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亚

作品数:44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动脉瘤
  • 16篇颅内
  • 15篇血管
  • 9篇动脉
  • 9篇颅内动脉
  • 7篇急性
  • 6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血管成像
  • 5篇取栓
  • 5篇脑动脉
  • 5篇脑动脉瘤
  • 5篇介入
  • 5篇颈动脉
  • 5篇颈动脉瘤
  • 5篇宽颈动脉瘤
  • 4篇导管
  • 4篇中动脉
  • 4篇手术
  • 4篇16层螺旋
  • 4篇大脑

机构

  • 3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5篇苏州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常州市武进第...

作者

  • 42篇彭亚
  • 22篇宣井岗
  • 19篇杨伊林
  • 14篇王穗暖
  • 9篇邵耐远
  • 9篇夏锡伟
  • 8篇邢伟
  • 8篇陈文华
  • 8篇朱旭成
  • 7篇邱建国
  • 5篇邵华明
  • 5篇陈荣华
  • 4篇陈荣华
  • 4篇周强
  • 4篇王杰
  • 4篇王强
  • 4篇曹洁
  • 3篇俞胜男
  • 3篇张敏
  • 3篇陈荣华

传媒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2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16层螺旋CT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瘤颈形态及动脉瘤与颅骨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选择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结果382例中的203例患者发现223个脑动脉瘤。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7.8%、97.8%和97.8%。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CTA评价认为136个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32个动脉瘤成功栓塞。53个动脉瘤适合外科夹闭治疗,术中认为所有的动脉瘤被成功夹闭。结论16层螺旋CTA在脑动脉瘤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俞胜男邢伟陈文华邱建国彭亚
关键词:CT血管成像脑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的介入治疗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包括微导丝微导管辅助技术,双微导管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及血管内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73例,共89个动脉瘤,其中9个为非宽颈动脉瘤。结果完全栓塞或大部栓塞73个,瘤颈残留5个,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2个,死亡3例。45例获得临床随访,1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1年余再次出血,因瘤颈复发行栓塞治疗后愈合可,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处理困难,选择合适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有助于提高宽颈动脉瘤的治愈率。
刘春波王穗暖宣井岗彭亚陈荣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导管抽吸治疗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机械血管再通的效果。方法在同轴导管系统下,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对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结果 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取+抽的血栓长度3 cm,术后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良好,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3级,术后90 d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另1例基底动脉尖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左侧椎动脉造影示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完全再通,TICI 3级。结论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euro输送导管抽吸进行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血管再通技术,初步显示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远端栓塞事件。
彭亚宣井岗陈荣华朱旭成邵华明曹洁杨伊林
土贝母苷甲通过上调FADD/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促进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TBMSⅠ)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土贝母苷甲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土贝母苷甲处理U251细胞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土贝母苷甲对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土贝母苷甲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土贝母苷甲处理后,U251细胞的细胞核表现出固缩浓染等凋亡特征,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土贝母处理组(10、20、25μg/ml)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25μg/ml土贝母苷甲处理组上调了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贝母苷甲在体外能够明显的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贾耿夏锡伟彭亚王强邵耐远王穗暖杨伊林
关键词:土贝母苷甲胶质瘤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
目的总结双微导管技术在前交通破裂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15例前交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体宽3.2~9mm,体高3.6~11mm,瘤颈宽度3.0~7.4mm,体/颈比介
彭亚宣井岗陈荣华杨伊林
CTA与DSA诊断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随着CT的推广应用,CTA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将16层CTA与DSA和外科手术对比,研究其与DSA相比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的优缺点。
陈文华王杰邢伟彭亚邱建国李蓓孙益芳俞胜男宣井岗吴小凤许金梅
关键词:DSA诊断脑动脉瘤CTA手术对比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八例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中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发病时间为4~7 h的急性MCA闭塞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术中造影显示M2段中的一分支动脉显影不佳,使用尿激酶20万U。结果①8例均获取栓成功,造影显示MCA再通;从微导管进入导引导管到血管重新开通时间为(25±5)min。其中使用尿激酶的1例患者术后有左侧颞、顶叶梗死,其余7例术后MRI或CT灌注虽显示病侧有小梗死灶,但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脑出血。术后1周,美国吲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4.7±1.2,与术前的14.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1)。②5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采用CT 血管成像(CTA)和 CT灌注随访,CTA显示取栓侧MCA均通畅,CT灌注显示2例的取栓侧血流量仍较正常侧差,3例的取栓侧血流量和正常侧相比,基本恢复正常。③出院后1~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评分,其中0分为4例,1分为2例,2分为2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技术缩短了闭塞血管的升通时间,提高了开通率,减少甚至不用溶栓药物;而且治疗急性MCA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彭亚宣井岗陈荣华朱旭成杨伊林
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大脑中动脉血栓切除术SOLITAIRE
水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总结水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8例动脉瘤采用TRU FILLDCS、5例动脉瘤采用TRUFILLDCSOrbit水解弹簧圈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11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 ,2例大部填塞 ,载瘤动脉通畅 ,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水解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但需长期随访。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
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评价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V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疑诊颅内动脉瘤患者462例,行320排V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462例患者中,通过3D-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313例,共发现381个颅内动脉瘤.非减影VCTA漏诊10个颅内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动脉瘤漏诊的主要原因是颅骨的遮挡;非减影VCTA诊断最大径<3 mm的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7%、99.3%和96.8%.减影VCTA漏诊2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减影VCTA诊断最大径<3 mm的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2%、99.3%和98.6%.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统计结果,非减影VCTA与减影VCTA之间、非减影VCTA与3D-DSA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减影VCTA与3D-DS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减影VCTA在最大径<3 mm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面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320排非减影VCTA对于靠近颅骨的颅内动脉瘤相对容易漏诊.
陈文华邢伟何忠明彭亚王祁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一直是个难点。球囊和支架重塑瘤颈技术使以往单纯采用三维弹簧圈无法填塞的宽颈动脉瘤获得致密填塞,但这些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而且对于一些动脉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和瘤体上有分支血管发出的动脉瘤,有时即使辅助球囊和支架,也很难达到完全栓塞。相比之下,双微导管技术更具有优势。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夏锡伟陈荣华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血管内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