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常冰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前列地尔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磷代谢
  • 2篇钙磷代谢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淀粉样物质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自贡市第三人...

作者

  • 7篇廖常冰
  • 7篇钟春梅
  • 4篇李正良
  • 2篇张家丽
  • 1篇唐丽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A组服用缬沙坦,B组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有显著下降(A组P<0.05,B组P<0.0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钟春梅李正良廖常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低分子肝素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钙组(LMWH组,43例)和普通肝素组(UFH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Ca)、血磷(P)、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血常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随透析时间延长,血磷、iPTH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组血Ca,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一定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钟春梅廖常冰李正良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维持性血液透析
纤维样肾小球病1例报道
2014年
纤维样肾小球病为一种少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内存在淀粉样物质,但对淀粉样蛋白特殊染色阴性的一种新型的肾小球疾病。国内报道不多,近期确诊1例,现报道如下。
钟春梅廖常冰张家丽
关键词:纤维样肾小球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淀粉样物质淀粉样蛋白病理特点特殊染色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被引量:1
2006年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5年4月未达到透析指征的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28-83岁,病程0.5~1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钟春梅李正良廖常冰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前列地尔疗效住院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不宁腿综合征26例治疗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口服左旋多巴100mg,睡前2小时口服,右旋糖酐铁50mg,每天3次,饭后口服;对照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仅口服左旋多巴100mg,睡前2小时口服。疗程4周,观察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4周后22例贫血症状改善,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按照国际RLS研究小组诊断标准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下降4分,而对照组冶疗前后下降1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RLS有效。
钟春梅廖常冰李正良
关键词: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征右旋糖酐铁
不典型男性狼疮1例
201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农民,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0余年,复发1周入院。病初因浮肿在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检查诊断"肾病综合征(NS)",予以"强的松"65 mg/d口服,1月后浮肿消退,尿蛋白转阴,自行将激素递减后停药,未随访。3年前因"左股骨头坏死"到上级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恢复好。
钟春梅张家丽廖常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尿量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尿量与钙、磷代谢的关系,为临床能更好控制钙、磷代谢紊乱,保护残存肾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0例血透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透析龄≥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透析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根据年龄(≤45岁组和>45岁组)、透析龄(<3年组和≥3年组)、透析频率(每周≤2次组和>2次组)、残余尿量(无尿组:尿量<100mL/d和有尿组:尿量≥100mL/d)进行分组,对各组间钙、磷、钙磷乘积与iPTH等进行t检验比较;血清iPTH与透析龄、透析频率、钙、磷、钙磷乘积和残余尿量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根据透析患者年龄和透析频率分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根据透析龄和残余尿量分组,i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PTH与残余尿量和透析龄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尿量对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积极意义。
钟春梅唐丽廖常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残余尿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