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荣
- 作品数:53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比较传统通气策略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LPS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原因引起的符合ARDS诊断标准并符合上机指征的5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A组用传统通气策略,B组运用LPSV。对2组呼吸机设置、血分析结果、肺氧合指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呼吸机运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儿的气道峰压(PIP)、潮气量(VT)均低于A组(P<0.01);B组呼气末正压(PEEP)高于A组(P<0.01)。B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A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OI)B组高于A组(P<0.01)。B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胸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采用LPSV治疗ARDS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 万秋清朱友荣李鸿艳肖鲁良宋琛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儿童
- 影响儿童脓毒症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的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江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找出对近期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对这些疾病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 林敏饶小平朱绿绮朱友荣吴卫萍万秋清
- 关键词:脓毒症儿童近期预后MODS
- 文献传递
- 两种小儿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朱绿绮朱友荣饶小平
- 关键词: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放射学检查气体交换
- 床旁彩超与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索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腔静脉变异率(△IVC)在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时的指导作用与预后关系。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至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存情况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分别在入院时(0 h)及治疗后(6 h)进行床旁彩超检查LVEF、△IVC,根据△IVC调整液体复苏速度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比较两组之间液体复苏治疗前后LVEF、△IVC的差异。检测NT-proBNP和CK-MB,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休克患儿0 h及6 h的LVEF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 6 h明显低于0 h,LVEF测值死亡组低于生存组,死亡组△IVC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T-proBNP和CK-MB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患儿使用床旁彩超测量LVEF、△IVC指标可评估患儿心肌收缩力及容量情况,从而指导液体复苏,对预后评估亦有一定价值。
- 蔡丹朱友荣朱华珍
- 关键词:休克射血分数
- 62例小儿危重急腹症术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估急腹症患儿腹部术后入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预后及腹腔感染抗生素治疗情况,从而判断患儿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急腹症腹部外科术后进入PICU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预后指标,总结治疗经验。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将患儿分成一般危重组(81~90分)、危重组(71~80分)、极危重组(≤70分),分析比较其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患儿滞留ICU时间,并了解腹部外科疾病腹腔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一般危重组36例,危重组21例,极危重组5例,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4.38±3.56)g/L、(30.56±6.57)g/L、(33.12±2.61)g/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45.70±40.57)mg/L、(102.90±16.41)mg/L、(96.73±16.8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滞留ICU时间分别为(1.79±1.66)d、(5.66±2.64)d,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白蛋白与危重症评分、滞留PICU时间的相关性高于白蛋白(r分别为0.6520及0.4506、0.4473及旬.5387),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标本共71份,分离细菌21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株,感染率为71.43%,革兰阳性菌6株,感染率为28.57%。根据临床经验抗菌药物首选为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钠(秦能)、去甲万古霉素、甲硝唑。结论:危重症评分越低,前白蛋白水平越低,患儿滞留ICU时间更长。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比白蛋白更敏感,可作为病情严重度监测的辅助性指标。患儿腹部外科疾病腹腔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故抗菌药物选择应兼顾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
- 吴卫萍朱友荣陈媛媛万秋清
- 关键词:儿童危重症急腹症术后重症监护室
- 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范江花朱友荣
- 关键词:雾化吸入肺动脉压缺氧
- 窒息新生儿免疫学状态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在缺氧应激状态下免疫学状态的变化,指导临床抢救和判断预后。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M和C3,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伞采用ELISA法检测IL-2、SIL-2R、IL-6、TNF-α和IFN-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EP。结果实验组IgM和C3、CD3+、CD4+、CD4+/CD8+及IL-2、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利SIL-2R、TNF-α、IFN-γ、β-EP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且β-EP与IFN-γ、SIL-2R正相关(γ分别为0.893,0.729,P分别<0.01,<0.01);与IL-2、CD3+、CD4+负相关(r分别为-0.552,-0.816,-0.710,P分别<0.05,<0.01,<0.01)。结论窒息缺氧导致新生儿免疫功能呈抑制状态,IgM和C3,CD3+、CD4+、CD8+T淋巴细胞,IL-2、SIL-2R、IL-6、TNF-α、IFN-γ、β-EP等免疫学指标,为临床医生判断窒息新生儿预后好坏提供一个有综合价值的依据,指导临床进行免疫学治疗,减少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
- 柯江维段荣朱友荣
-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免疫学状态应激免疫抑制预后
- 吸入一氧化氮对感染性急性肺损伤时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吸入一氧化氮(NO)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4周龄健康雄性幼猪30只麻醉后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C,n=6)单纯机械通气;(2)正常幼猪加吸入NO(CNO,n=4);(3)模型组(M,n=10)单纯机械通气;(4)模型制备加吸入NO(MNO.n=10)。M和MNO组动物经腹腔注射标准大肠杆菌诱发急性肺损伤(ALI),C及CNO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替代。MNO组出现ALI后进行吸入NO(10×10^-6),治疗24h,CNO组则机械通气4h后(0h)开始吸入NO并维持24h。在实验基础状态、ALI时(0h)、ALI后12以及24h测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CNO组吸入NO后12、24h高切率下血液黏度(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MDA浓度变化不大。动物出现ALI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膜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均下降,红细胞内MDA浓度升高(P〈0.05)。MNO组在吸入NO12h时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红细胞膜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均较M组高(P〈0.05),红细胞内MDA浓度则低于M组(P〈0.05);但这些参数在吸入NO24h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LI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可以因吸入NO而改善,但作用不持久。
- 吕勇朱友荣孙波
- 关键词:一氧化氮血液黏度红细胞
- 麻疹重症肺炎患儿13例临床分析
- 吴卫萍朱友荣万秋清袁爱群
- 有创与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探讨
- 目的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参照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 1年版)制定的5期标准:选择201 1年5月至2014年4月入我院急诊病房(手足口病房)和PICU的(2期...
- 徐南平葛励强章武强刘洪朱庆雄朱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