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凤

作品数:18 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6篇断层
  • 4篇地质
  • 4篇裂带
  • 3篇地震勘探
  • 3篇断裂带
  • 3篇浅层
  • 3篇浅层地震
  • 3篇浅层地震勘探
  • 3篇位移速率
  • 3篇勘探
  • 3篇活断层
  • 2篇地震活动
  • 2篇新活动
  • 2篇数据库
  • 2篇水库
  • 2篇水库诱发
  • 2篇走滑
  • 2篇汶川MS8....
  • 2篇M

机构

  • 18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8篇张兰凤
  • 11篇徐锡伟
  • 9篇于贵华
  • 8篇马文涛
  • 7篇宋方敏
  • 5篇杨晓平
  • 4篇陈桂华
  • 4篇陈献程
  • 4篇李陈侠
  • 3篇李传友
  • 2篇何宏林
  • 2篇徐长朋
  • 2篇李海鸥
  • 2篇韩竹军
  • 2篇储宝贵
  • 1篇张先康
  • 1篇朱金芳
  • 1篇王志才
  • 1篇苏鹤军
  • 1篇于光明

传媒

  • 16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滇菱形块体顺时针转动的构造学与古地磁学证据被引量:62
2003年
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受NE向丽江 -小金河断裂的切割 ,可进一步划分为川西北次级块体和滇中次级块体等南北 2个部分 ;各次级块体东边界断裂有规律地左旋滑动、西边界断裂的右旋滑动及其滑动速率值的差异 ,反映出新生代时期各次级块体作向SE的水平滑移叠加绕垂直轴顺时针转动的复合运动。其中 ,川西北次级块体SE向的水平滑移速率 5mm/a ,顺时针转动角速度 1 4°/Ma ;滇中次级块体SE向的水平滑移速率 3 5mm/a ,顺时针转动角速度约 1 5°/Ma。在滇中次级块体内部姚安、大姚、永仁、昆明北马街等地采集到约 90个古新世地层的定向样品 ,通过交变退磁和热退磁获得了它们各自的剩磁矢量 (实验磁偏角和磁倾角 ) ,由实测磁偏角与期望磁偏角相比可知川滇地区滇中次级块体中新世早期以来的顺时针转动累积量可达 30°~ 4 8°。次级块体的整体转动与块边活动断裂的左旋滑动符合左旋走滑断裂作用区块体作顺时针转动的运动学模式。
徐锡伟程国良于贵华宋方敏向宏发张兰凤Hagai Ron王洋龙闻学泽
关键词:活动块体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加密观测及地震成因初步分析被引量:28
2010年
从2009年3月起在长江三峡水库湖北段建立了26个地震台站组成的加密台网。2009年3—12月记录到2995次ML-0.8~2.9地震。利用双差定位软件重新确定了2837次地震的精确位置。结果显示: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小震震群分布图像呈线性分布或团块状丛集分布,团块状丛集一般在距离库水边5km范围内,地震线性分布可以延伸到距库水边16km远的地方;长江三峡水库湖北段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香溪河附近的仙女山断裂北端及九湾溪断裂、泄滩乡以西的长江两岸和巴东北岸神龙溪及附近地区,震源深度<10km,平均在4km左右;库区地震活动频次与库水位升降过程正相关,说明属于水库诱发地震。巴东库区神龙溪两岸地震明显呈现出3条线性分布,通过对比该地区碳酸盐岩的分布特征,发现是由于水库蓄水后,库水从神龙溪两岸等地下暗河渗入而诱发地震的;而仙女山断裂过江段、九湾溪断裂和泄滩乡、沙镇溪镇西部地区等的地震可能与仙女山断裂带、牛口断裂或顺层解理等不连续结构面软化,导致岩体失稳而诱发了水库地震,但诱发机制仍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才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另外,在秭归县文化南和杨林、巴东县东壤口镇以东等地存在着煤矿开采引起的矿山诱发地震,在长江三峡库区两岸存在着一些塌陷地震。
马文涛徐长朋李海鸥苑京立徐锡伟张新东张兰凤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地震定位长江三峡水库
汶川M_S8.0地震的地质科学考察数据库简介被引量:3
2008年
汶川MS8.0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观测点、地表破裂带、震区第四纪断层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地质观测点、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以及搜集来的地层数据、汶川地震及其余震、重新定位余震、历史强震等数据。文中利用ArcGis将这些野外数据进行了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震地质信息的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可根据需要对相关专题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处理,并绘制了汶川地震构造图及地表破裂分布图,为灾后重建避让带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构建汶川地震地理信息系统奠定了数据基础。
李陈侠安艳芬于贵华徐锡伟陈桂华王世元宫会玲杨虎郭婷婷张兰凤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数据库地震构造图
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断裂带近地表地质变形带特征分析被引量:56
2007年
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和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具有相对高的地质和GPS滑动速率,地表破裂型地震频发。在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和半果巴、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和玛沁、海原断裂带松山等地点的探槽地质剖面揭露了这些走滑断裂带累积地质变形带的基本特征。阿尔金断裂带半果巴探槽和阿克塞老城西探槽、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探槽和玛沁探槽揭露出的地质变形带宽度约12m左右;海原断裂带松山拉分盆地边界单条走滑断层地质变形带宽度不足10m,考虑到地震期间拉分盆地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变形,则拉分盆地本身也应作为强变形带处理。由此可见,经历过多个地震地表破裂循环的东昆仑断裂带、海原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带其地质变形带的宽度是有限的,具有变形局部化特征。单条走滑断层的地质变形带宽度一般为10余米,比较保守地估计应<30m,走滑断层斜列阶区的地质变形带宽度取决于阶区本身的宽度。
