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会彬
- 作品数:47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CP分裂假说解释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以Rizzi(1997,2001,2003)所提出CP分裂假说解释"王冕死了父亲"句式,认为这一句式并非领主提升所致,而实为话题突显和焦点化双重作用的结果:"王冕"作为悬垂话题居于Spec,TopP位置,"死了"经过焦点化移到了FocP的中心语位置,"父亲"留在Spec,TP位置,并从Foc0位置的"死了"那里获得[+Foc]指派。
- 庄会彬
- 关键词:CP分裂假说
- 评《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
- 2013年
- 本文对李梅的《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进行了简评。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该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指出了该书尚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三部分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 张培翠庄会彬
- 关键词:体标记附加语
- 句法—语义错配—汉语伪定语现象研究
- 伪定语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句法-语义错配是当前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结合古今语料,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对现代汉语的伪定语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不论伪领属还是伪名量,其派生都是由句法的格需求引发,同时受到历史因素(如韵...
- 庄会彬
- 关键词:信息结构
- 文献传递
- “的”的韵律语法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作为一个附着成分,"的"本身在韵律上不能独立,而必须依附于毗邻的黏附组。由于这一特点,"的"在汉语节律的构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韵律词法和韵律句法中的"的"分别予以考察,通过语言事实和理论探讨表明,"的"按其来源应一分为二:纯语法运作而生成的"的"以及韵律与语法交织而致的"的"。
- 庄会彬刘振前
- 韵律促发下的重新分析——论离合词的产生机制被引量:14
- 2017年
- 离合词由"合"到"离"的过程,从严格的句法分析上看,经历的是"双音词→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其中,"双音词→双音短语"是由韵律促发产生的重新分析;"双音短语→扩展的短语(离析结构)"是为凸显核心重音而进行的句法运作。在韵律层上,该运作过程是:右重(等重)双音韵律词(Prosodic Word)负载核心重音,然后扩大为同样承载核心重音的韵律短语(Prosodic Phrase)。主要证据有二:1)汉语离合词的"离"只在句末发生;所处句法位置一直与核心重音范域对应。2)离合词为抑扬格,与汉语核心重音的轻重节律一致。从这个角度说,离合词的"离"是为扩大核心重音而采用的一种句法手段。离合词是一类可以经由重新分析变成短语的复合词。
- 黄梅庄会彬冯胜利
- 关键词:离合词
- 汉语方言Z变音的类型分布及历史流变被引量:13
- 2019年
- Z变音是汉语方言中通过词根音节的语音变化来表示普通话中“子”尾词意义的一种音变现象,它本质上是词根音节与后缀音节在语流中产生的合音现象。Z变音所涉及的县市共有62个,集中分布在河南北部中部、山西南部东南部地区,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从地理分布、类型特点以及人口变迁等方面看,Z变音是中原地区自源性的音变现象。从语音演变、历史文献以及方言事实等方面看,Z变音是汉语史上表小称义的名词词缀“子”“儿”或“子+儿”等与其词根语素进一步融合的结果,是词缀语义虚化或语法强化的一种语音表现。目前,汉语方言共时层面的Z变音已失去小称义,只表示泛称或统称,它与后起的其他小称形式,比如儿化小称、重叠小称、圪头词等形成了新的语义对立。
- 辛永芬庄会彬
- 关键词:汉语方言地理分布历史流变
- DP假说与汉语“的”字短语再议被引量:4
- 2014年
- 曾有学者提出"的"应该处理为"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然而,对于该方案的理据性及其应用范围却至今未有深入的探讨。本文考察了"的"的性质、分类以及历史渊源,发现一部分"的"("的3")来源于中古汉语的指示代词,这为一部分"的"充当DP中心语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对于汉语中的"的"与指代词同现问题,本文则通过设置双层DP进行了处理。
- 庄会彬
- 关键词:中心语指代词
-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内部语序及其成因被引量:1
- 2019年
-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语序应为参数、韵律、词法等多重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古今句法语序的差异造成了复合词内部存在OV和VO两种语序的根本差异,于上古汉语形成者表现为OV型,于中古、近现代汉语形成者表现为VO型;另一方面,韵律制约、类词缀以及后来凸显的“右手中心语规则”继续带来了OV型、VS型、偏正型等多种语序。此外,缩略构词机制也会给现代汉语带来部分的非VO型复合词。
- 庄会彬
- 关键词:复合词语序韵律词法
- 伪定语的生成机制辨正
- 2015年
- 黄正德先生提出以句法推导汉语的伪定语,然而这一方法只能解释部分现象,而且还带来了过度生成的问题。反思黄氏方案,结合以往研究,文章提出要对伪定语现象作出解释,须遵循四条原则,即:充分归纳语料,了解伪定语的出现环境;分门别类,各个击破;经济原则至上,兼顾汉语的特点;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 张培翠庄会彬
- 关键词:语料经济原则
- 汉语“河”的词源辨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对于汉语"河"的来源,学术界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外来说"和"汉语固有说"。有证据表明汉语中用作河流名词的"水"来自于古羌语,"河"来自于古夷语。在北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水"首先具备了强大阵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地位最终还是被"河"所逐步取代。
- 布占廷庄会彬
- 关键词:词源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