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强
- 作品数:46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小直径麻花钻的钻削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小直径麻花钻的刀具结构与常规尺寸麻花钻有显著区别,两者的钻削机理差异很大。用模拟仿真与试验对比的方式对小直径麻花钻的钻削过程进行研究。采用模仿实际麻花钻加工过程的建模方式对刀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采用刀具绑定转动刚体零件的形式进行仿真建模。主要对小直径麻花钻钻削时的工件变形过程、刀具受力和刀具磨损进行分析,更深入的揭示小直径麻花钻的钻削机理、磨损形式,为优化小直径麻花钻强度、延长钻头寿命提供参考。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证明这种独特的仿真建模方式用于钻削研究的有效性。
- 贾晓鸣李秋玥张好强
- 关键词:受力磨损
- AM真菌和施钾对宁夏枸杞响应干旱胁迫的交互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施钾对宁夏枸杞生长、各组织中钾元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随着施钾量的升高,AMF侵染率逐渐升高;AMF和施钾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宁夏枸杞的生长,提高了宁夏枸杞根和叶中的钾元素含量。干旱条件下,施钾显著提高了宁夏枸杞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AMF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均显著提高了宁夏枸杞叶片的Fv/Fm、ФPSⅡ、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qN。干旱胁迫时,随着施钾量的升高,宁夏枸杞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不显著;在施钾量2mmol时,AMF显著提高了叶片POD、SOD的酶活性。因此,AMF和钾能够通过调控植物体的营养状况、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改善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帮助植物抵御干旱胁迫,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种AMF比施钾的效果更显著。
- 韦素贞张好强胡文涛张翔宇唐明
- 关键词:宁夏枸杞干旱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
- 硬质合金刀具在水基金属加工液中的腐蚀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硬质合金的浸泡实验和磨削实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设备,对硬质合金刀具在金属加工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加工液对硬质合金有腐蚀作用;金属加工液中的三乙醇胺、碳酸钠等添加剂可加速硬质合金的腐蚀。三乙醇胺可以硬质合金中的钴浸出,并使碳化钨颗粒从硬质合金表面脱落,从而造成了硬质合金的腐蚀。高温下硬质合金表面的碳化钨氧化生成三氧化钨,由于碳酸钠的作用易生成钨酸根离子而溶解到加工液中,加剧了碳化钨的氧化溶解。
- 张好强王莉娜贾晓鸣张桓
- 关键词:硬质合金刀具
- 陕北地区油松根际真菌资源初步调查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被引量:9
- 2016年
- 为研究陕北不同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际真菌的资源与分布,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分别选择陕北神木、府谷、米脂、榆林、安塞、延安6个样地的油松纯林采集样本分离纯化油松根际真菌,经分离鉴定共得到21种、92株真菌。结果表明,神木、府谷、安塞地区的真菌种类较多,榆林、米脂、延安地区的真菌种类相对较少;不同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层差异不显著。菌根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表明,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与菌根侵染率呈正相关;全氮、全磷、全钾在榆林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在延安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在府谷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陕北地区的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和内生真菌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因此,菌根侵染率和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受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杨韧张好强唐明
- 关键词:油松土壤理化性质
- 铣-铣复合加工方法的切削力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提出了在不降低材料去除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切削力的新方法——铣-铣复合加工方法,铣-铣复合加工方法与普通端面铣削相比具有较小的实际切削层厚度和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的螺旋角,因此在相同的切削用量的基础上,铣-铣加工方法的铣削力较普通端铣有大幅度的减小,铣-铣复合加工方法可在刀盘转速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的工件进给量和提高螺旋刃立铣刀的转速来实现高的材料去除率和高的切削速度。
- 李慎旺王西彬解丽静张好强
- 关键词:切削力
- 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被引量:57
- 2019年
