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射线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恶性程度高,对放射线敏感,但临床上放射疗法方法各异,合理、有效的放射疗法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目的探讨X射线对DLBCL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全身DLBCL细胞系进行常规复苏和培养,将细胞悬液接种后分别暴露于2、4、6、8Gy4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下6、12、24、48h,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未接受X射线照射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DLBCL细胞复苏后生长活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传2~3代细胞生长状态稳定。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45.58,P=0.00;F时间=43.11,P=0.00);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i=40.77,P=0.00;F时间=91.91,P=0.00);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剂量=87.36,P=0.00;F时间=37.31,P=0.00)。结论X射线照射将DLBCL细胞阻滞在G2-M期并导致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 季红郭振峰孙丰源
- 关键词:细胞培养放射疗法X射线细胞周期凋亡
- 甲状腺相关眼病合并重症肌无力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眼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就诊的12例甲状腺相关眼病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详细记录病史、发病情况、矫正视力、眼前后节情况、眼球突出度、眼睑位置、眼球运动、复视、斜视、全身症状等,并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甲状腺功能及眼眶CT检查,1例患者行胸腺CT检查.结果 12例TAO合并MG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4例,患者年龄13.0~44.0岁,年龄中位数26.5岁.自觉睁眼困难伴晨轻暮重11例,12例均不伴有全身症状;出现上睑下垂9例,其中双侧受累3例,单侧受累6例;出现眼球运动障碍8例,均为双侧受累,16只眼中,下转受限15只眼,上转、外转、内转均受限14只眼,眼球固定4只眼;12例患者出现复视4例,斜视3例,其中外斜视2例.眼眶CT示肌肉增粗6例,12只眼中累及下直肌12只眼,内直肌及上直肌均6只眼,外直肌3只眼.结论 TAO合并MG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出现上睑下垂、与TAO病情程度不相符合的眼球运动障碍、外斜视甚至全身肌肉麻痹等症状时,需考虑合并MG可能.
- 季红杨加富朱华丽江文孙丰源
- 关键词:GRAVES眼病重症肌无力
- 眼表肿物1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眼表肿物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自2002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眼球表面肿物的病理分类,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 141例艮球表面肿瘤中良性肿瘤117例,囊肿29例(24.7%),皮脂瘤22例(18.8%),色素痣12例(10.2%);恶性肿瘤24例,淋巴瘤7例(29.1%),恶性黑色素瘤6例(25.0%),上皮内瘤变5例(20.8%)发生在球结膜的肿物最为多见,72例(51.1%),其次为穹窿结膜30例(21.3%);角膜缘13例(9.2%);睑结膜12例(8.5%);内眦10例(7.1%);泪阜4例(2.8%).3例色素痣与恶性黑色素瘤术前难以鉴别;2例上皮内瘤变与鳞状细胞癌不易区分;2例皮脂瘤与皮样肿瘤相混淆;结膜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与淋巴瘤术前均较难鉴别.结论 部分眼表肿瘤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容易误诊,特别是少见的继发性结膜肿瘤和结膜粘液表皮样癌,提高对它们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
- 季红孙丰源唐东润
- 关键词:眼表肿瘤恶性
- 应用眼眶淋巴瘤组织芯片检测P-gp GST-π LRP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检测P-gp、GST-π和LRP在眼眶淋巴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从耐药角度探索该病的复发及预后不良机制.方法 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于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明确的50例(其中46例为观察组)眼眶淋巴瘤石蜡标本,另取眼眶反应性淋巴增生17例作为对照组.制作眼眶淋巴瘤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gp、GST-π、LRP在眼眶淋巴瘤中的表达.并对46例眼眶淋巴瘤病人预后进行随访,以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淋巴瘤组织中P-gp、GST-π、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P-gp在眼眶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增生组织芯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0% (40/46)和35.3% (6/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1,P=0.000):GST-π在以上两种病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 (35/46)和41.2% (7/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8,P=0.009); LRP在两种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在眼眶淋巴瘤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之间,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 (12/14)和42.9% (9/21),经Fisher检验,P=0.0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T-π在以上两种情况间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 (11/14)和38.1% (8/21),经Fisher检验,P=0.01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眶淋巴瘤组织芯片省时快速、高效经济地研究了该肿瘤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状况.眼眶淋巴瘤的多药耐药性与P-gp和GST-π有关.
- 郭振峰赵亮季红唐东润孙丰源
- 关键词:眼眶淋巴瘤P-GPGST-ΠLRP组织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