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贵庭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以研究生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的意义——以武汉大学课程改革实践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大学所进行的以就业为导向来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是具有教育改革创新意义的。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自主创新发展,有利于研究生能力的培养,还会促进高校整体教育改革的发展。
- 方贵庭
- 关键词:就业课程改革
- 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与教学管理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
- 2014年
- 结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通开课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总结出课程建设需要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吻合、与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基本一致、与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课程教学现状相适应、管理规范、克服教学退化等经验,提出规范审批制度、打造精品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获得学分方式、加强对硕士研究生选学学科通开课的指导和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建议。
- 方贵庭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研究生培养的“复合导师制”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复合导师制"是我国高校根据当代社会需要和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对研究生导师制所进行的积极探索.文章论述了在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引入"复合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复合导师制"的建议.
- 方贵庭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
- 浅析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武汉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而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根据武汉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中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诸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创新政策不当和创新机制缺失。欲解决此等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 方贵庭
-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文化
- 研究生学术平台与培养模式的探析——以武汉大学为例
- 2016年
- 结合武汉大学实践经验,阐释研究生学术平台建设和培养模式探索的意义,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学术平台建设和培养模式创新的建议。
- 方贵庭
- 关键词:学术平台
-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生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能力、探索新技术的受教育群体。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将应更加开放、更加务实,追求卓越、传承拓新,其运行机制也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和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科学创新、技术研究等方面。
- 方贵庭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培养
- 浅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的管理和作用——以武汉大学为例
- 2008年
- 高校设立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目的是为了激励人才产出,活跃高端的科学研究。从它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实施情况看,博士生培育基金对形成基础学科研究基地、稳定科研队伍有明显作用。要提高培育基金的效率,管理单位必须统筹安排,强化中后期管理。目前,该基金资助面过窄,支助力度偏弱,建议可以考虑吸收社会资金,采取一方管理,多方协助的形式。
- 方贵庭
- 关键词:博士学位研究生院
- 紧扣社会需求,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武汉大学的改革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大学的相关实践为例进行研究,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紧扣社会需要,按照当前社会需求,推进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学科点设置及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过程要重视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研究生指导方式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跨越发展的紧迫要求。
- 方贵庭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社会需求
- 对研究生课程尝试“双轨制”的思考——以武汉大学培养模式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武汉大学为了实现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对研究生实施了"双轨制"课程教学。按此方式,对硕士生实行中期分流,形成应用型硕士与研究型硕士两套培养路线。从目前的实践经验看,研究生双轨制教育方兴未艾,是高等学历教育的必然趋势,它的完善还有一个过程。武汉大学的经验,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 方贵庭
-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