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作品数:12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放疗助手App互动指导的健康教育在肺癌放疗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放疗助手App互动指导的健康教育在肺癌放疗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收治的180例肺癌放疗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放疗助手App互动指导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管理效能[采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UPPH中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F-36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放疗助手App互动指导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张力 洪文松 吴丹进 黄召辉 陈兵锋关键词:肺癌 放疗 APP 健康教育 康复 细胞外基质刚度调控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基质刚度变化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基于成功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并制备不同刚度(0.7 k Pa、40 k P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底,将大鼠原代NSCs于不同刚度基底上培养。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 (piezo 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 sh RNA质粒转染NS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双皮质醇(doublecortion,DCX)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及NSCs细胞中Pie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0.7 k Pa基质刚度组相比,40 k Pa基质刚度组中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iezo1蛋白表达量上升。脊髓损伤大鼠损伤组织Piez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sham)组。40 k Pa基质刚度条件下沉默Piezo1后,DCX阳性细胞数减少,而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发现,沉默Piezo1导致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下降。重组纤连蛋白逆转了Piezo1 sh RNA对NSCs分化的影响,即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综上可见,硬基底刚度通过促进Piezo1蛋白表达,上调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从而调控NSCs细胞分化。本研究为基于生物材料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 徐汪洋 黄丽珊 姚舜 黄子祥 张力 张辉 王业杨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纤连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合并腰椎管内病变1例报道 被引量:3 2021年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是一组由慢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引起的罕见疾病,以神经感觉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锥体束征为典型临床表现。本文报道了1例手术治疗SSCNS合并椎管内病变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的病因、症状特点及诊治要点。 吴月林 梁钊铨 黄子祥 王业杨 张力关键词:小脑共济失调 锥体束征 中枢神经系统 罕见疾病 症状特点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全身放疗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全身放疗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行全身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白血病全身放疗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力 洪文松 吴丹进 黄召辉 蓝余钒关键词:心理护理 白血病 全身放疗 负面情绪 治疗依从性 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在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引入基于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ODE)的肿瘤放化疗数学模型,探讨实现肿瘤放化疗治疗优化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借鉴肿瘤生长和综合治疗模型、NK细胞作用机制模型、淋巴细胞作用机制模型以及化学治疗药物浓度模型,采用"二室"假设构建肿瘤放疗模型,分别从放疗、化疗和放化疗结合3个方面,利用计算机模拟来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整合适的模型参数,所有模拟分析均能输出稳定的结果。3个方面的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生长以及肿瘤与放化疗之间相互作用,提示基于模型的放化疗治疗优化存在实际应用价值。结论:在合适的模型参数支持下,基于ODE的肿瘤放化疗治疗数学模型对肿瘤治疗的优化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洪文松 张力 陈兵锋 李桢 黄凯龄关键词:数学模型 化疗 计算机模拟 中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和/或同期化放疗的护理 2005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和/或同期化放疗中的护理。方法:中晚期鼻咽癌45例,进行新辅助和/或同期化放疗,观察胃肠道,鼻咽腔和口腔,照射野皮肤和骨髓的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和/或同期化放疗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鼻咽腔、口腔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结论:新辅助和/或同期化放疗的全程护理对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结合治疗疗效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力 周丽华关键词:鼻咽癌 新辅助化疗 化学治疗 护理 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50例,根据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6例,重度组114例,将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轻度组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重度组低(P<0.05);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勤漱口、清淡饮食、忌烟、保持口腔清洁度和pH、合理使用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类药物来改善。 张力 洪文松 吴丹进 黄召辉 陈兵锋关键词:鼻咽癌 口腔黏膜反应 基于Gompertz模型肿瘤放疗分析与模拟 2018年 目的:通过借鉴经典Gompertz肿瘤生长数学模型,构建肿瘤放疗的分次放疗模型,探讨基于模型的肿瘤放疗个体化优化。方法:分析经典Gompertz肿瘤生长模型,选择合适的参数,构建分次放疗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从基本模型、单次放疗、分次放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单次剂量、分次剂量以及α/β值对放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整体模型均能稳定运行并收敛到稳定的结果。模拟结果显示放疗剂量和α/β值均对放疗效果影响明显,需要大量精确的数据支持以实现放疗的个体化优化。结论:基于Gompertz肿瘤生长数学模型的放疗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放射治疗的疗效,为指导放疗个体化优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洪文松 张力 陈兵锋 李桢 黄凯玲关键词:肿瘤 后路爆裂区椎体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2 2021年 合并后柱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常见的严重脊柱损伤,三柱损伤以及前中柱的爆裂骨折导致脊柱严重不稳、前中柱塌陷、后凸畸形、椎间盘损伤、冠矢状面脱位、椎管侵犯以及神经损伤。TLICS评分系统指导的手术入路认为,对于来自骨折块前方压迫造成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病例可选择前路椎体切除重建手术,存在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病例可采用后路手术,而不完全性神经损伤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通常采用前后联合入路[1]。 张力 张力 梁钊铨 黄子祥 姚舜关键词:后凸畸形 前后联合入路 骨折块 爆裂骨折 后路手术 CT重建技术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安全置钉可行性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应用CT血管造影多平面重建(CT angiography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CTA MPR)测量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pediculoisthmic component,PIC)最狭窄部位尺寸,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安全性(CTA MPR测量法),并与CT标准水平轴位测量评估方法(CT AXIS测量法)、椎动脉高跨变异(high-riding vertebral artery,HRVA)评估方法(HRVA定义法)对比,评价两种临床常用术前评估方法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方法:选取已行普通CT平扫及头颈部CTA检查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T AXIS测量法测量患者枢椎双侧椎弓根髓腔宽度(a1)及外径宽度(a2);使用CT骨窗正中矢状位测量患者枢椎双侧椎管内壁外侧3mm处的峡部高度(b)及侧块内高(c),并定义是否存在HRVA;使用CTA MPR测量法测量枢椎PIC最狭窄部的髓腔宽度(d1)、外径宽度(d2)、髓腔高度(e1)及外径高度(e2)。比较CT AXIS测量法测量参数与CTA MPR测量法测量参数的差异,计算三种方法判定不适合安全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比例,并以CTA MPR测量法作为判定金标准,评价CT AXIS测量法和HRVA定义法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使用CTA MPR测量法与CT AXIS测量法分别测量152例患者的304个枢椎椎弓根峡部尺寸,两种方法测量的髓腔宽度(3.82±1.58mm vs 2.55±1.16mm)和外径宽度(6.54±1.91mm vs 5.48±1.49mm)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CTA MPR测量PIC的高度显著大于其宽度(髓腔:6.55±1.34mm vs 3.82±1.58mm;外径:10.20±1.22mm vs 6.54±1.91mm)(P<0.001)。以CTA MPR测量法作为判定金标准,CT AXIS测量法的假阴性率为6.91%,假阳性率为20.69%;HRVA定义法的假阴性率为11.64%,假阳性率为3.45%。CTA MPR测量法与CT AXIS测量法、HRVA定义法评估置钉可行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A MPR测量法可模拟枢椎椎弓根钉道,获取钉道最狭窄部重建截面并准确测量宽度,是术前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安全置钉可行性的准确方法。CT AXIS测量法� 张力 张力 梁钊铨 包俊豪 冯颖 蓝智鸿关键词:枢椎椎弓根螺钉 CT重建 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