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筠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糖尿病患者
  • 8篇病患
  • 6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吡格列酮
  • 3篇急性
  • 3篇格列酮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浆
  • 2篇血清同型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机构

  • 16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戚筠
  • 6篇杨杨
  • 2篇季芳
  • 2篇邢晓磊
  • 2篇姚春红
  • 2篇邱宇珍
  • 2篇刘志平
  • 1篇邹润梅
  • 1篇代喆
  • 1篇朱元州
  • 1篇李蕾
  • 1篇李蕾
  • 1篇段家华
  • 1篇邓浩华
  • 1篇陈新胜
  • 1篇白如君
  • 1篇杨扬
  • 1篇谢俊刚
  • 1篇陈琼霞
  • 1篇徐焱成

传媒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热休克蛋白70基因多态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SP70基因型在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10例对照组的分布情况。结果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HSP70—1A/A、A/B和B/B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3.2%、23.2%和3.6%,HSP70.2A/A、A/B和B/B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是55.4%、34.8%和9.8%,HSP70-hom A/A、A/B和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8.9%、37.5%和3.6%;110例对照组HSP70—1A/A、A/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54.5%、40.9%和4.6%,HSP70-2A/A、A/B、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52.7%,36.4%和10.9%,HSP70-hom A/A、A/B、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7.3%、47.3%和5.4%。结论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HSP70-1A/A、A/B和B/B3种基因型的分布与110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P70-2和HSP70-homA/A、A/B和B/B3种基因型的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戚筠杨杨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浆中热休克蛋白70抗体的变化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外周血浆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抗体与其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确诊T2DM的患者(T2DM组),同时选择110例非T2DM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lot-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HSP70抗体的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SP70抗体与T2DM的关系。结果:T2DM组中血浆HSP70抗体阳性者36例,对照组则为9例;两组的HSP70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HSP70抗体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SP70抗体可能是T2DM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戚筠杨杨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抗体2型糖尿病外周血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67例T2DM患者和5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用随机双盲法比较47例T2DM患者用安慰剂和吡格列酮干预治疗8w后的血清脂联素、血糖、胰岛素抵抗(IR)水平。结果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降低(P<0.05),IR明显改善,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杨杨戚筠谢奎刘志平邢晓磊姚春红陈琼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脂联素吡格列酮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水平测定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3例入选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按照甲状腺素水平分为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减低组。观察两组3d内心功能改善情况;在心功能改善后出院前再次测定甲状腺素水平,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结果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降低组3d内心功能改善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7.17,P>0.05);心功能改善前后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5)。讨论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有相关性,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也有相关性,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戚筠
关键词: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甲状腺素急性发作
艾迪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艾迪在老年人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3例65岁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艾迪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0.50%(23/38),对照组为40.0%(14/35)。治疗组血常规一直维持正常范围,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轻微。结论艾迪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化疗疗效,减轻副反应,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戚筠段家华
关键词:老年人恶性肿瘤化疗
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吡格列酮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加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G和LDL-C无明显改变,T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但是幅度均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提高对初诊T2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合用的降血糖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杨杨戚筠谢军叶跃青刘志平邢晓磊姚春红白如君邱宇珍
关键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血脂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AI-1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两组均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方案治疗,干预组在不稳定心绞痛标准方案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AI-1分子表达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两组出院前复查PAI-1分子水平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AI-1水平有明显调控作用。
戚筠尚桂莲朱元州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麝香保心丸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维生素E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维生素E(V itE)的关系。方法取32例DM患者和32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应用W estern b lot技术测定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浆V itE的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DNA损伤积分分别为33.9±14.5和14.9±8.1(每名计数25个细胞);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的V itE水平分别为7.2±3.6和15.5±5.4(P<0.01)。将V itE水平与其DNA损伤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V itE水平与DNA损伤呈明显的负相关(r=-0.79,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DNA损伤,可能与高血糖对机体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但DNA损伤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戚筠谢俊刚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EDNA损伤淋巴细胞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更为明显。2型糖尿病不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也是并发症最多的糖尿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除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眼病、肾脏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外,还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疾病,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就2型糖尿病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疾病学特点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了解,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潘秀珍戚筠杨杨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均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7例)、稳定斑块组(4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8例),比较3组之间HCY水平。同时根据HCY测定结果分为HCY低水平组(5~15μmol/L)、HCY中水平组(15~26μmol/L)和HCY高水平组(≥26μmol/L),比较3组间双侧下肢动脉IMT厚度。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HCY水平(36.85±16.86)μmol/L高于稳定斑块组(23.74±15.42)μmol/L和无斑块组(9.23±6.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HCY水平组IMT厚度(左1.37±0.74,右1.41±0.73 mm)高于低HCY水平组IMT厚度(左0.91±0.58,右0.92±0.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P=0.001,右P=0.004)。结论血清HCY水平随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加重逐渐升高,高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有关。对急性脑梗死高HCY血症者应积极干预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季芳李蕾戚筠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