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琼 作品数:64 被引量:20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南亚岩蜥卵生繁殖初报 2019年 南亚岩蜥Laudakia tuberculate隶属于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鬣蜥科Agamidae岩蜥属Laudakia(赵尔宓等,1999;Baig et al.,2012)。目前,对南亚岩蜥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王德青等,2014),其繁殖行为仍不清楚。2018年6月14日13∶30,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南部采集到1只怀卵的雌性南亚岩蜥(图1:A;采集号:HSR18091,采集地坐标85°20′E,28°17′N,海拔1880m)。 彭丽芳 拉琼 黄松关键词:繁殖行为 卵生 蜥蜴亚目 生活习性 浪卡子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被引量:2 2012年 农业信息化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解浪卡子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促进浪卡子县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深入基层实地开展调研,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针对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扎西拉宗 李小华 黄界 拉琼关键词:农业 信息化 拉萨河谷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下黄苞南星(Arisaema flavum)的繁殖分配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繁殖分配是植物生活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植物的繁殖分配通常受海拔和不同生境的影响。文章对拉萨河谷3个不同海拔分布的黄苞南星(Arisaema flavum)种群果期的繁殖分配和同一海拔3个不同生境下的黄苞南星花期繁殖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拉萨河谷黄苞南星种群的果期繁殖分配和营养分配均与海拔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3个海拔带的果期繁殖分配与其地上生物量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2)拉萨市区林下、岩石缝和开阔地3个不同生境下的黄苞南星花期繁殖分配和营养分配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开阔地、岩石缝的花期繁殖分配随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林下的花期繁殖分配与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关系(P>0.05)。(3)拉萨市区黄苞南星花期和果期的繁殖分配和营养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冯兴 何敏 杨坤 拉琼关键词:繁殖分配 喜旱莲子草在青藏高原对模拟增温的可塑性:引入地和原产地种群的比较 2021年 气候变暖背景下植物可通过关键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增加。表型可塑性增强进化假说预测定植到新环境中的入侵植物种群具有演化出更强表型可塑性的潜力。此前对可塑性进化的研究涵盖了外来植物性状对水分条件、光照变化、土壤养分、邻体根系以及天敌防御等的响应,而较少有研究关注增温条件下植物重要性状的可塑性进化。已有的部分研究多集中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而较少关注入侵植物在高寒地区对增温的响应;且研究多集中在植物生长相关性状,较少关注功能性状和防御性状。本研究采用同质园实验比较了喜旱莲子草6个引入地(中国)种群和6个原产地(阿根廷)种群,在西藏拉萨模拟全天增温2℃处理下的适合度性状、功能性状和防御性状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高寒地区模拟全天增温显著提高了喜旱莲子草总生物量(+36.4%)、地上生物量(+34.5%)、贮藏根生物量(+51.4%)和毛根生物量(+33.6%),降低了分枝强度(–19.8%)和比茎长(–30.2%);(2)模拟全天增温使引入地种群的比叶面积和黄酮含量增加,而原产地种群则相反。这些结果表明高寒地区全天增温2℃对喜旱莲子草可能是一种有利条件。引入地种群的适合度性状对模拟全天增温2℃的响应比原产地种群更强,而其光能利用相关性状和防御性状的响应可能提升了其在高寒地区的适合度。因此,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寒地区温度升高可能更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引入地种群的定植和扩散。 邓铭先 黄河燕 沈诗韵 吴纪华 拉琼 拉琼 斯确多吉关键词:增温 表型可塑性 植物入侵 一种高原植物冰川棘豆总RNA提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植物冰川棘豆总RNA提取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冰川棘豆材料经液氮研磨后,加入第一裂解液混匀裂解,之后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第二裂解液进行裂解,再离心取上清液... 曹鹏熙 拉琼 刘怡萱 马红梅 普顿 刘星当雄山南燕麦栽培试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燕麦作为高寒牧区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饲料作物,其产草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寒牧区枯草季节的主要饲草来源。但是在西藏,燕麦的生产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试验采集了西藏两个地区的燕麦种子进行种植,并对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发芽率、生长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营养成份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燕麦生长性能好、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优质牧草,可在高寒牧区大面积种植推广,这对西藏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严洁 拉琼 魏军关键词:优质牧草 燕麦 栽培试验 西藏岗巴拉山南坡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资源型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高山区是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山地植物区系和资源特征对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查阅标本及阅读相关文献等方法,对岗巴拉山南坡种子植物区系特点、植物的生活型以及资源植物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岗巴拉山南坡种子植物共计148种,隶属95属35科;研究区科的组成中菊科为优势科;属的组成中没有明显的优势属出现,单种属最多,共计69属,69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72.63%和46.62%。植物区系结果表明,科的分布区系类型以世界广布型为主;属的分布区系类型上温带性质的分布型占绝对优势。研究区种子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资源植物可分为12个类型,其中以药用植物为主,共计80种62属26科。 何柄枚 王俊伟 陈永豪 李伊凡 拉琼关键词:物种组成 植物区系 西藏地区入侵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为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曾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但由于长期缺乏规范性的管控措施,目前在中国各地均有扩散分布,被划分为入侵植物类,近年来在西藏地区人类干扰较大的生境中均发现其分布。入侵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与其入侵适应性机制有直接关联,掌握入侵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是了解其潜在适应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分布于西藏不同地区的曼陀罗1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188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2828,基因流Nm为1.5640。AMOVA分析表明,曼陀罗种群遗传变异大部分来源于种群内部,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380(F_(st)<0.25),表明种群间遗传分化不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曼陀罗种群没有表现出空间上的绝对地域性特征;Mantel检验结果表明,曼陀罗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曼陀罗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雨量对曼陀罗遗传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曼陀罗的入侵扩散可能与自然扩散无关,而与人为有意或无意的多次引入有关。控制人为传播,并在曼陀罗开花授粉和果实成熟前对其进行拔除处理可能是目前防控曼陀罗入侵扩散的有效方法。 陈永豪 王俊伟 何柄枚 李伊凡 拉琼关键词:曼陀罗 入侵植物 ISSR标记 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是实现西藏农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基于西藏农牧业教育、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的条件下,通过对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化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黄界 牛磊 唐广元 杨勇 扎西拉宗 拉琼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 信息化服务 基于5’锚定PCR法和磁珠富集法的西藏沙棘多态性SSR引物开发 被引量:5 2014年 简单序列重复(SSR)是共显性遗传标记,可有效地反映个体遗传信息和亲缘关系,在杂交检测、物种鉴定及种群遗传学研究等方面应用广泛.作为重要的经济植物,西藏沙棘是青藏高原植物生态适应与进化研究的极佳材料,但目前还缺乏对其种质资源和遗传结构的了解.利用5’锚定PCR方法和磁珠富集法开发西藏沙棘的SSR引物.共得到13个种内多态性的SSR位点,分别有2~4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O)从0.00到0.74不等,预期杂合度(HE)从0.04到0.54不等.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引物可用于西藏沙棘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结构研究等多个方面. 许汀 许璐 王昊 拉琼 孙坤 张文驹关键词:西藏沙棘 简单重复序列 磁珠富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