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山
-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大学生群体道德引导机制的构建
- 目前,大学生思想和道德教育研究都是从批判性的角度去分析,往往都是古板的三段论,即针对大学生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从理论研究的前瞻性要求来说,这种总是跟在学生...
- 张金山
- 文献传递
- 论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
- 2007年
- 江泽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中,创新性提出了一个命题、四种方法,即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命题,创新方法、共赢共存方法、与时俱进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查研究作为决策前提的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叶飞霞张金山余新然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探索被引量:2
- 2006年
- 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拓宽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空间。两岸农业如何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将对台湾地区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大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农科教结合模式探索,构建对台湾地区剩余的农业资金、人才、教育等资源的引入模式,以探索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
- 刘伟张金山
- 关键词:农业
- 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纵向团队”教学模式的思考
- 针对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横向团队"教学模式在实现教学的全程管理和质量的全程跟踪中存在的缺位这一突出问题,积极构建"纵向团队"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团队互动教学规律、执行新的教学模式运行策略等,来加强教学全程跟踪、全程管理...
- 叶飞霞张金山童建福余新然游龙桂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文献传递
- “流动型”科技特派员服务创新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三变"改革与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都是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厘清和联结双方积极因素,发挥高校在学科、人才、技术和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探索构建"流动型"的高校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张金山
-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
- 高校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推进路径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意义】“双碳”人才培养是一项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全面考量“双碳”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对提升“双碳”人才培养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生态系统理论为系统性梳理“双碳”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全局性新颖视角。通过该理论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对“双碳”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具象考量。【结果/结论】构建出生态系统理论行为模型,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师生为调查对象,提取师生对高校开展“双碳”人才培养的态度认知,最终提出人才培养实效提升的三条推进路径。
- 张金山曾婷婷苏新华
-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 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大陆农村“三变”改革的启示
- 2018年
- 【目的/意义】借鉴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为大陆农村"三变"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种视角和方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涉及与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大陆农村"三变"改革有关的新闻、期刊、报告、论著、档案史料等整理分析,总结"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成功经验。【结果/结论】通过借鉴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关土地改革、合作经营、农地重划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通过实施鼓励土地流转、调整修订法律、培育经营主体、配套服务机制等政策,推动大陆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农业规模经济。
- 张金山曾婷婷
- 关键词:台湾农业规模化经营
- 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被引量:8
- 2007年
- 通过对大学生团队精神养成的意义、缺失原因的分析,探索大学生团队精神养成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把高校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停顿型组织”学生管理模式向“变动型”学生管理模式转变,以实现学生团体运行机制的转变。
- 张金山康兴华
- 关键词:团队精神
- 地方农林院校优势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我国许多地方农林院校在国内外具有优势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但受学校扩招、区域经济水平发展、财政拨款、学生主体意识等因素影响,优势学科逐渐趋同、弱化。文章按照集中办学资源和双向选择原则,通过成立"创新实验班",探索"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地方农林院校传统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维角度。
- 张金山林文雄
- 关键词:农林院校优势学科创新实验班
- 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被引量:13
- 2011年
- 从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办学经费投入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在客观评估农林院校现实办学条件基础上,对学校、学科及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积极探索如何在适应时代发展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为我国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视野和思维角度。
- 张金山林文雄
- 关键词:农林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