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铭
-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森林详查与遥感数据降尺度技术估算中国林龄的空间分布被引量:20
- 2011年
- 森林的林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以第五次全国森林详查获取的省级优势树种的平均林龄及分布面积为基础,以同期生长季节的NOAA/AVHRRNDVI遥感数据为辅助,在空间降尺度统计技术的支持下,得出了全国8km分辨率下的森林林龄的定量分布。结果表明:中国林龄在空间分布具有很大异质性。东南地区的林龄较低,省平均林龄主要介于20~30年。林龄大于120年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四川中部及新疆西北部地区。西藏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以及云南南部地区的林龄介于两者之间,其值大多介于70~120年。从全国范围看,森林的林龄主要介于10~80年,其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5.4%,其中林龄在20~40年之间的森林面积占35.3%。全国总的平均林龄为40.6年,标准差为26.6年,在概率分布上呈现单峰非正态分布。
- 戴铭周涛杨玲玲贾根锁
- 关键词:降尺度NDVI
- 基于遥感降尺度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被引量:36
- 2012年
- 森林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其大小与空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森林的碳汇潜力。基于空间降尺度技术,以中国第六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同时结合1∶100万植被分布图及同期的基于MODIS反演的NPP空间分布,定量估算了1 km分辨率下我国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降尺度技术能有效结合遥感数据的空间特征与地面详查资料的统计特征,从而较好地解决当前生物量估算的区域尺度转化问题;(2)我国森林生物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表现为西部较低东部较高,大型山脉分布处较高;(3)我国森林生物量总量11.0 Pg,平均生物量74.8 Mg/hm2,其中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新疆山区、西南横断山脉地区以及东南武夷山地区。
- 刘双娜周涛舒阳戴铭魏林艳张鑫
- 关键词:生物量降尺度
- 1901~2010年中国森林碳收支动态:林龄的重要性被引量:16
- 2016年
- 干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生态模型缺少干扰信息导致区域碳循环估算的不确定性.林龄结构是分析干扰对森林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替代因子,同时也是评估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参数.本研究整合全国森林清查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获得两套林龄数据,结合过程模型In TEC模型分析多源林龄资料对我国1901~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5年的误差将会导致我国森林碳汇不确定性25%;同时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森林未被大规模砍伐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假设,调整各个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林龄结构,模拟分析林龄结构变化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管理(森林砍伐和植树造林等)和自然干扰所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过去100年内所损失的碳汇为3.80 Pg C.林龄数据在大尺度碳模拟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碳循环模拟的空间精度,有助于阐明碳循环模型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 周蕾王绍强周涛迟永刚戴铭
- 关键词:碳源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