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权
-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经济地理视野下城铁对城市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昌吉赣城际铁路对吉安市的影响为例
- 经济的发展主导着城市的空间格局。对于任何一个开放城市而言,新的交通方式必然带来新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在空间地理上的布局。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试图从城际铁路引发的城市经济地理变化这一角度入手,寻找运用经济地理学...
- 徐利权朱揆周均清
- 关键词:城际铁路经济地理
- 文献传递
- 基于工业考古学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被引量:24
- 2019年
- 文章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梳理了以工业遗产为主体的“三线建设”的文化线路、建成环境遗产、工业遗产、建筑景观等核心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建设过程、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口传记忆、集体形制和时代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构工业考古学视角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路线,引入以价值为中心的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并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通过考古学和类型学等方法建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宏观和建筑景观类型与动态变迁,形制与设计思想的探索与转变,以期丰富工业遗产的时空类型。
- 谭刚毅高亦卓徐利权
- 关键词:工业遗产三线建设考古学类型学
-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从理论反思与实践回顾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目前我国总规实施评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中存在众多不足,包括缺乏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案例的介绍;总规实施评估内涵界定模糊;对总规实施过...
- 刘建邦徐利权黄蕾周均清
- 文献传递
- 吉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经历了从直觉形态到制度层面的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本上处于城市形态研究与实证主义研究阶段。鉴于我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管理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1980财政包干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政...
- 徐利权
- 关键词:城市建设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
-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城镇化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转移向城市地区的过程。一是人口的空间集聚;二是经济空间的集聚。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后者则表明生产要素的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基于此,该文以湖北省为例,利用多元回归法证明GDP和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进而从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分析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从"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产业推动"三个角度引导湖北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 徐利权周均清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城镇化战略
- 三线建设遗存建筑的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三线建设遗存建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期的典型建筑代表,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特点,极具时代性和独特性。调研发现三线建设遗存建筑主要分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和生产建筑”三类。具体选择俱乐部和住宅两类典型建筑展开特征研究:①俱乐部作为厂区最重要的建筑,成为厂区空间与意识形态的中心,主要使用砖混结构进行建造,风格简洁对称,属于现代主义建筑。②住宅空间伴随着人口变迁而演化,经历了从早期的“干打垒、席棚子”到“筒子楼”,再到“外廊式住宅”以及后期“单元楼”的发展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城乡演变的活化石。三线建设遗存建筑的空间特征形成与“设计革命、物资匮乏、功能需求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文能为类似三线建设遗存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启示。
- 袁磊万涛徐利权
- 关键词:三线建设
- 文化价值导向下三线建设工业遗址保护与规划
- 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承载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蕴藏着赋能城镇社区、振兴城乡经济的潜力,其再利用问题关系到地区群众与企业的福祉。在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和新时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探索积极有效的规划设计策略,促进社区...
- 徐利权何盛强
- 关键词:文化价值三线建设工业遗址
- 文献传递
- 文化价值导向下三线建设工业遗址保护与规划
- 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承载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蕴藏着赋能城镇社区、振兴城乡经济的潜力,其再利用问题关系到地区群众与企业的福祉。在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和新时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探索积极有效的规划设计策略,促进社区...
- 徐利权何盛强
- 关键词:文化价值三线建设工业遗址
- 武汉城市圈新城规划建设实效评估及对策研究
- 新城作为区域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疏散中心城的人口和功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避免了单中心城市结构带来“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尽管中西方在新城规划建设的诞生背景、动力模式、发展趋势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 徐利权
- 关键词:城市圈市场互动
- 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探讨——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为例
- 2015年
-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是城市,而是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传统的规划模式对城乡结合部的用地以保护与控制为主,导致其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研究构建了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框架,该框架采用系统论的动力机制与反馈机制来控制用地开发,具体对建设用地的开发总量、非建设用地的生态斑块等进行主动控制,并对建设用地的布局模式、用地功能和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等进行主动引导。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模式在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中取得了成效,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徐利权周均清冯梓原
-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