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克让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无菌兔的饲料配方及灭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兔的饲料配方及灭菌方法。发明人根据兔饮食结构,以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维生素为原料制成饲料,经<Sup>60</Sup>钴照射灭菌,溶解饲料的无菌水,经高压灭菌,饲料的组成、形态和气味适合兔的习...
- 王荫槐涂新明李红秦川寿克让何伏秋
- 文献传递
- 无菌小鼠的人工哺乳培育被引量:6
- 1999年
- 采用无菌子宫摘取术,在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16只,生存15只,在我国首次采用每24小时插胃管灌胃5~6次的人工哺乳方法,哺乳15只,离乳6只。粪便、垫料、棉拭子经无菌检查,均无细菌生长。同时对人工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了人工乳灭菌温度与时间对各营养成分破坏情况,比较了人工乳。
- 涂新明寿克让高虹李振杰
- 关键词:无菌检查插胃管灌胃人工哺乳人工乳离乳
- 裸鼠和SCID小鼠对人体瘢痕块皮下移植后反应的比较研究
- 1998年
- SCID小鼠为先天性T和B淋巴细胞双重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和裸鼠一样,由于肿瘤移植成活率高,而广泛用于人类的肿瘤移植实验研究[1][2]。然而,目前未见有SCID小鼠作为人体瘢痕块移植实验的报道。为此,作者就裸鼠和SCID小鼠对人体瘢痕块皮下移...
- 寿克让高虹程洪伟
- 关键词:SCID小鼠瘢痕皮下移植裸鼠肿瘤移植
- 全文增补中
- 无菌豚鼠的培育技术及饲料配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豚鼠的培育技术及饲料配方。发明人在无菌屏障系统中,剖腹取出胎儿,饲养繁育在无菌隔离器中,根据豚鼠饮食结构,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原料制成饲料,经<Sup>60</Sup>钴照射灭...
- 王荫槐涂新明李红秦川寿克让何伏秋
- 文献传递
- 白介素VI(IL-6)的一般生殖毒性实验被引量:1
- 1998年
- 分别皮下注射IL-63.3×106μ/kg/d和0.17×106μ/kg/d,不同时间的雌雄小鼠合笼交配。实验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受孕率,活胎数,死胎数,活胎重,胎仔的内脏和骨骼变化,自然产仔数,F1代仔鼠的生长发育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对小鼠早期胚胎有影响,但对F1代仔数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 高虹寿克让吴光耀王荫槐
- 关键词:IL-6活胎白介素早期胚胎
- 全文增补中
- 无菌大鼠的繁育饲料配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大鼠的繁育饲料配方。发明人将临产前的大鼠,按无菌手术剖腹,取出子宫放入灭菌液中,到另一隔离器中取胎鼠,将取出的幼仔,放入隔离器内人工常规喂乳,根据大鼠的饮食结构,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为...
- 王荫槐涂新明李红秦川寿克让何伏秋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效制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的工具——无抗原小鼠的培育
- 2002年
- 目的 为了寻找一种新的高效制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的工具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诊断试剂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 利用无菌隔离器技术 ,无抗原饲料 (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必需矿物质、植物油等组成的分子量小于 80 0 0的化合物 )喂养无菌小鼠 ,将无菌小鼠培育成无抗原小鼠。结果 经ELISA方法检测该小鼠血清中IgG的含量 ,其含量是CV和GF小鼠的 5 % - 10 %。结论 无抗原技术已完全成熟 ,无抗原小鼠培育成功。由于该无抗原小鼠未接受过外源性抗原的刺激 ,可利用该动物制备高特异性。
- 涂新明James H.McLinden寿克让
- SPF及清洁级种兔的培育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建立SPF级和清洁级兔的种群和生产基地 ,建立在清洁级环境中饲养、繁殖清洁级兔的技术 ,提高实验动物用兔的质量。方法 利用子宫摘除术 ,在无菌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 ,用人工哺乳方法将仔兔培育成无菌兔 ,再将双岐杆菌等 5种微生物接种到无菌兔体内 ,使其成为无特定病原体 (SPF)兔 ,并进一步在清洁级环境中培育成清洁级兔。结果 共做 10批 ,剖孕兔 2 0只 ,每批得仔兔 10~ 15只 ,人工哺乳成活率为 7 1%~ 82 %。共育成 5 2只 ,并已开始繁殖。人工培育出的SPF兔和清洁级兔 ,经国家动物标准检测室 (药品生物制品监定所 )检测均合乎相应级别的国家标准。结论 人工哺乳培育SPF兔并转化成清洁级兔的技术已经成熟 。
- 涂新明寿克让
- 关键词:育成人工哺乳清洁级仔兔种兔SPF
- 无菌大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无菌大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王荫槐,蒋观成,寿克让(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实验大鼠是用途广、用量多的实验动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标准大鼠的生产供应。为加速我国实验动物的标准化进程,我们历经4年,人工培育了无菌大鼠(GFR),建立了相...
- 王荫槐蒋观成寿克让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尿道下裂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莠去津对大鼠尿道下裂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SD大鼠尿道下裂动物模型,探讨莠去津对大鼠尿道下裂的发病率有无影响。方法将受孕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于孕期第11~16天时,每天分别给予莠去津25mg/kg、莠去津100mg/kg、莠去津200mg/kg、植物油1ml/kg、非那雄胺10mg/kg、非那雄胺20mg/kg。给药后即刻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反应情况,于孕期第0、3、6、9、12、15、18、20天称重以调整剂量。于仔鼠出生后第21天,检测其有无尿道下裂,并记录其肛生殖窦距离及其体重。结果200mg/kg莠去津组、10mg/kg非那雄胺组、20mg/kg非那雄胺组仔鼠出生时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10.23%、28.30%、67.03%;25mg/kg莠去津组中有2只母鼠的胚胎着床后发育停滞。各组雄性仔鼠的肛生殖窦距离(AGD)与其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①大鼠仔鼠尿道下裂表现为阴茎头和(或)阴茎腹侧裂开、尿道口异位,并有肛生殖窦距离的变窄,SD大鼠孕期第11~16天管饲每天10mg/kg及20mg/kg非那雄胺,可以建立尿道下裂动物模型。②莠去津对SD大鼠是一种胚胎致畸物。
- 吴意光李森恺辛钟成王永升寿克让高虹李养群
- 关键词:尿道下裂非那雄胺莠去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