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雅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力苏方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和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通过脑力苏方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脑力苏方治疗VD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V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脑力苏方高、低剂量组。其中后3组为治疗组。术后15天检测小鼠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含量。结果:各治疗组SOD增高(P<0.05),MDA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脑力苏方低剂量组最明显。结论:脑力苏方可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保护脑神经元细胞。
- 张晓雅张英强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 脑力苏饮液对肾虚痰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小鼠脑组织SOD等的影响
- 目的:评价脑力苏饮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脑力苏饮液对缺血再灌注小鼠VD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脑力苏方治疗该病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疗效评价:将按标准纳入的VD患者6...
- 张晓雅
- 关键词:脑组织临床疗效
-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GSH-P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一般情况和GSH-Px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药对大脑的部份保护作用及其防治机制。方法:采用反复夹闭颈总动脉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脑力苏胶囊高剂量组和脑力苏胶囊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药第11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变化,第14天后快速断头取脑,制成10%的组织匀浆液,4℃下离心,取血浆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后的VD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增加明显;治疗组GSH-PX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以脑力苏各组表现明显(P<0.01)。结论:脑力苏胶囊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中GHS-Px活性,从而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梅建伟张英强柳振华张晓雅
- 关键词:脑力苏胶囊血管性痴呆小鼠GSH-PX活力
- 补肾强肝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内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VD)小鼠模型,探讨补肾强肝活血法治则指导下研制的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VD修复神经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力苏胶囊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体重改变,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VD小鼠脑组织中BDNF含量变化。结果:脑力苏胶囊可升高血管性痴呆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低剂量组疗效明显。结论:脑力苏胶囊作为体现补肾强肝活血法的有效方剂,可增加VD小鼠脑内BDNF含量,这中作用可能与其改善VD小鼠的认知功能,促进VD小鼠部份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有关。
- 王辞晓张英强柳振华张晓雅
- 关键词:脑力苏胶囊BDNF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