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2个肿瘤)有完整临床和C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形态规则22例(73.3%),边缘光滑29例(96.7%)。肿瘤为实性型23例(76.6%),囊实性5例(16.7%),囊性型2例(6.7%),实性肿瘤中肿瘤越大低密度区越多。CT平扫示肿瘤密度低,肿瘤实性成分CT值(38.51±10.15)HU,低于肌肉(42.97±9.85)HU;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强化,CT值[(44.21±20.33)HU]低于肌肉[(55.93±12.89)HU]。合并腹部和盆腔淋巴结肿大2例(6.7%),肠系膜增厚5例(20%),无腹水9例(30.0%)、少量腹水19例(63.4%)。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是诊断本病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赵燕风戴景蕊王小艺朱正
- 关键词: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瘤
- 肾细胞癌灌注CT表现与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灌注CT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肾细胞癌73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5例、乳头状腺癌3例、嫌色细胞癌5例。术前行多层螺旋灌注CT扫描,分别测量肾癌病灶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肾癌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并与灌注扫描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癌病灶BV、BF、MTT及PS分别为(17.2±8.3)ml/100g,(262±176)ml·min^-1·100g^-1、(7.1±3.4)s、(25±13)ml·min^-1·100g^-1。MVD为7.6~96.3(42.3±21.0);VEGF表达阳性38例(52.1%),其中I级24例(32.9%)、II级10例(13.7%)、III级4例(5.5%)。MVD与VEGF无相关性。肾癌病灶MVD与BV、BF、PS呈正相关(P〈0.01),与MTT呈负相关(P〈0.05);VEGF与所有灌注参数均不相关。结论肾癌灌注CT扫描参数可反映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情况。
- 陈雁张谨朱正戴景蕊冯晓莉鲁海珍周纯武
- 关键词:肾肿瘤螺旋计算机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能谱CT在鉴别淋巴瘤与头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在鉴别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转移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6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5例共236枚淋巴结、霍奇金淋巴瘤(HL)3例共32枚淋巴结、SCC21例共86枚淋巴结和PTC19例共92枚淋巴结。记录40~140keV能量区段所对应的CT值及碘基图和水基图各枚淋巴结的碘和水含量,分别测量不同keV下淋巴结的标化CT值、标化碘含量和水含量,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0keV为最佳单能量图像。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滤泡型淋巴瘤I/II级[FL(I/Ⅱ)]、T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T-LBL)、HL、PTC和SCC转移淋巴结的标化CT值分别为0.32±0.10、0.46±0.08、0.41±0.11、0.41±0.11、0.56±0.15和0.34±0.16,标化碘含量分别为0.20±0.08、0.32±0.08、0.25±0.09、0.30±0.12、0.49±0.18和0.23±0.18,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92±0.55、-2.45±0.60、-1.82±0.57、-2.57±0.54、-5.44±2.41和-1.97±0.81。不同病理类型转移淋巴结标化CT值比较,除DLBCL与SCC、T-LBL与HL外,其余各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转移淋巴结标化碘含量比较,除DLBCL与SCC、FL(I/Ⅱ)与HL、T-LBL与SCC、T-LBL与HL外,其余各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转移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除DLBCL与T-LBL、DLBCL与SCC、FL(I/II)与HL、T-LBL与SCC外,其余各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转移淋巴结的能谱CT定量参数具有一定差异,应用单能量图像CT值、碘含量及曲线斜率分析,可为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定量分析信息。
- 王小艺赵燕风吴宁杨亮李琳朱正罗德红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淋巴瘤肿瘤鳞状细胞淋巴结
- 食管腔内下咽起源巨大脂肪肉瘤1例
- 2008年
- 患者男,56岁。3年前出现进食哽咽感,6个月前症状加重并常伴胸骨后疼痛。本院食管造影示:食管全程巨大充盈缺损,边缘较光滑。钡剂位于肿瘤与食管壁之间、或在分叶状肿瘤表面呈瀑布样流过即显示为涂抹征。食管壁尚规则、柔软,未见明确黏膜破坏征象,钡剂通过无明显受阻,考虑为壁在性病变(图1)。
- 朱正
- 关键词:下咽食管脂肪肉瘤
- 个体化碘对比剂方案在腹部增强CT扫描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个性化碘对比剂方案与定量碘对比剂方案在腹部增强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21)按体重使用个性化剂量及流率、对照组(n=20)以速率3ml/s注射100ml对比剂。比较9条动脉的CT值、标准差、对比噪声比、信噪比及图像质量。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动脉的CT值及CN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除腹主动脉腹腔干分支上方、腹主动脉分叉上方的SD略低于对照组,余者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除右肾动脉的SNR低于对照组,余者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比剂用量(90±5)ml较对照组低10.14%(t=-9.168,P=0.000)。注射速率实验组(3.0±0.2)ml/s较对照组高0.33%(t=0.389,P=0.701)。辐射剂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TDI=0.399,PCTDI=0.693;tDLP=0.496,PDLP=0.624)。结论个性化碘对比剂注射方案较固定碘对比剂方案提供了更佳的图像质量。
- 朱正赵心明王小艺赵晶王慧慧周纯武
- 关键词:对比剂腹部
- 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被引量:3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CT、MR资料,并与病理和组织学表现对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为单发,其中2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8cm、6.7cm、10.0cm,均为实性肿物,其内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其内可见分隔;2例病变较大者,推压周围肝内血管使之移位;1例病变内可见多发强化和纡曲血管。MRI平扫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多为单发实性肿物、其内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域,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 朱正赵心明周纯武
-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资料。结果14例原发,其中2例为双侧病变;7例复发。所有肿瘤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原发肿瘤呈多房蜂窝状囊实性肿物10个,实性肿物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域5个,厚壁囊性肿物1个;肿瘤实性成分密度同肌肉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伴有子宫内膜增厚7例,腹腔积液7例,大网膜及腹膜增厚各2例。复发肿瘤表现与原发肿瘤相似。结论CT图像上能显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正确诊断。
- 朱正戴景蕊赵燕风王小艺周纯武
-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复发
- 少脂肪良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 目的:观察良性少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男6例,女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良性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CT及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
- 陈雁朱正戴景蕊欧阳汉郝玉芝周纯武
- 关键词:肾脏肿瘤超声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核磁共振成像
- 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T评价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复阅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275例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以盆腔CT影像上单侧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分别≥10mm、≥15mm及伴或不伴中心性坏死视为淋巴结CT诊断阳性,以术后相应侧盆腔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计算不同标准时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以盆腔CT影像上单侧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10mm或有中心性坏死者为淋巴结CT阳性的诊断标准时,计算CT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0%和93.5%;以盆腔CT影像上单侧淋巴结清晰且最大直径≥15mm或有中心性坏死为淋巴结CT阳性的诊断标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3.8%和99.0%。结论螺旋CT检查对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以淋巴结最大直径≥10mm为诊断标准时敏感度较高。
- 马莹白萍戴景蕊章文华朱正
-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转移螺旋计算机
- DWI功能成像在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DWI 成像在腹膜后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并寻找高场强MR 较合适的诊断阈值.方法 应用高场强磁共振1.5 T、3.0 T MR 对2007~2012年共81例临床疑诊腹膜后肿物的患者行MR 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
- 朱正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