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瑾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凋亡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凋亡细胞
  • 2篇早期凋亡
  • 2篇活化
  • 2篇T淋巴细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源性
  • 1篇增殖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髓源性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张文瑾
  • 4篇郑树森
  • 3篇谢海洋
  • 2篇万云乐
  • 1篇白雪莉
  • 1篇胡振华
  • 1篇章云涛
  • 1篇吴丽花
  • 1篇沈克震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对早期凋亡细胞的吞噬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早期凋亡细胞及吞噬早期凋亡细胞的巨噬细胞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以紫外线照射,诱导出早期凋亡的Jurkat细胞;建立早期凋亡细胞的吞噬模型;ELISA法分析早期凋亡细胞对LPS刺激下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在早期凋亡细胞和吞噬了早期凋亡细胞的巨噬细胞干预下,ConA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后CD69、CD25、CD71表达的变化。结果巨噬细胞吞噬了早期凋亡细胞后,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的分泌明显上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on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活化;具体表现为CD69、CD25、CD71等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当加入TGFβ1中和抗体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结论巨噬细胞吞噬了早期凋亡细胞后抑制Con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CD69、CD25、CD71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依赖于的TGFβ1分泌增强。
张文瑾郑树森万云乐谢海洋胡振华
关键词:凋亡细胞T淋巴细胞
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对骨髓源性不成熟DC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早期、晚期凋亡细胞对骨髓源性不成熟DC(imDC)的影响。方法体外以紫外线照射诱导出早期凋亡细胞;将照射后的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孵育10 h,得到晚期凋亡细胞;在-70℃条件下反复冻融得到坏死细胞碎片。提取、纯化并培养骨髓源性imDC;分别以流式细胞仪、ELISA、3H-TdR掺入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分析imDC吞噬早期、晚期凋亡细胞或坏死细胞碎片后在表达共刺激分子、分泌IL-12 p70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imDC吞噬晚期凋亡或坏死细胞碎片后,明显趋于成熟,表现为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分泌IL-12 p70增强,和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可以充分激活T淋巴细胞。而吞噬早期凋亡细胞后,仍然维持不成熟状态,表现为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均维持于低水平,和培养中的imD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IL-12 p70的水平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显著低于吞噬坏死细胞或晚期凋亡细胞后的DC,和培养中的imD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的性质完全不同,晚期凋亡细胞可以充分活化抗原提呈细胞,并进一步激活T淋巴细胞,而早期凋亡细胞没有这种活化作用。
张文瑾章云涛沈克震郑树森
关键词:凋亡共刺激分子
早期凋亡细胞抑制LPS诱导炎症反应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研究早期凋亡细胞的炎症抑制作用。方法 以紫外线照射诱导早期凋亡及坏死的Jurkat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率。建立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模型 ,分别向炎症部位滴注 1 0 0 μl灭菌磷酸缓冲液、坏死及早期凋亡Jurkat细胞。以HE染色切片病理学检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各处理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 ;以双夹心ELISA、Westernblot、RT PCR等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小鼠炎症反应状态下细胞因子分泌和表达变化。结果 和注入灭菌磷酸缓冲液及坏死细胞相比 ,向炎症部位滴注早期凋亡细胞后 ,病理检查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减轻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肺间质CD3阳性荧光明显减少 ;肺组织Westernblot及RT PCR结果表明 ,注入外源性早期凋亡细胞后 ,LPS刺激下肺组织炎症性细胞因子MIP 2、TNF α的分泌及表达减少 ,抗炎性细胞因子TGF β1分泌增强 ;当TGF β1中和抗体和早期凋亡细胞共同滴入后 ,炎症性细胞因子MIP 2、TNF α的表达及分泌有所上调。腹腔灌洗液ELISA结果表明 ,早期凋亡细胞增强了LPS刺激的炎症性腹腔内抗炎性细胞因子TGF β1的分泌 ,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MIP 2、TNF α的分泌。加入TGF β1中和抗体后逆转了早期凋亡细胞对MIP 2、TNF α分泌的抑制作用。结论 早期凋亡细胞通过增强炎症?
张文瑾郑树森
关键词:LPS诱导早期凋亡细胞抑制抗炎性细胞因子WESTEMHE染色切片
氟伐他汀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相关信号转导分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Pyk2和Vav蛋白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信号整合点的作用。本研究拟在体外观察氟伐他汀对Pyk2、Vav以及ERK等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相关信号转导分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制备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植物血凝素(PHA,...
吴丽花白雪莉张文瑾万云乐谢海洋
早期凋亡的T淋巴细胞诱导生成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的抑制性免疫调节性能。方法:采用定时紫外线照射诱导T淋巴细胞早期凋亡,深低温反复冻融获得坏死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纯化并培养骨髓源性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imDCs分别和早期凋亡或坏死T淋巴细胞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双夹心ELISA、[3H]掺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分析imDCs吞噬早期凋亡或坏死T淋巴细胞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分泌IL-12p70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结果:imDCs和坏死细胞碎片共培养后明显趋于成熟,其MHCⅡ和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p70;和同种异体处女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显著刺激处女T淋巴细胞增殖。imDCs和早期凋亡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其MHC-Ⅱ、CD40、CD80和CD86的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仅分泌较低水平IL-12p70;和同种异体处女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不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此外,早期凋亡的T淋巴细胞孵育上清显著抑制了吞噬坏死细胞碎片后的imDCs表达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当TGFβ1中和抗体和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同加入imDCs,在表达MHC-Ⅱ、CD40、CD80、CD86,分泌IL-12p70,刺激处女T淋巴细胞增殖等方面和吞噬坏死T淋巴细的DCs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凋亡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诱导imDCs呈现出耐受性DCs(TolDCs)的免疫表型及生物学特征,从而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
张文瑾郑树森谢海洋
关键词:细胞凋亡T淋巴细胞树突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