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文
-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丹参酮ⅡA对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宫颈鳞癌细胞SIHa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丹参酮ⅡA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24 h后加入浓度为0.5、1.0、2.0和5.0 mg/L的丹参酮ⅡA,继续培养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R123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均可导致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MTT试验表明,丹参酮ⅡA对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或P<0.01);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培养24 h后SIHa细胞出现凋亡,早期凋亡比例分别为5.8%、7.9%,10.2%和20.44%。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an ⅡA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现降低趋势(P<0.01)。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24 h后,丹参酮ⅡA培养组SIHa细胞Bcl-2蛋白表达呈现降低趋势,而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刘志刚孔祥雨陈曦孙毓蔓孙昕昳张若文
-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SIHA细胞
- 牙齿与舌苔清洁一体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与舌苔清洁一体刷,属于一种口腔清洁刷。牙刷头与牙刷杆固定连接,牙刷毛与牙刷头固定连接,牙刷部外壳与两头连接部一侧卡接,舌苔清洁头杆与该两头连接部另一侧固定连接,舌苔清洁头与该舌苔清洁头杆固定连接,舌...
- 李含薇张若文任嘉宝苗雨露
- 文献传递
- 丹参酮ⅡA抑制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侵袭与诱导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宫颈癌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癌细胞系SiHa,加入0.5、1.0、2.0、5.0 mg/L浓度的TanⅡA,继续培养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anⅡA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TanⅡA对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iHa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浓度TanⅡA均可导致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MTT试验表明,TanⅡA对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随TanⅡA药物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TanⅡA对SiHa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TanⅡA给药能够抑制SiHa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与NF-κB p65的激活(P<0.01)。结论 TanⅡA能够抑制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与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蛋白的激活下调MMP-2的表达有关。
- 张若文刘志刚孙新昳孙玉蔓陈曦
- 关键词:细胞侵袭MMP-2
- 自制舌苔清洁刮除一体刷清除口臭120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门诊就诊患者120例,均有口臭和舌苔,但无牙周病、黏膜病和龋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30~65岁,全口至少有20个牙。受试者的要求:全身健康,不吸烟;2周内未用抗生素或1个月内未连续使用抗生素3d以上;女性未在月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每次检查前2d内不能进食、喝饮料、嚼口香糖及刷牙;前3d内不能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前1d内不能饮酒及使用漱口药。患者均知情同意。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 李含薇张若文任嘉宝苗雨露
- 关键词:除口臭舌苔刮除就诊患者口腔内科门诊
- 沉默CD147基因对姜黄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诱导凋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和LNCaP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系统分别转染C4-2细胞和LNCaP细胞,作为shCD147-C4-2组和shCD147-LNCaP组。采用RNA干扰技术制备沉默CD147基因细胞,以转入空载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分为shNC-C4-2组(shNC-C4-2细胞)和shNC-LNCaP组(shNC-LNCaP细胞)。取生长对数期C4-2、LNCap、shCD147-C4-2和shCD147-LNCaP细胞,加入20μmol·L^(-1)姜黄素,处理0和24 h时,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4-2组比较,沉默CD147基因后shCD147-C4-2组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与LNCaP组比较,沉默CD147基因后shCD147-LNCaP组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与处理0 h比较,20μmol·L^(-1)姜黄素处理24 h后C4-2组和LNCaP组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征象,且有典型凋亡小体存在;shCD147-C4-2组和shCD147-LNCaP组细胞凋亡现象减弱。MTT法检测,与C4-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C4-2+20μmol·L^(-1)姜黄素组、C4-2+40μmol·L^(-1)姜黄素组、C4-2+60μmol·L^(-1)姜黄素组和C4-2+8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LNCaP+60μmol·L^(-1)姜黄素组和LNCaP+8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组比较,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shNC-LNCaP组比较,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
- 王馨赵杰瑞郭玉苗陈姝彤侯宗昊张若文
- 关键词:姜黄素CD147前列腺肿瘤细胞侵袭
- 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相关医学应用
- 2023年
- 在过去近四十年中,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潜在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速度。人源化免疫系统重建的技术发展随着人源化小鼠模型的进步而得以提高,并且构建模型的技术手段也日趋成熟。肿瘤免疫治疗已经迎来了新时代,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成为了有效的研究工具,主要应用在评估新疗法、指导免疫治疗以及研究组合疗法中,并且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应用有望推进临床治疗的发展,为临床治疗前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 侯宗昊王馨陈姝彤张若文
- 关键词:肿瘤免疫系统小鼠模型
- 52例Gluma脱敏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0年
- 目的 介绍1种高效的牙本质脱敏剂。方法 对52例患有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治疗。结果 该脱敏剂的总有效率达90.79%,效果显著。结论 Gluma脱敏剂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凝固牙本质小管中的流动蛋白液,脱敏效果时间小。
- 葛贺孙红蔡丽娥王大海张若文
- 关键词:GLUMA脱敏剂牙本质过敏症临床疗效药理作用牙齿敏感症牙本质
- 烧伤病房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现况被引量:2
- 2014年
-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分离株逐渐增多,并在不同地区、国家播散,对临床控制医院感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包括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外膜低渗透性、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等〔1〕。产金属β-内酰胺酶( MBL)又称金属酶,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系列药物,离子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 EDTA)、菲咯啉以及巯基化合物抑制酶的活性部分,但不被MBL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所抑制。产金属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主要的耐药机制,已成为目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热点之一〔2〕。
- 张若文王璐姜焱硕李凡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分子机制
- 胡桃醌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宫颈癌He La细胞促凋亡作用的机制,及其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 La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0μmol/L胡桃醌组。采用MTT法观察胡桃醌对不同时间点He La细胞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测定胡桃醌对不同时间点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中AKt及p Akt的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He 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oechst 33258检测表明,30μmol/L胡桃醌处理细胞4,8,12 h后可出现明显的细胞核典型凋亡细胞形态;细胞凋亡检测表明,30μmol/L胡桃醌培养不同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0μmol/L胡桃醌处理细胞12h后,He La细胞Bcl-2,p 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Bax、Cleave-Caspase-3,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胡桃醌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进而促进He La细胞凋亡。
- 张巍张若文朱文赫李妍罗军赵行宇徐俊杰姜艳霞吕士杰
- 关键词:胡桃醌HE四甲基偶氮唑盐免疫印迹法
- 烧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目前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常用药物,但随着此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 张若文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金属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