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立新

作品数:36 被引量:401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护林
  • 15篇防护林
  • 9篇土壤
  • 7篇林网
  • 5篇生态
  • 5篇泥质海岸
  • 5篇农田林网
  • 4篇苏北沿海
  • 4篇农田防护
  • 4篇农田防护林
  • 3篇倒伏
  • 3篇沿海防护林
  • 3篇土壤酶
  • 3篇热带
  • 3篇热带风暴
  • 3篇林业
  • 2篇盐分
  • 2篇沿海防护林体...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机构

  • 14篇江苏省林业科...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5篇康立新
  • 11篇张纪林
  • 8篇季永华
  • 7篇梁珍海
  • 5篇胡海波
  • 3篇卢义山
  • 3篇张金池
  • 2篇倪竞德
  • 2篇刘德辉
  • 2篇王述礼
  • 1篇戴雨生
  • 1篇关德新
  • 1篇仇荣亮
  • 1篇胡海波
  • 1篇李荣锦

传媒

  • 9篇江苏林业科技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业经济
  • 1篇土壤侵蚀与水...
  • 1篇中国林学会森...

年份

  • 4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0
  • 2篇198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被引量:53
1998年
研究了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特点以及几种酶活性的分布(剖面、水平)规律。结果表明:(1)滨海潮土中磷酸酶以碱性磷酸酶为主,占总磷酸酶活性的62.6%,因而可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反映整个磷酸酶活性(y);总磷酸酶(y)和碱性磷酸酶(x1)活性关系式为:y=-0.04765+1.67426x1,r=0.9731。(2)土壤酶活性在剖面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林地而言,取样深度60cm即满足精度要求(α=0.05),取样数为3~4个;当取样深度为40cm时,取样数至少4个。(3)水平方向上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林地和农田均大于滩地;在林地中,林龄越大其土壤酶的活性越高;农田的土壤酶活性与林粮间作的幼林相似。
胡海波康立新梁珍海仇才楼
关键词: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
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效益及评价技术被引量:17
1998年
本文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技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阐明了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中尺度气象效应、区域性气候效应、降盐改土效应、海堤林带的固土护堤效应和沿海农田林网的抗灾保产效应。
康立新张纪林季永华王述礼关德新
关键词: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
苏北海堤主要防护林类型的防护效益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可有效地减低地表径流量,无林区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为21.94%)分别比柳杉、水杉和刺槐林高53.33%,43.85%和33.55%。落叶期水杉和刺槐林地表径流量比柳杉林高30%~50%,而盛叶期水杉林地表径流量和柳杉林相近,但比刺槐林地减低20%~30%。森林对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洪和滞洪方面,盛叶期柳杉和水杉林地表径流峰值比对照区减低70%~80%,刺槐林比对照区减低40%~50%,并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迟产流和洪峰到来时间。在深入分析降水特性因子与地表径流量关系基础上,给出了各地段地表径流量回归估计模型,经误差检验估计精度达80%以上。
张金池卢义山康立新冷书法陈汉
关键词:地表径流防护林径流系数海堤
90年代江苏省平原林业发展初探
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的平原林业渡过了一个艰难的创业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全省有3000多万亩耕地处于农田林网的防护之下,四旁树木达12亿多株,平原农区成片造林达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上升到8.4%,林木蓄积从1500万立方米增加到2800万立方米(包括山区),增长86.6%;
康立新张纪林
关键词:林业
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效益被引量:5
1990年
文章论述了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效益,经系统连续观测与统计分析表明,与原有泰山青杨林网相比,蓄积增益幅度达297~399%,经济收益增加3.86~5.56倍,还使胁地减产区面积由9.4%缩小到1~2%;农桐间作作与单一农作物栽培群落相比,抗御干热风能力提高了7~20%,每亩每年平均增收49元.
康立新张纪林吴遗成赵名生李长胜李玉德
关键词:防护林农田
农田林网主林带透风系数和疏透度关系探讨被引量:5
1992年
根据测定农田林网主林带透风系数(o_o)和疏透度(p)35组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建立7个数学模型,其中最优数学模型为::o=0.5025—1.6964自+8.4139日~2—8.07089~3。
康立新季永华张日连卢义山葛成立魏玉松李国钊
关键词:透风系数疏透度农田防护林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5
1995年
通过对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得出:(1)四种土壤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与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容重、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盐分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物理性粘粘含量、含水量、速效钾含量不相关;(2)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土壤酶与理化性质之间关系密切,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达0.9443。在土壤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脲酶和蛋白酶,在理化性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容重和全氮含量;(3)分别给出了4种酶与理化性质的回归方程,并运用逐步回归使方程得到了简化;(4)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评价立地生产力的指标。
胡海波康立新梁珍海仇才楼
关键词: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理化性质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水杉林带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根据海岸带复合农林业不同立地类型(旱作田和水旱轮作田)水杉林带生物量的测定资料,建立了水杉林带树干、树枝、树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经择优分析,确认数学模型lny=a+b·lnx为水杉林带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以树冠体积(c2h)估测枝、叶量的效果好于以树干体积(D2H)的估测效果;
季永华张纪林康立新
关键词:水杉生物量数学模型
泡桐对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动态被引量:2
1989年
泡桐进入农田,使风沙区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干热风的抗御能力,促使小麦稳产高产,对此已有广泛的报道;然而泡桐对麦田土壤水分和盐分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动态,尚未见系统报道,这正是泡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的有力论据。
康立新张纪林倪竞德李长胜李玉德
关键词:泡桐小麦土壤水分盐分
(强)热带风暴影响下林网内外水稻倒伏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报道了江苏省沿海地区(强)热带风暴影响下,水稻倒伏的特征及致使水稻倒伏的因素:(1)空旷地农田的水稻倒伏为大面积同向倒伏,倒伏形状不规则;有林网(带)的农田,水稻倒伏方向混乱,倒伏形状以不规则为主.(2)造成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有水稻生育时期。千粒重和削弱(强)热带风暴能量的农田林网(带)等。
季永华康立新张纪林冯福生孙金林
关键词:热带风暴水稻倒伏农田防护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