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景鑫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教学
  • 2篇学成
  • 2篇院校
  • 2篇体育
  • 2篇中医院校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活性
  • 2篇活性
  • 1篇动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右位心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推拿

机构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10篇朱景鑫
  • 5篇吕红梅
  • 4篇苑光军
  • 4篇姜醒
  • 4篇王兴焱
  • 4篇赵敏
  • 3篇张春蕾
  • 3篇王加志
  • 2篇张俊龙
  • 2篇夏祥河
  • 2篇张忠奎
  • 1篇邵文祥
  • 1篇张大伟
  • 1篇赵云波
  • 1篇高晓波
  • 1篇郑坤
  • 1篇王家志
  • 1篇孙琦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职业技术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乳腺癌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BC_CM)组、乳腺癌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BC_CM+mSL_S)组、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mSL_S)组,对4组细胞进行不同条件的细胞培养48h。通过CCK-8试验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活化Caspase-3(cCasp3)以评价各组细胞凋亡状态;通过Transwell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活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水平。结果暴露于乳腺癌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后HUVECs增殖速率明显增高,迁移活性显著增强,细胞存活增殖迁移相关信号蛋白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进一步以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处理,可使经乳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后血管形成相关生物学行为活跃的内皮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现象显著加剧,细胞迁移活性受到明显抑制,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加味生脉饮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有抑制作用。
姜醒王兴焱张春蕾吕红梅朱景鑫王加志赵敏苑光军
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
对中医药高职高专技能培养的探讨
2005年
张忠奎朱景鑫夏祥河
关键词:中医药高职高专
右位心伴室间隔缺损1例
2003年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4岁,已婚.妊娠7个月.因呼吸困难伴咯血,于1999年5月到医院急诊,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同意尸检.
杨文明王兴焱朱景鑫
关键词:右位心室间隔缺损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
麦冬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麦冬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麦冬中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麦冬干燥块根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7-O-methyl-3'-hydroxy-3,9-dihydropunctatin(1),(3R)-3,7-dihydroxy-3-(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2),6-hydroxy-7-O-methyl-3,9-dihydropunctatin(3),7,4'-di-O-methyl-3'-hydroxy-3,9-dihydropunctatin(4),(3R)-3,7-dihydroxy-3-[furan-2'(5H)-one]chroman-4-one(5),(aS)-3,9,10-trihydroxy-7-hydro-6H-dibenz-[b,d]oxocin-7-one(6),(3R)-3-hydroxy-3-(4'-methoxybenzyl)-5,6,7-trimethoxychroman-4-one(7),(3R)-3-hydroxy-3-(4'-hydroxybenzyl)-5,6,7-trimethoxychroman-4-one(8),5-methoxy-6-methyl-7-hydroxy-8-aldehydo-3-(3',4'-methylenedioxybenzyl)chroman-4-one(9),5,8,4'-trimethoxy-6-methyl-7,2'-dihydroxy-3-benzylchroman-4-one(10)。体外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6、7具有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活性,IC_(50)值分别为10.1、13.5、8.0μmol·L^(-1)。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麦冬中分离得到。
姜醒王兴焱张春蕾吕红梅朱景鑫王加志赵敏苑光军
关键词:麦冬细胞毒活性人肺癌细胞
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体育练功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1年
此研究针对于中医院校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在体育课的开设课程中将练功的内容融入其中,将体育课与专业课特点相结合,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为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牢固的体能、技能基础。
张俊龙朱景鑫张大伟
关键词:针灸推拿教学模式
浅析中医院校体育教学中女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010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符合女学生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内容,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女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调动女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张俊龙邵文祥朱景鑫
关键词:体育教学动机
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姜黄素低剂量组(C组)、姜黄素高剂量组(D组);C组及D组分别涂抹浓度为2.5%及10%的姜黄素软膏,B组涂抹不含姜黄素的软膏基质;连续用药28d,同时以正常兔耳作对照组(A组)。对各组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及病理学分析,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和Smad3 mRNA的表达,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中瘢痕增生明显,瘢痕颜色深红,质地较硬,姜黄素药物组中瘢痕生长受到抑制,瘢痕颜色变浅,质地变软,以姜黄素高剂量组改善尤为明显;模型组中瘢痕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密度(NA)、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药物组中HI、NA、TGF-β1、Smad2、Smad3 mRN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来完成。
吕红梅朱景鑫郑坤赵云波
关键词:姜黄素增生性瘢痕TGF-Β1SMAD2SMAD3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朱景鑫夏祥河张忠奎
关键词:教师教学质量知识连接传授知识教学水平教学过程
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将药材异型南五味子根茎阴干,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减压回收提取液至无醇味后,将提取液用水分散,过聚酰胺柱色谱,依次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6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30%乙醇洗脱部位过小孔树脂柱色谱(MIC),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MCI树脂,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为富集得到的总倍半萜部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总倍半萜类部位进行分离,用TLC和HPLC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合并。对于含有倍半萜的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用ESI-MS和NMR谱学技术进行结构确定。结果:从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获得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1α-hydroxy-9-deoxycacalol(1),balsamiferine B(2),balsamiferine D(3),chaetopenoid A(4),chaetopenoid B(5),asterothamnone A(6),asterothamnone B(7),and 10-dehydroxy-melleoliede B(8)。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2,6,7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6,9.5和15.5μmol·L^(-1)。结论:倍半萜化合物1~8为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获得。
姜醒孙琦朱景鑫张春蕾王兴焱吕红梅王加志赵敏苑光军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蒲公英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蒲公英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蒲公英提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MS和NMR法确定化合物结构;以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为靶点,测试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plebeiolide A(1),plebeiafuran(2),9β-acetoxy-1β-hydroperoxy-3β,4β-dihydroxygermacra-5,10(14)-diene(3),4-O-acetyl-3-O-(3'-acetoxy-2'-hydroxy-2'-methylbutyryl)-cuauhtemone(4),chlorantholide A(5),chlorantholide C(6),daucucarotol(7)和1α,6β-dihydroxy-cis-eudesm-3-ene-6-O-β-D-glucopyranoside(8)。化合物1、3、4和6具有较强的抑制NO生成作用,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2.8、3.6、9.5和7.5μmol·L^(-1)。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蒲公英中分离获得。
姜醒赵敏高晓波朱景鑫吕红梅王家志苑光军
关键词:蒲公英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