- 《微生物学》是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与人类日常生活和林业生产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微生物学》,文章从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途径和举措、课程思政注意事项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旨在提高《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并为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
-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
- 蓖麻油硼酸酯水基润滑剂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蓖麻油、有机醇胺和硼酸合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基润滑剂,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润滑剂的润滑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用NaOH溶液和有机醇胺将蓖麻油充分皂化后与硼酸反应,生成一种水基润滑剂,可以大大提高其润滑性能。
- 吴超贾晓鸣张好强
- 关键词:蓖麻油水基润滑剂润滑性能环境友好
- 菌根与植被生长:多变环境下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菌根作为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组成的共生体,影响植物-土壤系统水分吸收、养分运输等过程,进而影响植被生长。伴随着全球环境变化,植被生长面临着多重胁迫。在此背景下,系统理解变化环境下菌根对植被生长的调控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多变环境下菌根和植被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养分亏缺、干旱胁迫、盐胁迫及重金属胁迫等条件下菌根与植被生长的关系,并对变化环境下菌根作用于植物生长的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简要概括,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系统深入研究菌根生态学,揭示菌根在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作用及机理,对我国可持续生态恢复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王甜甜田育红田育红张好强
- 关键词:植物生长环境胁迫植被恢复
- 侧柏与2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共生情况,为合理应用AMF进行侧柏育苗造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试材,在盆栽试验条件下,设置不接种(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和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3个处理,研究了接种AMF在2周、4周和6周后对侧柏侵染、生长、养分吸收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AMF均能够与侧柏形成共生,接种2周后形成A-型丛枝结构,菌根侵染率超过80%;Ri处理和Fm处理的菌根侵染强度、丛枝丰度由相对较低水平持续增长,接种4周后趋于稳定,分别约为20%和40%。接种2周、4周和6周后,侧柏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变化均不显著;接种2周、4周、6周后与对照相比,Ri处理和Fm处理均显著提高侧柏磷含量,分别提高57.99%和90.14%,67.44%和121.98%,64.06%和145.51%;2种AMF均可提高侧柏叶绿素含量,其中Fm处理效果优于Ri处理。【结论】2种AMF与侧柏存在共生关系,可在短时间(6周)内改善侧柏的磷营养状况,促进光合作用;摩西斗管囊霉(Fm)与侧柏的选择适应性更佳,具有开发为侧柏菌根菌剂的潜力。
- 韦满金小霞程康唐明张好强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侧柏磷叶绿素
- AMF根外菌丝对重金属铅的吸收与转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外菌丝对重金属铅的吸收及转运能力,为明确AMF根外菌丝的铅转运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菌根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寄主)和非菌根植物油菜(Brassica napus)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室培养系统(菌根室-施铅室-非菌根室)进行研究,其中菌根室种植蒺藜苜蓿并进行AMF处理,包括接种Ri、Fm和未接种对照(CK)3个处理;施铅室(中间隔室)设置0和800 mg/kg 2个铅处理;非菌根室种植油菜,试验共设CK、Ri、Fm、Pb、Ri×Pb、Fm×Pb 6个处理,研究铅胁迫下2种AMF根外菌丝对植物生长及铅离子富集的影响。【结果】(1)与CK处理比,Ri和Fm处理蒺藜苜蓿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43.55%和256.98%,铅胁迫对Ri和Fm处理蒺藜苜蓿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2)0 mg/kg铅胁迫下,2种AMF均能够与蒺藜苜蓿形成良好共生关系,Fm和Ri处理菌根侵染率达到90%以上。Fm和Fm×Pb处理侵染根段丛枝丰度分别是Ri和Ri×Pb处理的8.75和2.51倍。(3)与Ri处理比,Ri×Pb处理菌根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显著提高231.57%,施铅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显著降低49.56%;与Fm处理比,Fm×Pb处理菌根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提高314.09%,施铅室培养基质中菌丝密度降低21.09%。(4)Ri×Pb、Fm×Pb处理蒺藜苜蓿地上部铅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3.60和8.45倍,根系铅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7.45和217.87倍;Fm×Pb处理油菜根系铅含量是CK处理的62.15倍。【结论】AMF根外菌丝能够直接吸收并转运铅至寄主植物根部,并可能借由“外排”效应将铅运输至非菌根植物根系,且Fm促进植物生长及根外菌丝吸收转运铅的能力显著高于Ri。
- 金小霞韦满程康唐明张好强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