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晓红

作品数:45 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0篇针刺
  • 14篇脑出血
  • 14篇出血
  • 8篇针灸
  • 8篇急性
  • 6篇脑组织
  • 5篇针刺治疗
  • 5篇鼠脑
  • 5篇脑出血大鼠
  • 5篇大鼠脑
  • 5篇大鼠脑组织
  • 4篇血管
  • 4篇中药
  • 4篇自噬
  • 4篇细胞
  • 4篇急性期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炎症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机构

  • 45篇黑龙江中医药...
  • 22篇黑龙江中医药...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彭州市中医医...
  • 1篇北京王府中西...
  • 1篇深圳市宝安中...

作者

  • 45篇戴晓红
  • 31篇邹伟
  • 24篇滕伟
  • 23篇于学平
  • 16篇于薇薇
  • 12篇孙晓伟
  • 8篇王珑
  • 8篇郭玉红
  • 7篇陈秋欣
  • 6篇马慧慧
  • 5篇滕秀英
  • 4篇田旭升
  • 4篇张宏伟
  • 3篇程伟
  • 3篇刘鹏
  • 3篇蒋希成
  • 3篇曹洪涛
  • 2篇牛明明
  • 2篇袁梦飞
  • 2篇张春芳

传媒

  • 13篇针灸临床杂志
  • 7篇中医药学报
  • 5篇中医药信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TT”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024年
通过参考国内外前沿的教育试验研究,结合育人实践经验,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胜任力为重要导向,探究创新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应当围绕岗位胜任力改进评估模式、提高临床实践与思维、加强中西医理论教育、创新教学体系,以构建“ACTT”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思路,为国家卫生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王珑邵帅孟繁昊于学平戴晓红滕伟邹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针灸学》教学实践与改革
2024年
目的:为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教育水平,课题组设置课堂反馈问卷以明晰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方法:从2020年9月起到10月设置调查问卷,收集和分析课堂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专业课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评价及观点,为优化教学提供支持。结果:课题组在2020年十月对2019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6份,回收率100%,均为有效答卷。结果显示当前课堂设置(90.56%)及教学硬件设施(74.52%)基本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但大部分学生从未参与过临床实践(34.91%)。课程设置改善方面,学生们着重希望增加临床实践机会(53.77%)。结论:目前的课堂设置对学生掌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未进行高效统一,理论学习充足,但实践能力未能强化,应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调整临床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比例。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the group set up a classroom feedback questionnaire to clarify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the disciplin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set up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20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lassroom feedback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viewpoints on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which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optimizing teaching. Results: The group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October 2020 for students of the 2019 clas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A total of 10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with a 100% recovery rate, all of which were valid answ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classroom settings (90.56%) and teaching hardware facilities (74.52%) basically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students, but most of them have never participa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34.91%). In terms of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ents focused on wanting more clinical practice opportunities (53.77%). Conclusion: The current classr
邹伟王珑田焌锦于学平戴晓红滕伟郭世纪李嘉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问卷调查教学实践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再将各组分成3个时间亚组分别为1 d、3 d和7 d,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针刺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针刺治疗。采用Longa评分法综合评价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血肿周围转录调节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术后3 d神经功能缺损最重,术后7 d减轻。针刺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于术后1 d已有较明显增多,术后3 d表达最多,术后7 d较高峰期有所回落,但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大鼠各个时间点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与HO-1、Nrf2与NQO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以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促进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rf2、HO-1和NQO1的表达,对抗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脑细胞。
戴晓红戴晓红于学平滕伟滕伟于薇薇马慧慧陈秋欣
关键词:针刺脑出血氧化应激损伤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通过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1次,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最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和SA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TESS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赵岩邹伟滕伟戴晓红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刺广泛性焦虑症
急性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及头体针的干预治疗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头体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及对脑梗死的防治。方法:收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对Hcy及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TOAST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血浆Hcy水平在TOAST1型和TOAST2型脑梗死中明显升高。Hcy与传统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头体针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头体针疗法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能够减轻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郭玉红滕秀英戴晓红于薇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6甲钴胺
近五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针刺镇痛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针刺的神经传导通路与机体痛觉传导通路基本相似,对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推断这可能是针刺缓解疼痛的一种调节机制。本文总结了近五年针刺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机制研究,从传导通路上分析得知针刺能激发神经元活性,改善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增加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以缓解疼痛。此外,应用针刺或加用电针治疗痛症,能改善大脑内与疼痛相关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对镇痛起到一定的中枢调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针刺能减少病变区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自噬和血管调节因子的表达。这些反应之间常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缓解机体疼痛症状。然而,临床中针刺手法及辅助方法众多,治疗选取的相关穴位各异,根据疾病定位定性后选择最优组合方式是今后总结经验的重要目标。
张柏雯戴晓红刘婷匡炳霖邹伟
关键词:慢性疼痛针刺镇痛炎症因子血管调节因子自噬
头针对急性期脑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8年
对近年有关头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就其开展的前景进行展望。针刺对脑出血病理过程的干预作用主要体现在拮抗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提高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神经功能,修复和重塑受损神经,减轻炎性反应、防治脑损伤,改善脑血流、纠正缺血等多个环节。
戴晓红张宏伟于薇薇邹伟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
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头体针疗法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治疗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分别给予头体针疗法和尼莫地平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比较颅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无先兆偏头痛的中医证候(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头体针疗法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的头痛指数,优于尼莫地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头体针疗法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脑血流的作用。
郭玉红戴晓红滕秀英于薇薇栾仲秋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尼莫地平经颅多普勒
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枕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法与常规针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枕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苍龟探穴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20例。取穴风池、率谷、颈2—3夹脊穴、外关、后溪。苍龟探穴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其余腧穴平补平泻法;常规针刺组各腧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苍龟探穴组愈显率为85%(17/2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5%(11/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苍龟探穴组V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
于学平李冲滕伟戴晓红
关键词:苍龟探穴针刺疗法枕神经痛风池穴
头穴丛刺配合颈部中药熏药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颈部中药熏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头穴丛刺配合颈部中药熏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头针治疗。治疗20天后,观察两组病人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两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丛刺配合颈部中药熏药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头晕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头针治疗。
戴晓红张宏伟陈秋欣邹伟
关键词:头穴丛刺法颈性眩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