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胶原注射美容技术被引量:13
- 2001年
- 刘彦普张海霞
- 关键词:美容
- 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从6只新西兰家兔背部获取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取部分AG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得到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将自体SVF与AG复合作为实验组移植到兔右耳移植区,单纯AG为对照移植到兔左耳移植区。术后当日、1、3个月通过B超和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物体积,并用透射光活体观察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形成。术后3个月取材,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1、3个月对照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64.35±8.36)%、(58.22±2.88)%;实验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77.42±5.1)%、(67.95±6.09)%(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组织学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根据兔耳血管分布特点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标准统一、易于观察与测量、容易重复的特点,为脂肪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 谭新颖张海霞刘斌刘彦普李龙徐小方令狐大科安然
- 关键词:脂肪组织动物模型
- 下颌骨骨折加压与非加压内固定的评价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加压固定和非加压固定下颌骨骨折的组织学愈合差异 ,对两种固定形式的临床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加压和非加压接骨板固定犬下颌骨骨折 ,对两种固定的组织学、X线特点进行观察。对 9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术后观察X线、咀嚼效率恢复和一般情况。结果 :加压接骨板固定的骨折愈合形式为一期愈合 ,而小钛板为传统的骨愈合形式 ;临床应用表明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愈合早期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两种方法均是下颌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式 ,小钛板使用方便 ,适应证广 ,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愈合快 ,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 刘彦普周树夏斯方杰张海霞
-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加压内固定
-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为解决大块骨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制约组织工程骨研究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成骨细胞的增生迁移成骨过程与其血液营养供给的矛盾,因此血管化在骨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史雨林刘彦普张海霞
- 关键词: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成骨细胞
- 后牙烤瓷修复冠、桥疲劳寿命的测定
- 2011年
- 目的:测定后牙烤瓷修复冠、桥的疲劳寿命。方法:制作后牙烤瓷冠、桥试件各3个,进行疲劳寿命测定,分别在实验进行0、16、48、80、160h时,用体视显微镜下咬合部位瓷层表面状态,至320h后实验结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各组烤瓷冠桥体均未出现明显的瓷崩裂现象,但在咬合部位及其附近均出现的微裂隙长达30~50μm。结论:烤瓷修复体具有相当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可以作为后牙的永久性修复体。
- 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谆艾林周章华张海霞
- 关键词:后牙烤瓷
- 中药六神丸+樟脑酚间接无痛失活乳牙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中药六神丸 +樟脑酚在不穿髓情况下无痛失活乳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未露髓的急慢性牙髓炎乳磨牙 2 80例 ,用六神丸 +樟脑酚无痛法间接失活乳牙与常规使用乳牙失活剂开髓后封药失活乳牙对照研究 ,比较其优缺点 .结果 :使用中药六神丸 +樟脑酚无痛法间接失活乳牙牙髓安全有效 ,痛苦少 ,成功率为 90 .1% ,略低于使用乳牙失活剂失活 .结论 :使用中药六神丸 +樟脑酚无痛法间接失活乳牙牙髓有较高的成功率 ,操作简便 ,且较开髓后封乳牙失活剂失活痛苦少 ,更容易被患儿接受 ,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 王志瑜李谆张海霞陈月华
- 关键词:六神丸樟脑酚乳牙失活牙髓炎
- 髁突增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髁突增生,又称髁突良性肥大,是一种由于单侧或双侧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导致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多于青春发育期隐匿发病,渐进性的病程进展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牙颌面发育畸形,影响患者面部外形及功能,并且病程往往持续数年直至患者生长发育停止,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时机选择上为正畸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本病的诊断依赖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及病理学检查,治疗手段以手术方法为主。在诸多可造成颌骨不对称畸形的疾病中,由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且因缺乏具体的诊断标准和有效的早期筛查指标而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因而国内外均少见相关文献报道。目前,关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及临床治疗思路。
- 刘思颖丁寅张海霞贾森梁源
- 关键词:发育
- 自体基质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组织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SVF)对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移植的作用。方法:从6只健康新西兰家兔背部肩胛区获取脂肪组织,实验组将自体SVF与自体AG复合,植入家兔耳部皮下,对照为单纯脂肪移植。在术后1、3、6个月,用B超和游标卡尺测量移植脂肪体积;术后6个月取材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3、6个月对照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64.35±8.36)%、(58.22±2.88)%、(50.61±9.47)%;实验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77.42±5.1)%、(67.95±6.09)%、(72.75±4.37)%。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组织学观察两组呈正常脂肪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自体SVF复合脂肪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为临床脂肪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 谭新颖张海霞刘斌刘彦普徐小方李龙令狐大科徐海燕
- 关键词:脂肪组织脂肪干细胞
- 幼龄犬髁突囊外损伤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幼龄犬髁突不同形式的囊外损伤对髁突局部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6月龄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建立幼龄犬单侧髁突颈部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髁突颈部骨膜损伤及髁突颈部骨皮质损伤四种动物模型,饲养12w及24w后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测量的方法观察其对下颌骨对称性及生长量的影响,并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髁突局部生长中心的微观改变。结果:1仅单侧髁突颈部骨折组在损伤早期对下颌骨及髁突发育产生了影响,使损伤侧髁突颈部形态变短变粗,下颌骨长度也较对侧减小,但髁突及颈部的局部适应性改建会逐渐抵消这些影响,24w时下颌骨已不存在骨性不对称,但功能性原因仍能导致颏点出现向患侧的偏斜。2其余三种损伤形式在实验设定的观察期内对髁突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单侧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组在24w时也出现了下颌骨的功能性偏斜。3各种损伤形式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生长发育期犬髁突囊外损伤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
- 刘思颖丁寅刘彦普贾森张海霞
- 关键词:髁突下颌骨生长发育
- 牙颌面畸形患者心理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医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开始关注患者的心理特征,牙颌面畸形患者异常面容为患者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异常的面部轮廓使患者受到周围人的消极反馈,表现为社会人际关系不佳,但是在患者的自我调节下,其心理特征变化微妙,原因也可能有多种。经正颌手术后,患者的面部轮廓美观和口腔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推理患者的心理变化会十分显著,但是研究发现其心理特征存在特殊性,且相关解释也有多种,并且正颌手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 郭继张海霞张鹏刘彦普
- 关键词:牙颌面畸形心理特征正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