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昶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GIS和RS的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及飞播造林成效分析
- 利用1988年TM影像、2007年CBERS影像和1988-2007年NOAAAVHRR的NDVI数据集资料,采用GIS和RS软件分析了近20a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并研究了咸阳市自1992年来飞播造林的成效。结果表明:经...
- 徐军昶卫海燕王菁
- 关键词:林地资源飞播造林地理信息系统林地类型
- 文献传递
- 基于ArcGIS的陕西省天气气候极值及其重现期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影响我国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多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超百年一遇的极...
- 徐军昶
- 关键词:天气气候极值重现期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
- 运用ArcGIS技术,计算了陕西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系统分析了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陕西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其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THI指数及年均K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南北地...
- 徐军昶郝慧梅王永丽王菁
-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温湿指数人口分布人居环境
- 文献传递
- 基于地理因子的中国健康男童FEF正常参考值预测模型与空间变化
- 目的本文探索健康男孩FEF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为统一中国人肺功能正常参考值提供科学标准。方法运用相关分析探索FEF与七项地理因素的关系。运用多元回归及主成分分析建立FEF正常参考值的预计模型。通过T检验筛选出最优...
- 何进伟葛淼李洋徐军昶王聪侠
- 基于气象因子的咸阳市飞播造林播期确定
-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
- 赵奕兵徐军昶窦慎王维张雅维
- 关键词:气象因子飞播造林
- 文献传递
- MM5/CALMET数值模拟在陕北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对同期陕北地区测风塔实测数据、MM5/CALMET模式模拟数据和气象站统计补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气象站统计补全数据,MM5/CALMET模式模拟数据与测风塔实测数据的吻合度更高,误差更小。对2009年模拟数据采用测风塔和气象站数据订正处理,得到陕北风能资源分布。陕北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和白于山之间,其中部分地区具备风能资源开发潜力。
- 姜创业孙娴徐军昶
- 关键词:风能资源
- 基于GIS和RS的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及飞播造林成效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1988年TM影像、2007年CBERS影像和1988-2007年NOAA AVHRR的NDVI数据集资料,采用GIS和RS软件分析了近20 a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并研究了咸阳市自1992年来飞播造林的成效。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人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咸阳市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飞播造林区的林地类型变化与飞播造林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主要飞播造林区的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飞播造林对提高咸阳市森林覆盖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徐军昶卫海燕王勇赵奕兵尚小宁董晓文
- 关键词:飞播造林NDVI
- 关中东部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关中东部11个气象站1961—200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同期暴雨洪涝灾害和经济发展资料,在ARCGIS平台上,从暴雨的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方面综合分析,形成关中东部暴雨风险灾害区划。结果表明:关中东部孕灾环境的高敏感区主要在秦岭北部渭河支流较多的二华地区和沿黄河的韩城市;韩城和潼关的雨涝致灾危险性最高,蒲城、大荔致灾危险性相对较小;临渭区为高易损区;关中东部的临渭区、大荔、韩城对暴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最强,其次为蒲城和华县。暴雨洪灾的高风险区在韩城和潼关。暴雨灾害风险区面积相对较小,防灾减灾相对较强,暴雨致灾危险性范围小,但受地形和地貌影响,孕灾环境敏感性较高。
- 张永红葛徽衍徐军昶
- 关键词: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 陕西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评价及人口分布被引量:19
- 2009年
- 运用A rcG IS技术,计算陕西温湿指数(ITH)和风效指数(K),系统分析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陕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及与人口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的年均ITH及年均K均呈明显的南北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陕西省总体不存在人居环境气候高度适宜地区和气候不适宜地区;陕西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与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气候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全省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气候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
- 徐军昶王永丽王菁尚小宁何晓嫒
-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温湿指数人口分布
- 基于因子分析的老年男性肺活量与地理因素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为制定中国老年男性肺活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肺量计测定的85个单匣的12405例健康老年男性肺活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和气温年较差(X6)的关系。结果发现年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老年男性肺活量最主要的因素(r3=-0.414),随着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增加而老年男性肺活量参考值在减小。运用因子分析将6个地理因素综合为2个公共因子F1,F2,用其得分值代替推导出的回归方程:=3.247+0.000749F1±0.103,用该方程计算出中国4383个观测点的参考值,应用GIS空间分析精确内插出中国老年男性肺活量参考值地理分布图。结论若已知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和气温年较差(X6),可用该方程计算出该地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从空间趋势分布图也可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
- 何进伟葛淼徐军昶曹利霞王欣闫艳春何地平
- 关键词:肺活量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