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程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病变程度超过50%的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78例冠心病患者共702个冠状动脉节段,分析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对比观察MSCT的诊断准确性。结果①702个动脉节段共获得优秀图像质量共604个,占86.04%;图像质量良20个,占2.85%;尚可38个,占5.41%;差38个,占5.41%,此外有2个节段无法观察,占0.28%。可评价节段624个,占88.89%,不可评价节段78个,占11.11%。②影响图像质量因素主要为心率相关因素共45个,占57.69%,其次为屏气不理想,占25.64%。③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MSCT诊断灵敏度为74.26%,特异性为96.93%,一致率为93.11%,阳性预测值为82.42%,阴性预测值为95.11%。结论 MS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准确性高,可以对病变程度超过50%冠状动脉做出明确诊断。
- 崔楚坤李家欢曾鹏程汪剑晖杨金生郭嘉亮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 肺部磨玻璃结节CT特征对肺腺癌类型及病理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opacity,GGO)CT特征对肺腺癌类型病理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已确诊为肺腺癌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总结和分析GGO的影像学特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肺腺癌患者中的GGO影像学特征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GGO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12例肺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3.05?6.78岁,不同类型肺腺癌患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纯磨玻璃结节(p GGO)在原位腺癌中检出率较高,混合磨玻璃结节(m GGO)在浸润性肺腺癌中检出率较高,GGO的直径大小、密度、体积、质量在浸润性肺腺癌中均较高。m GGO的实性百分比和结节密度在浸润性肺腺癌Ⅰ期、Ⅲ期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结论:肺部GGO的CT影像学特征是临床鉴别肺腺癌类型的主要手段之一,m GGO的CT影像学特征可作为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分期的主要依据之一。
- 麦耀芳曾鹏程谭坚毅
- 关键词:肺腺癌病理分期CT
- 整体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4例,均行常规MRI与DWI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调节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DWI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梁少芬曾鹏程伍清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整体护理干预卵巢恶性肿瘤
- 胆管错构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与肝内其它弥漫性病变鉴别,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讨论。结果:CT显示病灶呈多发低密度,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形态各异,增强扫描无强化;超声显示肝内多发低至无回声异常信号,彩色多普勒未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论:正确认识胆管错构瘤的影像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 曾鹏程陶辉杨金生蔡少雨李林株
- 关键词:胆管错构瘤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
- 肺内多发性病灶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内多发性病灶的临床表现与CT诊断。方法收集21例CT上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病例,结合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血、痰菌培养,穿刺活检,参考临床表现及病史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21例病例中:细菌性肺炎5例;肺结核4例;肺泡炎1例;肺泡癌2例;肺转移癌6例;肺结节病2例;肺纤维化1例。结论肺内多发性病灶可表现为同病异影,异病同影。CT诊断必须与临床多方面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曾鹏程黄国华
- 关键词:CT诊断
- 超声与CT对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评价被引量:11
- 2016年
- 甲状腺癌是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上升情况达2.4倍左右,这一现象的发生部分是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临床中隐匿性肿瘤检出率得到提高[1]。经研究发现,10%以上甲状腺癌是偶然被发现,且大部分均是微小癌。笔者以96例甲状腺乳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及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李锐锋韩咏峰蔡少雨曾鹏程漆平麦耀芳
- 关键词:颈部转移淋巴结CT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学技术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
- 急性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及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及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 17例急性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5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7例,大脑镰并小脑幕硬膜下血肿5例,6例伴有颅盖骨(大脑凸面)部位的硬膜下血肿或脑实质挫裂伤。结论急性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较少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镰钙化,CT和磁共振成像征象具特征性,有助于鉴别。
- 曾鹏程漆平麦耀芳谭坚毅汪剑晖
-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急性
- 多层螺旋CT与MRI联合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共同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我院95例疑似肩关节损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MRI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和MRI联合检查方式的肩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分别为23.16%、38.95%,两者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多层螺旋CT、MRI、多层螺旋CT与MRI共同诊断肩关节损伤的灵敏性、准确性分别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MRI的联合实践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 谭坚毅曾鹏程陶辉漆平
- 关键词:肩关节损伤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
-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4层螺旋CT对12例胸背痛,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及后处理。结果 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A型4例,B型8例;其中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累及胸腹主动脉的4例,累及胸主动脉3例,仅累及腹主动脉1例;2例壁内血肿发展为急性夹层;2例壁内血肿伴穿透性溃疡。结论 MSCT是检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曾鹏程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主动脉壁内血肿
- 多层螺旋CT与MR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与MR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方法: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将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多层螺旋CT组(CT组):对该组患者进行CT诊断,该组患者共38例;第二组,核磁共振组(MR组):对该组患者进行MR检测,该组患者共39例。CT组和MR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分析CT组和MR组患者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检出率、骨挫伤类型、诊断价值的差异性来探究多层螺旋CT与MR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结果:CT组患者检出Ⅰ型损伤5例,Ⅱ型损伤6例,Ⅲ型损伤3例,Ⅳ型损伤2例,Ⅴ型损伤1例,MR组患者检出Ⅰ型损伤8例,Ⅱ型损伤10例,Ⅲ型损伤7例,Ⅳ型损伤10例,Ⅴ型损伤2例,MR组和CT组患者相比较,MR组患者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不同类型检出人数明显多于CT组(P>0.05)。结果:显示,CT组患者共检出膝关节骨挫伤17例,检出率为44.74%。MR组患者共检出膝关节骨挫伤37例,检出率为94.87%,其余患者骨挫伤呈阴性,表明患者不存在明显的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膝关节的骨挫伤。MR组和CT组患者相比较,MR组患者膝关节骨挫伤检出率明显多于CT组(P>0.05)。MR组检测诊断为特异性(91.52%)、准确率(82.15%),CT组患者为34.08%、56.84%,MR组与CT组相比较,MR组准确率、特异性均比CT组高(P<0.05),MR组检测诊断为灵敏度(81.26%),CT组为80.26%,MR组与CT组相比较,诊断膝关节骨挫伤的灵敏度数值相近(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相比较,后者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的诊断率更高,更准确。
- 杨金生曾鹏程谭坚毅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