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应用解剖学
  • 2篇解剖学
  • 1篇动脉
  • 1篇胸骨
  • 1篇应用解剖学研...
  • 1篇气腹
  • 1篇腔静脉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外科
  • 1篇尾状叶
  • 1篇系统疾病
  • 1篇消化系
  • 1篇消化系统疾病
  • 1篇临床应用解剖
  • 1篇临床应用解剖...
  • 1篇内镜下甲状腺...
  • 1篇静脉
  • 1篇镜检
  • 1篇开放性

机构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朱江
  • 4篇张程鹏
  • 4篇侯东生
  • 4篇叶劲松
  • 2篇钟世镇
  • 2篇丁自海
  • 2篇闫东红
  • 1篇刘衍民
  • 1篇陈凤玲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尾状叶切除术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为肝尾状叶切除术提供形态学理论基础。方法:选取37具成人离体尸肝标本,采用雕琢法和断层解剖观测肝尾状叶形态、毗邻,血管系统的来源、走行,肝后腔静脉前间隙。结果:尾状叶三管系统的来源,Spiegel叶多以左肝三管系统为主,而腔静脉旁叶多以右肝或分杈处为主,三管系统中,以门静脉分支分布最为稳定,尾状叶静脉变异较大;三管系统在进入尾状叶时形成簇;尾状叶有前平面及肝后腔静脉前间隙;尾状叶Spiegel叶与腔静脉旁部存在较为明显的界线,其外部标志大致与其外切迹相当,腔静脉旁部与尾状突无明显的界线。结论:肝尾状叶位置特殊,毗邻关系复杂,三管系统进入尾状叶的位置比较恒定。尾状叶的手术切除术应首先确定边界,根据相应的解剖标志来选择手术方式及入路。
侯东生钟世镇丁自海闫东红叶劲松朱江张程鹏
关键词:肝尾状叶
开放性气腹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开放性气腹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体会。方法:开放性气腹操作1685例。在脐上或下缘作一长约1.5cm切口,直视下逐层切开腹壁各层,直达腹腔,以七号丝线缝吊切口左右两侧壁作牵引线,向上提拉腹壁,直视下放进开放性气腹套针,并以两侧牵引线分别固定在套针的相应位置上。注入CO2气体,即建立好开放性气腹。手术标本由脐部切口送出。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成功建立开放性气腹,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开放性气腹操作简单、安全、临床实用性强,适宜在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叶劲松侯东生张程鹏朱江刘衍民陈凤玲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腹腔镜检查
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解剖学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和保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男30例,女10例)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测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分支特点、与喉返神经分支的关系,以及甲状腺下动脉与甲状腺下极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1)甲状腺下动脉基本上位于颈深筋膜中层的后方,只有在接近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处进入甲状腺假包膜后很短一段位于颈深筋膜内;(2)甲状腺下动脉进入甲状腺之前72.5%为3支型;(3)甲状腺下动脉分叉点分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外上方;(4)喉返神经分支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类型有5种。结论:掌握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喉返神经,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
侯远发朱江侯东生叶劲叶劲松张程鹏
关键词: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甲状腺切除术
下腔静脉前间隙解剖学研究:一个新解剖学概念的外科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建立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外科平面,阐述下腔静脉前间隙这一新解剖学概念。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完成。选取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肝脏33个(标本没有肉眼可见的肝肿瘤或囊肿,外形上没有异常的与额外的小叶裂),标本的腔静脉系统用乳胶灌注。以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侧界线;以肝右后下静脉(无右后下肝静脉而存在肝后中静脉的标本,以右后中肝静脉代替)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为下腔静脉的右侧边界。打开下腔静脉,数显卡尺测量下腔静脉前间隙内的直径超过1mm肝短静脉。结果: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左、右边界分别为尾状叶静脉与肝中静脉右缘的连线肝右后下静脉与肝右静脉左缘的连线;33例标本中27例出现肝右后下静脉、肝右后中静脉或二者同时存在,在所有的标本中都存在Spiegel叶静脉;在下腔静脉前间隙内,有少量细小的肝短静脉。结论:下腔静脉前间隙为肝尾状叶切除术的非常安全的手术平面,阐明其边界及其内容,并提出这一新解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外科意义。
侯东生闫东红丁自海叶劲松朱江张程鹏钟世镇
共1页<1>
聚类工具0