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海
- 作品数:2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试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否定包产到户的原因
- 2010年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否定包产到户主要是从实行包产到户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层面来考虑的,较少考虑实行包产到户的积极作用。毛泽东认为实行包产到户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担心实行包产到户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并影响农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会瓦解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会否定"三面红旗"。
- 张春海
- 关键词:毛泽东包产到户
- 邓小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2006年
- 邓小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是: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捍卫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领导和组织起革《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张春海王峥
- 关键词:邓小平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 中共七大党章视阈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2022年
- 中共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中共七大党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而奋斗”“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进步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重温中共七大党章,对于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斐张春海
- 关键词: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
- 毛泽东对人民公社的反思及其调整
- 2011年
- 人民公社在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逐渐认识到人民公社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否定了价值法则和等价交换、没有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实际上造成了一部分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情况"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取消公共食堂和供给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无偿调拨的劳动力和财产进行退赔和调整社、队规模等具体措施对人民公社进行调整,部分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这对于解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张春海
-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公社
- 抗战胜利后中共土地政策的变迁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转变为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国共内战爆发,中共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贫雇农和中农,反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这种调整的历史轨迹大致是: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通过政策调整,中共适应了形势发展,发动了广大群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力与物力基础,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改积累了实践经验。
- 张春海张春海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原因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尝试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但由于目标虚无、方法欠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根本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 张春海井荣
- 关键词:社会分工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及其经验启示
- 2009年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工作呈现出了新特点:统战对象的广泛性、政策的稳定性、策略的灵活性、过程的复杂性、领导的参与性。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要继承延安时期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统战对象的广泛性,保证统战政策的稳定性,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张春海
-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
- 新村主义理想对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影响——新村主义理想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毛泽东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与晚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要求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并且在这种理想社会的内容设计上有许多重合之处。同时,两者的历史命运相同,都归于失败。可以看出,新村主义理想对毛泽东晚年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
- 张春海任学岭
-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公社化运动
- 苏联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苏联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军事上,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成功控制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础;经济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暨建国初期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上,苏联在建国问题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外交上,苏联派米高扬访华,密切了中苏两党关系,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有其利益驱动,但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抹煞。
- 张春海李生策
- 关键词:新中国
- 延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被引量:1
- 2008年
-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是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汇流。
- 任学岭张春海
- 关键词:延安精神传统文化扬弃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