徐锡伟于贵华陈桂华李陈侠张兰凤Yann KlingerPaul Tapponnier刘静
关键词:走滑断层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海原断裂带青藏高原
右江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及位移速率被引量:12
2004年
右江断裂带地处桂西断块区,有记载以来沿带曾发生40~50级地震15次,属中强地震带。笔者在室内卫片、航片、大比例尺地形图解译和分析的基础上,经野外实地调查,获得了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实测了断裂的左旋位移数据。文中介绍了有关证据,并根据年龄数据,计算了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速率。断裂带在平面上分3大段,即百色以西段、百色—思林段、思林—坛洛段,各大段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个小段。断裂断错了距今(328±025)×104a~(1016±079)×104a的阶地堆积物和残坡积物,控制着百色—田东晚第四纪盆地的发育,地貌上形成断层谷和槽地、断层崖和陡坎,横穿断裂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位移,其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张性差异运动。晚更新世不同时段以来断裂的水平位移速率为147~198mm/a,中更新世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为074~076mm/a,晚更新世以来为01~035mm/a。该断裂的位移速率明显低于其西的川滇断块内部断裂,更低于川滇断块周边断裂。
宋方敏李传友陈献程张兰凤
关键词:位移速率地震活动地质构造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西北段几何结构及其新活动被引量:12
2006年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在大地构造上属昆仑—祁连—秦岭加里东-华力西造山系,其西北段位于兰州中生代盆地内部。通过对该段的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弄清了其几何结构,获取了新活动时代、活动性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和年龄证据。结果表明,该段断裂由咸水沟—马泉沟、新城沟和青石咀3小段构成,其中咸水沟—马泉沟小段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新城沟和青石咀两小段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全新世晚期以来,咸水沟—马泉沟小段的左旋位移量5~8m,位移速率0.5~1.72mm/a。
宋方敏袁道阳陈桂华程建武张兰凤何文贵葛伟鹏苏鹤军陆斌
关键词:位移速率
首都圈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断裂的关系被引量:29
2004年
通过地震学参数研究构造脆性变形的方法 ,着重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示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的定量性规律 ,由此获得了首都圈地区上地壳变形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性质吻合较好 ,NE或NEE向和NWW向 2组断裂构成共轭断裂 ;沿NWW -SEE向的张家口 -渤海湾断裂带两侧形成了燕山块体、晋北块体、太行山块体和冀中块体的基本活动体系 ;在NWW -SEE向串列状的块体边界上形成一定量的NWW向地震活动密集带 。
马文涛徐锡伟于贵华张兰凤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首都圈地区
拉萨市附近刘吾大佛寺间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被引量:1
2002年
简要介绍了在青藏高原拉萨市附近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工作 ,并进行了初步的地质解释。结果表明 ,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所在区域的速度模型为 5层结构。第 1层至第 4层的介质深度从 0m变化到 2 6 0m ,P波速度 80 0~ 2 0 0 0或 2 80 0m/s,介质为第四纪或第三纪覆盖层 ;第 5层的介质P波速度在 30 0 0~ 4 0 0 0m/s以上 ,其CDP图像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较强的反射界面 ,推测该区域为花岗岩类的基岩区。根据反射波组的连贯性、间断性及位置 ,判定在浅层地震勘探剖面 32 0m处存在着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 ,它是 1条逆断层 ,倾向NE ,倾角 80°左右 ,其上端点出现在深约 10 0m处。
马文涛凌宏曹忠权储宝贵张兰凤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活断层
郯庐断裂带青峰岭断层上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被引量:14
2006年
杨晓平宋方敏张兰凤何宏林李传友王志才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古地震
山东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子—茅埠段新活动及其定量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青峰岭和三庄—宅科小段。各小段之间为左阶或右阶斜列,平面上呈向北收敛、向南撒开的帚状。断裂在卫片和航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线性影像,地貌上表现为清楚的基岩陡坎。根据野外所获得的天然和探槽剖面以及年龄样品测试结果,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性质是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挤压逆断。距今约70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64~73m,位移速率0.91~1.04mm/a。距今约12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5.5~7.8m,位移速率0.46~0.65mm/a;垂直位移量2~3.8m,位移速率0.17~0.32mm/a。
宋方敏杨晓平何宏林李传友张兰凤
关键词:新活动位移速率沂沭断裂带全新世航片走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