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URS)认知功能状况。 方法:采用认知系列量表测验、2-back测验、Go/No-go测验评估及比较80例URS者(URS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及80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的认知功能。结果:各组间认知系列量表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back测试和Go/No-go测试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35,P<0.001;F=101.657,P<0.001);与HC组相比,URS组及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SZ组词汇流畅性得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URS组相比,SZ组2-back测验及Go/No-go测验反应时显著延长(P均<0.01)。 结论:URS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但损伤程度低于SZ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能是URS特征性标记。
- 孙娜娜高莉玲季芳孙婷婷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强迫症患者注意网络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注意网络功能是否存在损害。方法对确诊的35例OCD患者进行注意网络测定(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并与32名正常组的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在注意网络功能测验中,OCD组与正常组在注意的警觉网络(Alertingnetwork)的反应时(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02,P=0.011);Pearson相关显示警觉网络与HAMA显著的负相关;执行控制网络(Conflict network)与HAMD显著相关。结论 OCD患者由于注意网络存在损害导致注意的固着从而形成强迫行为,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
- 季芳高莉玲陶睿
- 关键词:强迫症注意网络
- 强迫症患者共情缺陷及其与症状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53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4例对照者比较,同时做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估。结果强迫症患者的IRI-C总分、观点采择分、想象力分和共情性关心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个人痛苦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IRI-C总分、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与YBOCS分无相关性,IRI-C个人痛苦因子分与YBOCS总分(r=0.31,P<0.05)、强迫思维分(r=0.31,P<0.05)和强迫行为分(r=0.28,P<0.05)呈正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损害,其共情缺陷可能反映了一种素质性特征。
- 孙正董毅朱春燕杨丽达王龙穆菁菁王安珍谢思思杨琪季芳陈洁张小倩洪虹
- 关键词:强迫性人格障碍
- 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69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同时作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46.8±10.0)分,(51.5±9.7)分,(P〈0.01)]及观点采择[(9.5±4.2)分,(12.2±3.9)分,(P〈0.01]、想象力-[(12.5±4.2)分,(15.5±3.8)分,(P〈0.01]、共情性关心[(15.9±4.2)分,(17.3±3.4)分,(P〈0.05]均显著较低,而个人痛苦[(8.8±5.1)分,(6.5±3.7)分,(P〈0.01]则显著较高。WCST、Stroop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各项评分,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I—C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r=-0.293)、错误应答数(r=-0.253)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272)呈负相关(均P〈0.05),共情关心分与WCST总应答数(r=-0.326,P〈0.01)、错误应答数(r=-0.300,P〈0.01)、持续性应答数(r=-0.294,P〈0.01)和持续性错误数(r=-0.287,P〈0.05)呈负相关,而与概念化水平数呈正相关(r=0.279,P〈0.05);IRI—C的幻想力分与Stroop测验的B项(r=-0.299)和C项(r=-0.322)反应时存在负相关(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共情和执行功能障碍,情感共晴水平与执行功能存在某种关联,提示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构成患者共隋缺陷的病理机制之一。
- 张凤凤董毅汪凯詹志禹张志军季芳杨琪谢思思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共情
- 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的信效度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对303名正常健康者和20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间隔两周后,随机抽取110名正常健康者和70名患者进行重测,并以偏执量表(Pa)为效标,计算校标关联效度。结果信度检验:AIHQ—C的敌意偏向总分(THB)、责备偏向总分(TBB)和攻击偏向总分(TAB)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8,0.94,0.84(P〈0.01),每个场景下敌意偏向分(HB)、责备偏向分(BB)和攻击偏向分(AB)的Cronbachα系数在0.51—0.90之间。AIHQ-C的THB、TBB和TAB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1,0.73,0.68(P〈0.01),每个场景下HB、BB和AB的重测信度在0.48~0.73之间。效度检验:AIHQ.C的THB、TBB和TAB与P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37,0.41(P〈0.01),每个场景下HB、BB和AB与Pa的相关系数在0.23—0.52之间,表明AIHQ—C具有较好的校标关联效度。精神分裂症患者AIHQ—C的THB、TBB和TAB及其每个场景下HB、BB和AB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者,表明AIHQ—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AIHQ-C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敌意归因偏向。
- 陈学全董毅Dennis R.Combs汪凯钟慧夏海森孔晓明耿峰方萍储召学季芳陈洁谢思思
- 关键词:敌意归因问卷信度精神分裂症
- 首次发作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前瞻性记忆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非器质性睡眠障碍(nonorganic insomnia, NI)患者前瞻性记忆的特点及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NI组)及40名人口学数据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采用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范式和基于时间前瞻性记忆范式评估2组被试者前瞻性记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被试者前瞻性记忆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心理状况与前瞻性记忆的相关性。结果NI组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和基于时间前瞻性记忆得分均差于对照组[(3.53±0.75)分比(3.95±0.90)分;t=-2.287,P=0.025;(3.15±1.17)分比(3.75±1.08)分;t=-2.387,P=0.019];NI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与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呈负相关(r=-0.669, P〈0.01)。结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在基于事件和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存在损害,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损伤程度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 高莉玲季芳
-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记忆
- 精神分裂症的共情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3名正常对照的共情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评估,分析影响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观点采择、幻想力和同情关心因子分均明显减低(P<0.01)。患者EPQ的神经质(N)分(r=-0.22)和精神质(P)分(r=-0.18)、TAS因子III分(r=-0.30)、SCSQ积极应对分(r=0.21)、SSRS主观支持分(r=0.16)及GSES分(r=0.21)均与IRI-C总分相关(P<0.05)。以IRI-C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SQ积极应对分、EPQ的N分和P分、TAS的因子III得分进入回归模型,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30、-0.18、-0.1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患者个性特质及其应对方式对共情能力具有影响。
- 张凤凤汪凯董毅毕清泉张志军杜远季芳杨琪谢思思
- 关键词:共情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
- 目的敌意归因偏向是指个体在良性的环境下或缺乏社会线索的模棱两可环境下,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过度的敌意判断。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性的环境,尤其是模棱两可的环境下,比正常人具有更明显的敌意归因偏向。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精神...
- 陈学全董毅李文飞钟慧方萍储召学季芳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