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学恭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梗
  • 4篇脑缺血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灌注
  • 3篇鼠脑
  • 3篇鼠脑缺血再灌...
  • 3篇脑梗塞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急性
  • 3篇梗塞
  • 3篇大鼠脑
  • 3篇大鼠脑缺血
  • 3篇大鼠脑缺血再...
  • 3篇大鼠脑缺血再...
  • 2篇栓塞
  • 2篇青壮年

机构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医学院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市商业职...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18篇成学恭
  • 10篇李光来
  • 3篇张瑞增
  • 2篇王荔
  • 2篇郑英
  • 2篇王锐
  • 1篇郭丽萍
  • 1篇要金宝
  • 1篇马春潮
  • 1篇王峻
  • 1篇薛村水
  • 1篇王双林
  • 1篇王双林
  • 1篇胡为民
  • 1篇赵鸿平

传媒

  • 6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山西临床医药
  • 2篇山西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性中风23例的诊断与治疗探讨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见、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史;24小时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双侧或多灶体征;CT有新鲜梗塞灶与出血灶。以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对症等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本病应临床与CT相结合进行诊断,以中性治疗为宜。
成学恭胡为民要金宝
关键词:中风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诊疗(附5例报告)
1992年
糖尿病性限肌麻痹,临床上较少见,常被误诊为颅内病变。现将收治的5倒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双眼上睑持续下垂一周来诊。查体:血压22.6/12.5kPa,双侧上睑完全下垂,右眼球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双瞳孔光反应存在。双眼底呈早期动脉硬化但未见乳头水肿。
石利天张瑞增成学恭
关键词:眼肌麻痹糖尿病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 甲钴胺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及叶酸、甲钴铵干预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230例脑梗死患者、18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 cy、叶酸和维生素B12,酶法常规测定血脂水平。对高H cy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 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 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明显负相关(P<0.05),高H cy者药物干预3~4周后血H cy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H 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H cy水平,可能有助于减轻高H cy对血管的毒性作用。
王荔赵鸿平李光来成学恭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甲钴胺高HCY血症
青壮年脑梗塞病因探讨(附32例报告)
1990年
青壮年脑梗塞比中老年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们所见到的45岁以下青壮年脑梗塞32例(均经腰穿及头颅CT证实)做一概况报道;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对青壮年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做一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在30~35岁7例;36~40岁11例;41~45岁14例;平均年龄38.5岁。有病因可循者18例,占56%;不明原因者14例,占44%。即往有高血压病史6例;心脏病房颤史3例;饮酒史5例;糖尿病史4例;偏头痛史3例;不明原因晕厥史1例;病前发热史1例;口服避孕药者2例。1例是产后18天突然右侧偏瘫。入院时血压升高者6例(血压在150~200/100~120mmHg)。
成学恭石利天
关键词:脑栓塞青壮年病因
脑缺血再灌注与线粒体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王锐成学恭李光来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脑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苯妥英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不完全脑缺血 4 5min再灌注 12 0min模型 ,观察苯妥英钠对脑组织ATP酶活性、脑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苯妥英钠可明显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 ,增强SDH的活性 ,并可明显改善损伤病理变化。结论 :苯妥英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其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稳定细胞膜、线粒体膜、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马春潮李光来成学恭
关键词:苯妥英钠脑缺血再灌注ATP酶琥珀酸脱氢酶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用放免法对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浆内皮素(ET)含量测定,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又将脑梗塞患者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型和轻型,将两型比较。结果发现:脑梗塞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较轻型升高更明显(P<001)。提示:ET参与了脑梗塞的发生发展。
王荔成学恭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血浆内皮素
颈椎椎管狭窄的CT、MR和临床表现(附50例报告)
1993年
本文报告50例颈椎椎管狭窄。诊断标准为CT或MR图像上椎管正中矢径小于11mm。其它CT和MR表现为椎管变形;椎体缘骨质增生;蛛网膜下腔受压变形;脊髓变形和移位;钩突肥大;椎间盘突出和后纵韧带骨化。监床症状包括:1.肢体麻木,酸胀无力;2.四肢、躯干的感觉、运动障碍;3.以下肢肌腱反射亢进为主的锥体束征;4.颈部括动受限;5.轻度的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与运动神经元病进行了鉴别诊断。
王双林成学恭郑英王峻
关键词:颈椎椎管狭窄CTNMR
以半侧舞蹈症为唯一症状的脑梗塞
1993年
以半侧舞蹈症为唯一症状的脑梗塞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成学恭,任天才,李光来太原液压机械厂卫生所韩培凤脑梗塞以半侧舞蹈为唯一临床症状者不多见,现将我们所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做一分析。病例摘要例1:女性,62岁。一周前生气后突然出现在上、下肢不规则的下自主的大幅度半划圈样舞动,以左上肢较甚。既往否认高血压史。检查:血压19/13kPa,以右上肢紧按压左上肢,放开即间断发生舞动,舞动间隙查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跟膝胫等共济运动较准,感觉系统正常,腱反射左(+)、右(++),吸吮反射(+),掌颏反射(+)双,其它病理征(一);甘油三酯3.12mmol/L;脑电图轻度异常,无特殊定位慢波;CT示右底节区梗塞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氟哌啶醇等治疗10天后好转。例2:男性,46岁。5天前在担水时突然出现右下肢抽动,后随之间断发生,每次发作2~3秒即自动缓解,发作过后活动如常。查体:血压18/14kpa,心肺(一),智力正常,颅神经(一),右下肢肌力略差,肌张力偏低,可见右下肢不自主间断无规律舞动,舞动时表现足跟抬起似外旋样动作,其余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电示界限异常。
成学恭任天才李光来韩培凤
关键词:脑栓塞症状舞蹈病偏瘫
第五、六脑室形成与临床观察
2000年
为探讨第五、六脑室的临床意义 ,对近 5 a来经头颅 CT所证实的第五、六脑室形成者 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部分病例的脑脊液、脑电图、眼底检查 ,结果发现 2 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第五、六脑室形成有关 ,提示在临床上应对有五。
成学恭刘连芳
关键词:脑脊液脑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