4年 沙罗竹 (Schizostachyum funghomii)为大中型丛生竹类 ,用途广、产量高、篾性好、笋质佳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该文对其林分的秆龄结构、叶面积指数因子变化规律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列出了相应的公式和计量数表 ,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杨宇明 张国学 辉朝茂 孙茂盛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云南三种竹子果实形态特征 被引量:1 2015年 宁南方竹和香竹两个竹种果实形态特征迄今未见正式报道;云南龙竹果实虽有报道,但形态描述与本文采集的种子标本差异较大,可能为竹种鉴定有误。本文根据在云南采集到的三个竹种的果实标本,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将增进对竹子果实性状的认识,为今后竹亚科研究专著的修订工作提供更翔实的资料。 谢宁 孙茂盛 杨汉奇关键词:竹亚科 果实形态 优质笋用筇竹‘春秋一号’ 2023年 ‘春秋一号’是筇竹(Chimonobambusa tumidissinoda)变异植株经进一步优选、分离、克隆繁殖而成的竹类新品种。与筇竹的区别是新秆及下部沟槽内具白色短绒毛,笋初期绿色,密被棕色向上刺毛。一年产笋两季,笋期分别为4—5月底和9—10月初。笋产量7000 kg·hm^(-2),笋质优良,口感鲜美,是优良的笋用竹品种。 贾呈鑫卓 龙元丽 孙茂盛关键词:筇竹 竹笋 竹花多样性及其重要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竹子很少开花,开花后通常就会死亡,这是由竹子自身生物学规律和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所致。竹花的形态、结构、开花周期和表现形式均具有多样性特点,研究竹子开花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对于深入研究竹子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药学和食品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竹花形态、竹花结构以及开花习性等方面分析了竹花的多样性,并阐述了竹花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史军义 周德群 周德群 孙茂盛 姚俊关键词:竹类植物 开花 多样性 滇东南天然毛花酸竹林分结构初步研究 2014年 对屏边县3个样地天然毛花酸竹林1455株竹秆进行每秆调查,分别调查秆龄、胸径等因子以研究其林分结构,结果表明:屏边天然毛花酸竹3月19日前后开始发笋,6月14目前后结束,其中4月26日至5月24日发笋较为集中;竹秆数随胸径变化呈正态分布;发笋存在大小年之分,初步判断奇数年是小年,偶数年是大年;相对直径为0.27~1.91,比一般树木林分的直径变动幅度更大;立竹整齐度为2.564,立竹均匀度为2.108,说明为不整齐竹林、不均匀竹林;林分密度与胸径存在负相关关系。 徐田 杨宇明 孙茂盛 杨汉奇关键词:林分结构 发笋 云南永善县高山湿地竹种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3年 竹类植物对土壤湿度要求高,需保持湿润但忌水淹,因此在湿地中自然分布极少,但也有少数竹种可以在湿地环境中生长,并发挥着一定的生态功能。文章介绍了湿地中的竹类植物及其作用,分析了云南省永善县特有的高山湿地原生竹种的资源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建议。永善县的高山小径竹作为湿地原生的特色竹种资源,在湿地生态、湿地修复、景观、“以竹代塑”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亟需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吴崇洋 李贺 豆玉萍 刘健 王静 孙茂盛 高健关键词:湿地 竹种 生态修复 湿生竹新品种‘滇优1号’ 2019年 ‘滇优1号’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的湿地玉山竹Yushania uliginosa Yi et J. Y. Shi。因湿地玉山竹具有独特的耐湿、耐寒特性,曾于2004年、2008年先后2次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海拔2 500 m处,小规模引种到海拔2 000 m的昆明金殿公园种植,其后曾经历数次淹没和浸泡,但依然生长良好。2015年5月,鉴于该竹的特殊价值,又在昆明呈贡滇池国际登录园苗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达到4 000多株。经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该湿地玉山竹人工居群的各项特征与野生居群基本一致,除适应较低海拔的不同环境外,其竹丛明显矮小、叶片更纤细、节间更短、笋色更偏绿,但总体长势良好,各项特征表现稳定,因此确认为野生竹人工引种培育成功的一个栽培新品种,并定名为‘滇优1号’,学名为Yushania uliginosa‘Dianyou 1’。 林奂琦 孙茂盛 史军义 周德群 姚俊 吴路琴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